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
醫學上是指人體可以針灸的部位,多為神經末梢密集或有較粗神經纖維通過的地方。又稱穴位、穴位。
按摩養生穴位的好處:
按摩養生穴位可以治療和緩解疾病,有保健的作用,但不代表能包治百病。除了局部按摩,還要調整全身的狀況。值得註意的是,穴位按摩雖然簡單有效,但並不適合所有人,尤其是孕婦和體弱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要隨意嘗試。
健康穴-足三裏穴
民間壹直有句話叫“老按足三裏,不如吃老母雞”。在這個網站裏,也有幾篇關於足三裏穴位的文章。看來這個穴位確實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養生穴位,足三裏的位置在外膝窩下3寸。中醫有“留腹三裏”的關鍵。上面說的是如果我們有腹部疾病,比如慢性腸胃炎,慢性腹瀉,胃寒等。,我們可以按足三裏。此外,足三裏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在白領和亞健康人群中,每天按壓足三裏穴10分鐘,可以緩解工作壓力和疲勞。
健康穴2:湧泉穴-安神健體穴
湧泉穴,腎經之首,位於足底,足掌前1/3處,屈趾時凹陷處。有壹個民間的“李三湧泉穴,這是壹個長壽的妙方睡前按壹百下,健脾補血。每天洗完腳後,可以用艾灸十分鐘,或者用大拇指在雙足底揉湧泉穴,約10分鐘,對睡眠很有幫助。對於神經衰弱的人,時間可以逐漸延長到半小時。夏天來了。可以赤腳或穿襪子走在鵝卵石路上,多刺激湧泉穴。雖然剛開始不習慣會疼,但是多練習會好的。不要害怕疼痛。
保健穴位-湧泉穴查看大圖
健康點2:湧泉穴
養生穴三:三陰交——陰美。
三陰交穴稱為女子穴,位於小腿內側,踝骨最高點上方3寸處。按三陰交穴有助於疏通人體淤血,保養子宮卵巢,調經祛斑除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從月經前三天開始,每天擦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壓揉捏時,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下壓再揉捏,每次約1分鐘,停止後再揉捏。按揉三陰交可以使人體血液循環通暢,但不適合孕婦。如果妳要做媽媽了,不要經常按。
健康穴4:關元穴-補腎固元穴
十大養生穴之壹的關元穴,位於肚臍下3寸(除拇指外約四指合起來的寬度)。按壓關元穴,可以補益腎氣,延緩衰老。對於男性來說,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脫發等問題。對於女性來說,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疾病。按壓關元穴前,應先搓手掌,將手掌對準腹部的關元穴進行搓揉,由輕到重,直至感到發熱為止。
保健穴位-關元穴查看大圖
健康穴-關元穴
養生穴五:風池穴——明目醒腦穴
中醫說“風池穴主者為上”,是因為風池穴可以治療大部分風病。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顱骨下,兩大筋外緣,與耳垂平齊,常與爨柱穴、太陽穴、睛明穴、四白穴配合使用,治療眼病,緩解眼部癥狀。按揉以上穴位,配合頸椎矯正,對治療近視有很好的效果。此外,按摩風池穴及周圍肌肉,可有效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長時間工作引起的頸部疲勞。工作時敲打風池穴,可以提神醒腦,消除疲勞。
健康穴6:中脘穴-養胃穴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段與肚臍連線的中點,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腸胃不好的人可以經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中脘穴,用手指按10秒,松開,再按。反復,三五分鐘癥狀可緩解;慢性胃部不適患者可按壓中脘穴,用手掌輕揉,促進消化;急性腸胃炎患者可同時揉中脘穴(位於肚臍旁2寸)和大巨穴(位於肚臍下2寸,開2寸)治療。
養生穴7:內關穴——養生心穴
伸出手臂,掌心向上,握拳,擡起手腕。妳可以看到妳的手臂中間有兩根筋,內關穴在兩根筋之間,距離妳的手腕兩指寬。按壓內關穴有助於氣血通暢。用拇指垂直按壓,每次3分鐘左右,直到感覺局部酸痛麻木為止。內關穴除了保護心臟,也是急救穴。當病人突發心臟病時,讓病人先平躺,在等待急救的同時,按壓內關穴可以緩解疼痛。此外,按壓內關穴還可以緩解頭痛、口幹、咽痛、頸椎病、肩周炎、腰疼等疾病。
養生穴八:合谷穴——清熱止痛穴
合谷穴,又稱虎口,位於拇指和食指合攏後凸起肌肉的最高點。合谷穴具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牙痛,服藥後不能立即見效,可用合谷穴指壓緩解,以酸、麻、脹為適宜。如果發燒,可以用瓷勺刮脖子後面的皮膚,或者用手指拉周圍的皮膚,直到變紅變紫,這樣有助於排出熱毒,迅速退燒。
健康穴位9:委中穴-緩解背痛穴位
委中穴位於膝部腘窩的中點。中醫講“求腰背中心”,久坐不動、因姿勢不當而導致背肩不適的上班族,或經常感到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壓腰背中心穴位,疏通背部氣血。按揉委中點時,以感覺有點酸痛為宜,壹按壹松為1次,壹般可連續按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應以補腎為主。
健康穴10:陽陵泉穴-金淑活絡穴
陽陵泉在小腿上。找的時候要坐著不動,用手摸摸腿。膝關節下部有壹個突起,叫腓骨頭,腓骨頭前面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平時按壓陽陵泉,活動肩部,可以緩解肩部周圍的疼痛。此外,陽陵泉還能緩解乳房疼痛、肋骨疼痛和肋間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