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了解他的人不會說他是懦夫,所以我不同意二樓。要罵就罵慈禧和光緒,不罵他!
他真的向西方學習了,他是壹個讓世界大開眼界的清朝大臣。他創辦了學校和工廠。
他打造了中國第壹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海軍,世界第六,亞洲第壹,讓日本幾十年不敢向東看。否則,日本的侵略將提前幾十年。
他主張和平,雖然傷害了民族尊嚴,但也是無奈之舉,清政府的軍事實力不堪壹擊。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選擇:第壹,征服;第二,講和。只有講和,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而且,在談判中,他盡力保護國家利益。如果是別人,損失會更多。
中國的屈辱和國力之痛,不能怪李鴻章。所以現在祖國強大了,中國人就應該為之驕傲,就應該挺胸做人!我驕傲)
不能因為他簽了和平書就罵他。這只是壹個象征。他不是投降者。
————————————————————————————————
人家的觀點:
李鴻章竹簡
李鴻章(1823 ~ 1901)是晚清中國重要的軍政要員,淮軍創始人兼總司令,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付梓,字漸甫,號邵荃麟,。安徽合肥。道光二十七年(1847),進士。同時,學生時代的曾國藩強調對世界的研究。鹹豐三年(1853),奉命回老家集訓,多次領兵與太平軍交戰。1858年冬,加入曾國藩幕府經商。1860年統壹淮陽水師。湘軍占領安慶後,曾國藩推薦“人才可以大用”,命其回合肥養壯膽。同治元年(1862),編入懷雍五營。曾國藩把上海作為“養薪沃土”,命令懷勇乘英國船抵達上海,為懷軍組建自己的軍隊。曾國藩推薦他為江蘇巡撫。地方實權不僅守住,還在江蘇大擴軍,采用西方新式槍械,使淮軍在兩年內從六千多到六七萬人增加到七萬人,成為清軍中裝備精良、戰鬥力強的地方武裝。在此基礎上,後淮軍閥集團逐漸形成。李鴻章到達上海後,他和外國雇傭兵(後組建為常)對太平軍犯下罪行。1863、1864年,率領淮軍攻占蘇州、常州等地,與湘軍共同鎮壓太平天國。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李鴻章壹直積極籌備建立新的軍事工業,仿制外國船只和槍炮,開始從事標榜“自強不息”的洋務事業。1865年,分別在上海和江寧(今江蘇南京)成立江南制造局和金陵機械制造局。同時代理兩江總督,調集數萬淮軍開赴中原抗擊撚軍。1866,跟隨曾國藩部欽差大臣,專事鎮壓撚軍事務。次年,授湖廣總督。後來采取“就地包圍”、“清野”等策略,先後在山東、江蘇,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地消滅了東西撚軍。1870年,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兼北洋貿易大臣。此後,他控制北洋長達25年,參與管理清政府的外交、軍事和經濟大權,成為晚清最有權勢的邊防官員。
20世紀70年代以來,李鴻章進壹步拓展洋務事業。因為他標榜“自強不息”,繼而“謀財害命”,所以創辦了壹系列以“官督商辦”為主的民間企業。同時開始籌備北洋海防,以外購為主,自制為輔,並於光緒十四年(1888)建成北洋水師。為了培養“自強”和“求富”所需要的人才,建立了各種新式學校,並派人去歐美留學。這些洋務事業對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外力量的懸殊,使李鴻章對外國產生了嚴重的恐懼心理,在對外談判中始終堅持“妥協以求完美”的方針。1901年11月。石文中,金鳳頭等艙。李文忠全集的作者。以上選自/viewthread.php?tid=87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