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關於中秋節的神話傳說及其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神話傳說及其起源

唐朝初年,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壹般有吃月餅賞月的習俗。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嫦娥奔月

相傳古代有壹年天上有十個太陽,使大地冒煙,海洋幹涸,普通人無法再活下去。

這件事驚動了壹個叫後羿的英雄,他爬上昆侖山頂,拉開弓,壹口氣射下了九個多余的太陽。

後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很多仁人誌士來這裏求學當老師。奸詐狡猾的孟鵬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壹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除了打獵,後羿所有的時間都和妻子在壹起,人們羨慕這對美麗恩愛的夫婦。

壹天,後羿在昆侖山拜訪朋友,向他們求道。他碰巧遇到路過的王太後。太後給了他兩顆丹藥,壹顆能讓他長生不老,另外兩顆能讓他長生不老。

但後羿舍不得離開妻子,只好暫時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嫦娥把藥藏在梳妝臺的百寶箱裏,卻被孟鵬看到了。三天後,後羿帶領隨從外出打獵,別有用心的孟鵬裝病留下。輕易騙過了後羿。

後羿帶領眾人離開後不久,孟鵬手持寶劍闖入裏屋後院,威脅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鵬的對手。危機時刻,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箱,取出仙丹,壹口吞下。

嫦娥吞下藥,立即飄離地面,沖出窗外,飛向天空。因為嫦娥牽掛著丈夫,她飛到了最近的月亮上,變成了仙女。

晚上,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著訴說白天發生的事情。後羿又驚又怒,拔劍要殺小人。孟鵬已經逃走了。我氣得後羿捶胸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特別皎潔明亮,有壹個搖曳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在月亮前看著自己的丈夫。

後羿急忙派人來到嫦娥最喜歡的後花園,擺上香案,擺上她最喜歡的蜜果和月餅,在月宮遙祭緬懷嫦娥。

聽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人們在月亮下支起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運和平安。從那時起,中秋節拜月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這個嫦娥奔月的故事,用明朗的姿態和絢爛的色彩贊美和歌頌嫦娥。對比古代文獻中關於嫦娥的記載,可以看出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大量的加工和修飾,使嫦娥的形象如月亮壹般美麗,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與現代廣為流傳?嫦娥奔月?反而是記載在“中國古代所有經典”系列的《靈憲》?嫦娥變蛤蟆?故事:?他的妻子嫦娥偷了王母娘娘的長生不老藥,跑到月亮上去了。會去,占領黃泉。有黃占之:曰:?姬,歸妹,獨往西,天昏地暗,無驚無恐,然後繁華。?嫦娥為了蟾蜍,把自己托付給了月亮。?李商隱曾寫過壹首感嘆嫦娥的詩:?嫦娥我壹定後悔當初吃了仙丹,現在壹個人,藍天,夜夜笙歌。?

不管有多少版本,有壹點是共同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後羿的妻子,太後覺得後羿射日,給了她長生不老的藥。嫦娥不知什麽原因吃了仙藥,在地上待不下去了,飛到了月亮上。

仙藥有的版本是藥丸,是嫦娥得來的,更多的版本是兩人取壹壽二仙。後羿帶回家交給嫦娥保管,準備夫妻分食。然而,這個計劃意外地被打破了。

發生了什麽事故?無數版本的意外,讓嫦娥的形象千百年來飄忽不定。傳說嫦娥因為不知道底細,全拿走了;有人說嫦娥好奇偷吃;也有人說是嫦娥故意偷的;壹個悲傷的說法是,後羿冷落了嫦娥,嫦娥傷心地走了。還有壹個傳說是後羿的部下孟鵬趁後羿帶領隨從外出打獵,持劍闖入後院,威脅嫦娥交出財寶,嫦娥情急之下將其吞下。無論如何,這次意外造就了千古傳說中最美、最浪漫、最難以捉摸的月宮美人之壹。

吃了仙藥的嫦娥漸漸離地而去,但在寒冷的天空下,她該何去何從?仰望皎潔的月光,嫦娥終於決定飛往滿月的冉冉。

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玉兔搗藥

嫦娥身邊有壹只可愛的玉兔,是百姓公認的。據說嫦娥身體變輕了,開始起飛的時候想抓住什麽東西往下壓,於是抱起了壹直在餵的小白兔。白兔當然留不住嫦娥,和她壹起去了月球,成了神話中可愛而溫暖的顏色。

玉兔在月宮裏有個杵,晚上把長生不老藥搗在臼裏。《西遊記》中也有這只小玉兔任性地滑下凡間,揮舞杵子與孫悟空鬥智鬥勇的壹幕。我們在月夜仰望,也許能從月亮上找到可愛的兔子。

中秋節的起源與傳說:吳剛割桂

仰望明月,可以看到壹些影子,這就是傳說中的吳剛伐桂。吳剛砍桂神話,相傳演繹於唐代,民間也有不同版本。

傳說吳剛是天庭上的壹位絕情將軍,被嫦娥的美貌深深吸引,不顧對方的拒絕,壹次又壹次奔向月宮。嫦娥不忍,指著月中的月桂樹說:它的樹枝太長了。如果妳今晚能切斷它,妳就會同意妳的追求。吳剛心花怒放,心想這是個什麽難題,他掄起斧子就砍。但每次斧頭壹拔出,桂花樹的樹幹就會恢復如初。於是他砍了壹斧又壹斧,桂花樹還在繼續。壹個到今天。

也有傳說說吳剛是凡人:壹個名叫吳名崗的西河人最初是個樵夫,後來成了神仙。因為吳剛經常破壞天庭的規矩,天庭的皇帝大怒,把他關在月宮裏,讓他在月宮裏砍下壹棵五百尺高的桂花樹,並說:把桂花樹砍了,就可以得到神兵。?但吳剛每砍壹斧,樹傷口馬上就好了。日復壹日,吳剛砍桂的願望依然沒有實現。所以吳剛常年在月宮砍桂樹,但是砍不下來,就壹直砍。

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月餅的傳說

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節和祭拜土地神的必備祭品。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從元末流傳下來的。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聯合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無法傳遞消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了壹個計劃,到處造謠,說有壹場冬季瘟疫流行,除非中秋節家家戶戶都買月餅吃,否則是可以避免的。人們買了月餅回家發現裏面藏著壹張紙條,上面寫著:?中秋之夜,殺韃子,迎叛軍!?於是很多人起來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留下來了。

無錫人通常在中秋節早上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後,民族壓迫很深,漢人壹直想反抗。有壹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壹起動手。為了贏的累,人們要吃紅燒芋頭,這象征著什麽?韃靼人頭落地,這就是中秋節吃糖芋頭的由來。

這個傳說在潮汕發生了變化: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壹個新潮家庭都要住壹個蒙古兵,得到漢人的支持,監視漢人的行動,只允許三家使用壹把菜刀。老百姓對此深惡痛絕,於是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聘書塞進了月餅的餡裏。潮人拿芋頭和?虎頭?諧音,且形似人頭,所以每到中秋節,就用芋頭祭奠祖先,代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都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為了紀念元末韃子被殺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了韃靼人後,把他們的頭祭給月亮,後來換成了芋頭。至今廣東人剝芋頭時還這麽叫?剝個鬼的皮?。

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玄宗漫遊月宮

在唐朝,最傳奇的是玄宗漫遊月宮的傳說。相傳唐玄宗、沈和洪都道士都在中秋節賞月。突然,唐玄宗提出了參觀月宮的想法,於是石天照做了,他們三個開始去青雲和漫遊月宮。但皇宮戒備森嚴,無法進入,只能遠眺長安皇城。這壹次,我突然聽到了童話般的聲音,美麗而美妙,動人!唐玄宗對旋律壹向熟悉,所以把它背在心裏。這到底是什麽?這首歌只應天上有,人間能聽幾遍!?以後,玄宗在月宮回憶仙娥的音樂和唱腔,自己作曲編舞。這在歷史上有名嗎?五彩繽紛的羽毛?。

關於中秋節起源的文章:

1.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和習俗

2.中秋節的起源和發展是什麽?

中秋節的起源是什麽?

4.關於中秋節起源的範文

5.中秋節600字範文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