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的種植管理:
1、整地挖穴:栽植前對土地進行平整,清除雜樹、雜草、石塊等物。土地耕翻深20厘米以上。定植穴規格,直徑70~100厘米,深60~70厘米。挖定植穴時,表層熟化土與底土要分開,回填時底土與有機肥混合、拌均勻再回到定植穴的下半部,表層熟化土再回到定植穴的上部,整地挖穴最好在定植前壹年的秋季完成。
2、栽植時間:為提高成活率,均提倡秋季栽植。壹般在10~12月份,黃河、長江流域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遲不能超過3月中旬。榛樹定植必須在萌芽前結束。如果苗木已經萌芽在定植,成活率降低。
3、栽植方法:按品種栽植計劃將苗木放入備好的定植穴內,使其根系舒展,同時註意校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然後填入濕土。當填至壹半時,將苗輕輕向上提,邊填土邊踏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然後將苗木的周圍築起灌水樹盤,其直徑達1厘米,便於灌水和蓄水。定植後要立即灌水,並要求灌足灌透。水滲下後進行地膜覆蓋樹盤,以保濕增溫,促進苗木根系活動,提高成活率。
4、光照管理:榛樹為喜光植物,最好在背風向陽地點栽培,溫暖和光照充足的地方,豐產來的早。但在山地坡度15°以下的任何坡向均可栽培。年光照在2000小時以上可滿足要求,最適宜光照在2200小時以上。年光照時數低於2000小時會發芽分化不良。
5、溫度管理:榛可耐冬季-33℃低溫,年平均氣溫6.5~7℃以上地區栽培。安全栽培北線可在遼寧的北部溫條件下栽培,因此,適宜在冬季不冷(不低於-30℃),夏季最高溫度不高於38℃,年平均氣溫15℃以下栽培,生長期年氣溫≧5℃日數超過190天。
6、濕度管理:年降水量500~1300毫米條件下可栽培,最適宜的年降水量為700~1000毫米,年降水量低於500毫米,需有灌溉條件,年降水量高於1000毫米,需有排水條件。北方冬季降雪和積雪有利於榛樹越冬,冬春季降水和空氣濕度大同樣有利於越冬並防止枝條抽幹。栽植前應檢查定植穴的土壤濕度,濕度適宜即可栽植,如果有立即灌水條件的,土壤稍幹也可栽植。
擴展資料:
榛子的種植條件:
1、溫度:不同種類的榛子樹,對溫度要求不壹。歐榛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適宜平均氣溫13~15℃,絕對最低-10℃,極端高溫38℃地區。平歐雜交種較歐榛抗寒,適宜年均氣溫7.5~13℃,最低氣溫可達-30℃地區栽培。
2、光照:榛子樹為喜光植物,壹般要求年日照時數在2100小時以上,否則花芽形成少,產量低。
3、土壤:榛子樹喜在肥沃,通氣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長,尤其平歐雜交種對土壤要求高,幹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澤地,鹽漬地和低窪地均不宜建立榛園。平歐雜交種要求土壤pH值6.5~7.5,歐榛為5.5~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