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毒食品大全
1.高致癌毒大米(陳化糧、民工糧)以及用這種大米制成的鵬華食品等。:吃這種米可能會出現惡心等現象,長期食用還可能致癌;
2.毛水勾兌的毒醬油:鉛、砷、黃曲黴毒素、4-甲基咪唑、氯丙醇等。對人體有害;
3.敵敵畏泡金華火腿;
4.各種水性食品的浸泡液中混入甲醛;
5.含有甲醛的有毒蜜棗;
6.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和水果(百菌清、倍硫磷、保泰松、草甘膦、除蟲脲、代森錳鋅、滴滴涕、敵百蟲、毒死蜱、對硫磷、多菌靈、二嗪磷、氰戊菊酯、甲拌磷、甲萘威、甲霜靈、抗蚜威、克菌丹、樂果、氫氯氟烴)。毒性大、農藥殘留高的張北“無公害”蔬菜;
7.瘦肉餵養的瘦肉中的化學成分在醫學臨床上可以治療哮喘;
8.用礦物油加工的毒瓜子,食物中的礦物油進入人體後,會刺激人體的消化系統,甚至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
9.用大蒜素紅餵養的雞下的紅心蛋,會引起嚴重的貧血、白血病、骨髓病變等。
10.泡在豬糞裏做臭豆腐;
11.人尿泡過的新鮮海蝦;
12.黑心月餅;摻了化肥的月餅;
13.變質豆漿;
14.有添加劑的饅頭、花卷;
15.硫磺熏制的銀耳、紅辣椒、花椒;
16.用激素催熟的草莓和獼猴桃;
17.以石蠟為凝固劑的重慶火鍋底料;
18.用色素染色的綠茶;
19.用禁用“工業鹽”腌制的四川泡菜;
20.用硫磺熏制的土豆;
21.用“3911”農藥澆灌的肥大、寬葉、長體、顏色深的毒韭菜,其殘留引起頭痛、頭暈、惡心、乏力、多汗、嘔吐、腹瀉,嚴重者呼吸困難、昏迷、血膽堿活性下降。
22.龍口粉絲混“白片”;
23.上海三元“全佳”牌乳酸菌飲料黴菌太多,無法用數字衡量;
24.硫磺熏蒸劑泡在“衛生筷”裏;
25.墨汁染黑木耳;
26.價格低得驚人的假雞精;
29.低質量的飲水機;
30.不合格的壹次性醫療器械;
31.無數的假藥;
32.糖精水和色素勾兌的“酒”;
33.果脯、蜜餞中的細菌數超標100倍;
34.用騾馬肉冒充平遙牛肉;
35.用白塊和色素加工的紅薯粉絲;
36.白塊、堿嫩黃口、工業明膠等化學致癌物加工的腐竹;
37.用硫磺和工業用字腌制的鮮筍;
38.太倉肉松的原料是死豬肉和母豬肉,大量使用豆粉。母豬肉用過氧化氫漂白。死豬做成肉松,要加添加劑和著色劑,讓肉松更好看。
39.黑心豆芽;
40.溫州有毒的“鄉巴佬”食物;
41.黑餡餃子是天津市寧河縣潘莊鎮大星食品廠生產的;
42.江蘇省泰興市出現“毒香腸”;
43.用工業酒精勾兌的酒;
44.下水道裏淘出來的“泔水油”;
45.安徽毒奶粉;
46.用硫磺熏制漂白的有毒龍眼;
47.廁所旁邊倒出來的果汁,濫用防腐劑(山梨酸,山梨酸鉀;
48.苯甲酸、植物殺菌素、亞硝酸鹽(方便食品、飲料、醬油、蠔油);
49.含有石炭酸的米粉;
50.將死亡和變質的牲畜加工成腌制方便的熟食;
51.含有大量氯黴素、土黴素等抗生素的禽肉食品和鮮奶;
52.千人洗面的紅油老湯;
53.湖南的毒豬油;
54.添加化工原料“非食用冰醋酸”的山西老陳醋;
55.我國所有面粉都添加漂白劑,大部分面粉過氧化苯甲酰超標。長期食用後,身體會感到疲勞、頭暈、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等不適。
-
只有10%的添加劑有質量標準
標準的滯後使得食品加工隱患頻發:蜜餞中糖精使用超標,面粉中漂白劑超標...
我國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1700多種,但是有質量標準的只有250多種!據報道,質量標準的滯後導致食品加工隱患頻發:蜜餞中糖精超範圍使用,面粉中漂白劑超標準使用...在昨天市科協舉辦的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沙龍上,專家們就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和抗菌產品的有效性進行了討論。
食品添加劑使用不規範
廣東省仲愷農業技術學院食品科學系主任白偉東副教授指出,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血液,應用廣泛,其質量直接影響食品安全。但現在的問題是,食品添加劑的質量標準嚴重滯後,給消費者帶來了安全隱患。
白偉東說,國外的添加劑有全面的質量標準,糖精和甜味添加劑早就被禁止了,但我們壹直在用。據悉,目前國家標準gb2760公布的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到2004年已經達到1797種,只有250種左右有質量標準。質量標準的滯後使得添加劑的使用缺乏規範性,使得食品加工中的安全隱患頻發——蜜餞、蜜餞、果脯中糖精的過量使用;肉制品中過量使用亞硝酸鹽;面粉中過量使用漂白劑等等。
為此,專家呼籲加強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和整合,盡快更新食品添加劑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