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鮮刀豆250g,蔥1根,姜1片。
方法:刀豆洗凈;洋蔥洗凈(去須),切段;生姜洗凈切絲。
將姜絲和刀豆翻炒幾下,加鹽和蔥翻炒至熟。
功效:此菜有溫中、健脾、補腎、納氣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惡心、呃逆、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飽脹、經常吐痰等消化系統癌癥患者。或者泌尿系統癌屬於腎陽虛、氣虛、腰痛、喘息、便溏,可以作為食療。
註意:刀豆不宜煮太久,以免刀豆中的血凝素失去活性,影響食療效果。這道菜不適合燥熱之癌的人。
(2)茄子和甜瓜釀鰣魚
材料:茄子瓜3個、蘑菇5個、鰣魚肉250克。
方法:將茄子、冬瓜洗凈,用花刀切成兩段。香菇洗凈,剁成小塊,放入鯪魚肉中,用鹽拌勻。把蘑菇和魚放在茄子和冬瓜的縫隙裏,用清水蒸去水分,倒入熱油,用調料勾芡。
功效:此菜具有健脾和胃、清利濕熱的功效,適用於濕熱阻脾胃、胃脘痛、食欲不振、大便帶膿帶血等消化系統癌癥患者。
註意:消化系統癌癥屬於寒濕範疇,不宜食用本品。
(3)猴頭菇燉竹絲雞
材料:鮮猴頭菇180g,竹絲雞1(約500g),紅棗5枚,生姜2片。
方法:猴頭菇洗凈,切成厚片;紅棗(去核)、生姜洗凈;竹絲雞去腸去腳,洗凈,切塊。準備好所有食材放入燉盅中,加入適量水,蓋上燉盅,小火燉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燉品具有健脾養血、滋補肝腎的作用。適用於大腸癌患者、其他癌癥放療期間及放療後體質虛弱、肝腎陰虛、體虛乏力、飲食不足、精神疲勞、口幹等患者。
註意:如果消化系統癌癥屬於濕熱毒,不適合喝這個燉品。
(4)清蒸黃花魚
材料:黃花魚1條(約500g),姜2片,蔥1根。
制法:生姜洗凈切絲;洋蔥洗凈(去須),切段;黃花魚去鱗、腮、腸,洗凈瀝幹。將魚放入盤中,放入姜絲,蒸熟,撈出盤內水分,放入蔥,淋上油和醬油。
功效:此菜有益氣開胃的作用。適用於消化系統癌癥,屬於胃氣虛弱,食欲不振。可以作為食療。
(5)綠豆糯米發酵肥腸。
材料:豬腸1段(約40cm),綠豆、糯米用量為2 ∶ 1(視豬腸大小而定),香菇2 ~ 3朵。
方法:將綠豆、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3小時;香菇洗凈,切成細粒,豬大腸洗凈。將綠豆、糯米、香菇混合均勻,調味,放入豬大腸內(不要太飽,留壹點水),用線將大腸兩端紮緊。將紮好的豬大腸放入瓦罐中,加水煮2小時,取出厚片,加入調料。
功效:此菜具有補中、潤腸、養血的作用,適用於大腸癌便血或其他癌癥腸燥的患者。
註意:豬大腸最好選擇肛腸段。
(6)太子參無花果燉兔肉
材料:兔肉150克,太子參30克,無花果60克。
方法:將太子參洗凈;無花果洗凈切片;兔肉洗凈,切塊。
將所有食材壹起放入燉鍋,加入適量開水,蓋上燉鍋,小火燉2小時,調味。
功效:此燉品具有益氣養血、清腸解毒的功效,適用於脾虛熱毒蘊結的大腸癌患者,癥見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瀉、腹部不適等。
註意:濕痰多者不宜多飲此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