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醫如何辯證看待糖尿病?

中醫如何辯證看待糖尿病?

糖尿病屬於中醫解渴範疇。糖尿病是壹種以多喝、多吃、多尿、體重下降為特征的疾病。解渴之名最早見於《黃帝內經》。東漢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將解渴分為三種:口渴多飲者為上;餓著肚子餓著的是消費者;口幹舌燥,小便如油膏,是腹瀉的癥狀。

中醫認為,飲食不當、情緒失衡、過度勞累、體質虛弱等因素都會導致糖尿病。本病的病機特點是陰虛燥熱,以陰虛為基礎,以燥熱為標誌,兩者互為因果:燥熱重則陰虛加重,陰虛重則燥熱加重。糖尿病的病變位於肺、胃、腎,其中腎的病變最為重要。如果患者肺燥陰虛,津液失濕,就會出現口渴、口渴、多飲的癥狀;如果病人胃熱,分解水谷的能力太強,就會出現暴飲暴食、饑腸轆轆的癥狀。如果患者腎精不足,不能抑制排尿,就會出現尿頻、尿濁如膏的癥狀。如果患者肺燥、胃熱、腎虛,會同時出現多飲、多食、多尿等癥狀。

糖尿病病程長,患者病情往往持續時間長,最終會因氣陰兩傷而發生其他疾病。比如肺燥傷陰,就可能並發肺結核等疾病;如果腎陰不足,肝不濕,可能會並發疾病,如雀形目、白內障、耳聾等。;如果熱量過多,有毒物質變成膿液,就可能並發疔瘡、癰等疾病;如果陰燥熱,精液為痰,痰阻經絡,則可能並發中風、偏癱或壞疽。

臨床上根據中醫理論將糖尿病分為肺熱津傷型、胃熱實證型、腎陰虛型、陰陽兩虛型。那麽,如何治療各種糖尿病呢?

1.肺熱傷津消渴

該型糖尿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口渴多飲,伴有口幹、口渴多飲、尿頻、舌紅、苔薄黃幹、脈數。該型糖尿病的治療應以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為主,可選用丹溪心法止渴方(可加減)。它的配方是地黃和花粉各65438±08克,黃連和蓮藕各65438±00克,沙參和麥冬各65438±05克,蓮藕汁、姜汁和蜂蜜各適量。每日壹劑,水煎服。如果患者肺熱傷津,氣陰兩虛,可選用益氣養陰、生津止渴的玉泉丸。其配方為:人參65438±00克,黃芪25克,花粉65438±05克,葛根65438,麥冬65438,茯苓65克,炙甘草6克。如果肺熱過盛,患者可選擇具有清熱瀉火、益氣生津功效的白虎湯加人參湯(可加味)。其配方為石膏30克,知母9克,粳米15克,炙甘草3克,人參6克,黃連6克。如果煩渴癥狀緩解,患者可以繼續服用消渴方進行治療。

二、胃熱過盛型糖尿病

該型糖尿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暴食、饑餓,伴有口渴、多尿、消瘦、大便幹燥、舌紅苔黃、脈強。該型糖尿病的治療應以清胃瀉火、滋陰生津為主,可選用《鏡月全書》中的玉女湯。其配方為石膏30克,熟地黃24克,麥冬、牛膝各9克,知母6克,黃連6克,梔子6克。每日1劑(嚴重者可每日2劑),水煎服。大便幹燥嚴重者,可加玄參10g,大黃6g;對於口渴、煩渴、便溏、納差、神疲乏力、四肢無力、舌淡苔白燥、脈弱的患者,可選用健脾益氣、生津止渴的七味白術散。其配方由人參、白術、茯苓各65438±00克,葛根65438±05克,木香、炙甘草、藿香各6克組成。

第三,腎陰虛型糖尿病

這類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尿頻,伴有尿濁如膏,或尿甜,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頭暈耳鳴,口唇幹燥,大便幹燥,皮膚瘙癢,舌紅,苔少,脈數。該型糖尿病的治療應以滋陰補腎、潤燥止渴為主,六味地黃丸(可加減)可選自《小兒醫學證候指南》。其配方為:熟地黃24克,山茱萸12克,牡丹皮、澤瀉、茯苓各9克。每日壹劑,水煎服。煩躁不安、五心煩熱、失眠盜汗等患者。,精神明顯疲勞可加知母、黃柏10克(即枳地黃湯),黨參、黃精、黃芪15克,小便多濁可加益智仁、桑螵蛸、益智仁15克。

第四,陰陽兩虛的糖尿病

該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尿頻、濁如膏,甚至飲酒-,伴有腰膝酸軟、畏寒、消瘦、四肢無溫、面色憔悴、舌淡苔白而幹、脈沈細等。該型糖尿病的治療應以溫陽養陰、補腎固澀為主,可選用《金匱要略》腎氣丸(可加減)。其配方為:附子(先)、桂枝各65438±00克、熟地黃24克、山茱萸、山藥各65438±02克、牡丹皮、澤瀉、茯苓各9克。每日壹劑,水煎服。如果患者四肢冰冷嚴重,可加鹿茸粉0.5g(口服),如果尿頻過高,可加覆盆子、金櫻子、桑螵蛸10g。

需要註意的是,在上述四類糖尿病的治療中,壹些活血化瘀的藥物,如田七、丹參、白芍、桃仁、紅花等。,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適當添加,因為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血管病變,使用活血化瘀藥物有利於延緩其病程進展。但糖尿病患者壹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中藥治療,切不可擅自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