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選擇
其實樹莓看起來和草莓很像,味道也是酸酸甜甜的,但是味道和草莓不壹樣,生長載體也不壹樣。樹莓種類繁多,有紅莓、黑樹莓、紅寶玉、四月泡、六月泡、托盤、雙季樹莓等。總共大概有十幾二十種,但是我們人工種植最好的品種是雙季樹莓或者黑樹莓,可以收獲兩次,而且黑樹莓的產量本來就比其他樹莓更旺盛,產量更高,營養機理和口感也更好。
2.肥料和水管理
雖然樹莓以前是野生的,但是我覺得它對營養和水美人有什麽要求。其實只能說明它的適應能力很強,在惡劣的環境下依然能夠存活並開花結果。如果妳想種出比平時更高產量的樹莓,那麽妳必須做好肥水管理。
首先說壹下受精的問題。除了基肥,我們還需要追肥兩次。基肥主要是農家肥,需要適量的尿素和磷肥。第壹次追肥是在開花的時候,主要使用氮肥,可以延長花期,同時在第二個時期可以噴灑壹些無毒的化學物質,促進果實的生長。第二次受精是在坐果後壹周。此時主要用磷肥和鉀肥促進果實和根系生長,為來年豐產做準備。
3.枝葉管理
我們都知道樹莓的枝葉是不斷生長的,會不斷向外延伸,所以種植的時候要註意密度,讓它有足夠的空間伸展枝葉,然後樹莓樹種下之後會長出壹些新的枝葉,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比較老的、脆弱的或者有病的枝葉剪掉,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流失。
當新枝長到40-50厘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新枝的頂端摘下來,大約五天之後,又會長出幾個側枝。增加樹莓的分枝數量也是壹種增產的方法。每顆樹莓收獲後,我們都需要再次修剪樹莓的枝葉。這次主要是想來年豐產,所以需要把已經結果的枝條剪掉,然後用保鮮膜包起來,讓新的枝條在來年再次生長結果。
4.疾病控制
樹莓最常見的疾病是莖腐病和白粉病。莖腐病主要危害樹莓的新枝。開始是莖上有很多黑點,然後慢慢的枝幹就受損了。最嚴重的時候,整株枯萎。防治方法是噴灑500倍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或500倍的40%磷酸乙酯溶液或500倍的福美雙溶液。
白粉病就更不用說了,可以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防治。主要害蟲是蛾子和甲蟲。我們可以誘捕它們或者直接用化學藥品噴灑它們。常用的化學品是敵百蟲和樂果。
5、采收和保鮮
覆盆子需要分批收獲,壹次只收獲那些成熟的果樹,那些半熟的、綠色的覆盆子留到第二次、第三次收獲。
在收獲成熟的水果時,我們還應該註意區分好的和壞的。收割壹定要及時,早上可以花壹點時間,但不能太晚。如果太晚,樹莓要麽爛掉,要麽掉在地上,所以要把握好采收時間。最後,樹莓易碎,保鮮時間相對較短,可以利用現有的保險技術保鮮,比如低溫保鮮、充氣包裝等。如果
擴展數據:
主要病蟲害的控制
樹莓常見的主要病害有莖腐病、柳蝙蝠蛾和樹莓穿孔蛾。
1,莖腐病
莖腐病損害樹莓的基枝,通常發生在新枝上。最初從新梢向陽面近地面處出現深灰色燙傷樣病斑,長約1.5-2.5cm,寬0.6-1.2cm,病斑向四周迅速蔓延,病斑變為褐色,病斑表面出現大小不壹的黑斑,木質部變為褐色壞死。隨著發病面積的擴大,葉片和葉柄變黃枯萎,最後全株死亡。高溫多雨季節是發病高峰,在我區6-8月發病最多。
防治方法
(1)秋季清園,剪去病枝,集中焚燒。
②5-7月發病初期,噴施500倍的甲基硫菌靈溶液、500倍的40%磷酰菌胺溶液或500倍的福美雙溶液。
③抗病品種的選擇。相對而言,黑樹莓比紅樹莓更抗病,更適合在中國南方種植。
2、柳葉蝠蛾
柳葉蝠蛾是樹莓的主要害蟲,嚴重影響第二年產量。其幼蟲7月初(部分地區5月底至6月)開始吃新梢,入口距地面40-60厘米,多數向下吃。柳葉蝠蛾經常出來吃蟲洞外的韌皮部,大多吃壹周左右。被咬過的木屑,用絲粘上糞便,長時間圍在樹上,受傷的樹枝很容易折斷幹枯死亡。
防治方法
(1)剪去受損枝條,在成蟲羽化前集中焚燒。
②5月中旬至8月上旬幼蟲活動前期,可噴灑2.5%溴氰菊酯2000-3000次,可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3.樹莓穿孔蛾
對紅樹莓有害。秋季在基本枝基部越冬,展葉階段爬上新梢,啃食嫩芽,啃食嫩芽,再鉆入新梢,導致新梢死亡。成蟲羽化後,傍晚在花中產卵。幼蟲最初會咬漿果,然後很快轉移到基地過冬。
防治方法
①深秋摘果後清園。
②在早春葉期噴灑80%敵敵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殺滅幼蟲。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樹莓(覆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