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夏天吃什麽養生?

夏天吃什麽養生?

夏天吃什麽養生?

1.黃鱔

民間有“黃鱔賽人參夏”的說法。最近黃鱔最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滋補肝脾、祛風濕、強筋骨的作用。夏天最好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天食物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保護心血管系統。

2.綠豆芽

常吃綠豆芽可以清胃,清熱解毒,去濕熱,潔齒,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臨床上用綠豆芽煎劑治療疔瘡、燙傷等外傷感染。綠豆芽中含有的核黃素可用於治療口腔潰瘍,調理五臟,疏通經絡,解除毒素,可用於飲酒過度,濕熱郁結,食欲不振,體虛乏力。

3.蓮藕

我國有“小夏吃藕”的民俗。早在清朝鹹豐年間,蓮藕就被指定為禦膳貢品。中醫認為,生蓮藕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瘀、消腫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發熱、煩渴、吐血、淋病等。熟食有健脾和胃、消食止瀉、固精的功效。

4.精力

生姜是夏季的健康食品之壹。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早上三片姜不如喝參雞湯”。立夏過後,盛夏來臨,很多人會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利於防暑避暑。夏天人們貪涼愛開電風扇空調,很容易引發感冒。這時候及時喝點生姜糖漿,有助於排出體內寒氣。

5.新米

過去,民間有壹種“暑食新物”的習俗,即暑熱過後,農民品嘗新米,將新割的米磨成米後,準備祭拜五谷神和祖先的飯菜,然後大家品嘗新酒。據說“吃新東西”就是“吃新東西”,是夏季節後的第壹個新的壹天。城市壹般買少量新米用陳米煮飯,加上新上市的蔬菜。所以民間有小夏吃小米,大夏吃五谷的說法。

6 .扁豆

小扁豆的嫩莢和嫩豆是可以食用的,可以油炸、煮、腌制或曬幹。有黑的和白的種子。白扁豆主要入藥,其豆加糖煮,堪比蓮子。《本草綱目》對此也有解釋:“硬殼白扁豆,其子飽滿,潔白微黃,有腥味,性溫,近中性,亦脾之谷。其軟殼、黑鵲色略涼,但可食用,亦調理脾胃。”此外,還有紅褐色的扁豆,廣西所謂的“紅雪豆”,也有清肝明目的食療作用。但是和很多豆類壹樣,生扁豆中含有的壹些化學物質對人體是有毒的,壹定要煮熟了才能吃。

7.伴刀豆球蛋白

清代《素問略》中有壹段關於四季豆的話:“劍豆,壹種四季豆。挑嫩的豆莢,去掉兩邊的硬絲,切掉,放醬油裏炸。或者水煮,用醬油和香油。如果和豆腐壹起燉也很美。蕓豆扁豆都有人打理。”不過,這裏說的劍豆是另壹種豆。現在的青豆其實就是“劍豆”。豆莢比刀豆更豐富、更嫩,可炒或配肉,後者更多入藥。

8.番茄

西紅柿在明清時期傳入中國,因來自西方而得名“西紅柿”。番茄紅素是番茄中特有的成分之壹,也是目前自然界中最強的抗氧化劑之壹,其抗癌、抗輻射、抗衰老的作用尤為明顯。但這種成分只有溶於油中後才更有利於吸收,所以熟番茄比生吃或涼拌更能起到營養作用。炎炎夏日,番茄的防曬修復功能也是壹流的,壹碗番茄雞蛋或者番茄牛腩都是不錯的選擇。

9.西瓜

寒冷的冬天吃西瓜並不少見,但說到這種水果,更多的是與盛夏有關的回憶。西瓜起源於非洲,自漢代傳入中國後在中國廣泛流傳。學者們似乎也很喜歡。歷代吟詠西瓜的詩詞很多,明代瞿佑的壹首《紅瓜》也給它留下了“碧玉房”的美譽。西瓜果肉含糖,含水量高。在夏季眾多水果中,它是最好的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水果。本馮靜元很快將它視為“天然白虎湯”,有“啟迪心智,灑甘露於心”的美譽。另外,西瓜皮、西瓜子也是可以食用的,都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夏季高溫需要註意哪些事項?

1.早餐不要吃冷食:很多人在熱天渴望涼爽。早餐,他們用果蔬汁、冰咖啡、冰果汁、綠豆沙或冰牛奶代替熱粥或熱牛奶。這種做法短期內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長期來看,會損害消化功能,甚至會引起脹氣、食欲不振等癥狀。

即使天氣悶熱,早餐也要吃熱粥、熱豆漿、熱牛奶等熱食,再吃點面食和雞蛋。不到90點不吃水果。

2、辛辣食物要適量:天氣太熱使人失去食欲和欲望,但吃太多辣椒和胡椒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3、溫熱的食物要少吃:食物有性味,人體有寒熱之別。熱性體質的人在三伏天要特別註意少吃溫熱的食物。這類食物主要有:羊肉、草魚、鰱魚、帶魚、黃鱔、核桃仁、杏、櫻桃、桂圓、楊梅、椰子等。

4、溫茶消暑飲:喝溫茶可以放松汗腺,散發體內熱量,從而降低體溫,有助於消暑。茶葉中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鉀,可以彌補出汗時排出的鉀離子,有助於糾正倦怠和食欲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