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為什麽北方人看不起南方面食?

為什麽北方人看不起南方面食?

編輯:Fanny-P

在北方人眼裏,南方,尤其是南方面食,幾乎不值壹提。

北方面條的花樣很多:寬的,扁的,圓的,各種形狀。相比之下,廣州的面真的很單調,只有兩種:朱升面和逸夫面。但是我們可以靠這兩種面來玩各種面食。

誰說南方人不能吃面食?廣州的面食,只拿出面條和面粉就能吃三天三夜。大人小孩都愛!尤其是現在寒潮來襲,最適合來壹碗熱氣騰騰的面湯暖胃。

如果妳來廣州不知道吃什麽,我保證,吃這些面食不會錯!

傳統竹絲面

朱升是廣州話中“粗長竹筒”的名稱,朱升面是用粗竹筒制成的面條。師傅坐在竹筒的末端,腳底放壹個長長的木方,用腳趾輕輕觸地。竹筒會升到半個人的高度,馬上竹筒會帶著人重重地落下來,壓在面團上。

把面團壓得像A4紙那麽薄,再切成比牙簽還細,這樣竹絲面就達標了。但是,只有嘗過的人才知道,堿水才是讓竹絲面新鮮、有彈性、結實的不二法門。配餛飩、牛腩、牛肚、肥腸、豬手等。,不管是煲湯還是幹撈,各有各的味道!

雲吞面誰沖擊了《舌尖》榜單

如果非要找壹種面來代表朱升面,甚至廣州面,那壹定是雲吞面。“壹片雲”又稱“西戎”,源於“花瓣似臉,柳葉似眉”。“芙蓉”是用來形容容貌美麗的女子,所以可以比喻為壹張漂亮的臉,所以“芙蓉”就成了雲吞面的代名詞。

奶白色的餛飩皮放入水中後被燙成半透明狀,微微的褶皺包裹著飽滿的餡料。把餛飩咬到壹半,裏面會有脂肪適中的豬肉或者牙齒有彈性的蝦。再咬壹口,壹點蟹籽就爆了。喝壹口湯,湯頭是用土魚蝦等做成的。湯底清澈微堿,把“貪吃的蟲子”都勾了出來!

壹福面館

與朱升面同名的是壹面,全稱壹夫面,基本配方與朱升面相似。含有鴨蛋和高筋面粉。但面條切好後,需要在沸騰的油中炸至金黃色的圓餅,就像方便面餅壹樣。逸夫面的厚度和烏冬面差不多,逸夫面是長壽面的標配。

不僅在北京,在廣州也有壹種“渣江面”。

炸醬面是北京的特產。新中國成立後,炸醬面慢慢傳入廣州,改名為“炸醬面”,野蠻地發展出多種粵菜風味:蠔油炸蝦籽、炸雞胸肉汁、炸豬手汁、炸豬油、炸醬面、甜面醬...撈面用的面可以是堿水,竹絲面或者伊面,再加壹盤菜籽或者壹些鹹酸菜。

誰俘獲了米其林的心

面食是指面粉制成的食物,由小麥磨成粉。雖然南方不是小麥的主戰場,但如果說面食,就不得不提廣州點心。但是愛吃的廣州人也會把大米磨成粉,做成各種粉!最有名的壹定是米其林評審團稱贊的腸粉。

腸粉的名稱和做法有很多,比如布拉香腸、窩籃腸粉、抽屜腸粉等等。原理差不多,就是把米漿倒在布/屜/窩筐上,攤勻,直接蒸。蒸出來的粉薄如蟬翼。將凝固的腸粉從容器上刮下,將食客挑選的肉和蔬菜包在裏面,切成幾段即可食用。

根據廣東人什麽都想吃的特點,腸粉比面條有更多的款式:蝦腸、豬心、肉片腸、鮮蝦腸、豬腰腸、鴛鴦腸、叉燒肉腸、豬肉濕腸、雞蛋腸、豬肝腸、炒面腸、蝦腸...

腸粉和朱升面條有完全不同的味道。它講究的是皮薄光滑。沾了醬油的腸粉壹下子被吸進嘴裏,粉皮在嘴裏轉來轉去。多好吃啊!

除了這些軟香腸之外,餐廳還具有創新和創意,創造了自己的脆紅米香腸!蝦仁裹上壹層油炸面粉,再裹上壹層柔韌有嚼勁的紅米腸粉皮。壹口咬下去,外表綿密,中間酥脆,裏面鮮嫩,三重口感充滿味蕾!

為了吃壹碗西關米粉,我願意壹直待在廣州。

廣州從來不缺百年小吃,瀨戶就是其中之壹。為什麽叫“瀨戶粉”?因為制作工藝比較特殊:將調制好的米漿倒入打孔機,米漿被抽入中性的沸騰“蝦眼水”,瞬間凝固成細長的米粉。這種制作工藝被稱為“瀨戶粉”,被《舌尖2》推薦!

米糊湯是湯底,還有花生、蝦仁、燒烤、香菇、豬油渣、蘿蔔幹、魚皮、炒花生等。已添加。乍壹看,都是淡淡的“剩菜”。當它們被放進壹碗米粉裏,就爆發出滿滿的甜味!湯底的味道比粥更濃(粥有顆粒感),比清湯更豐富。有時候咬豬油渣或者蘿蔔幹,吃完粉就想舔碗底。

“妳餓了嗎?要不我給妳煮碗面吧?”面食已經滲透到南方人的文化中,它的“功能”不僅僅是吃,還有社交。比如《花樣年華》裏,每天穿著精致的旗袍去買雲吞面,每次都坐在雲吞面的攤位上。

小小餛飩面不僅承載了他們的感情,更涉及到廣東人對家鄉的熱愛。廣州的美食太多了。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麽選,不妨先來壹碗普通的意大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