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作用、功效、副作用,廣東人常用做湯。每種食材都有自己的適合人群和禁忌人群。很多人還不清楚它的功效和禁忌。這種藥材對身體有很大的作用。下面介紹山藥的作用、功效和副作用。
山藥的功效與副作用1山藥的功效與作用:山藥又名山藥、山藥、山藥,具有健脾補肺、強腎益精的作用。山藥用於治療脾虛泄瀉,肺虛咳喘,腎虛帶下,尿頻。山藥的禁忌癥為濕邪過盛或邪氣過盛,肝郁者忌食山藥。
基本概述
藥品名稱:山藥
別名:珠玉、山藥、山藥、珠玉、玉燕、秀翠、薯藥、山藥、山藥、懷山藥、盾葉薯蕷、穿龍薯蕷。穿龍薯蕷。穿龍薯蕷。山藥。
功效分類:滋補品。
性味:甜;平。
歸經:肺經;脾經;腎經。
功效:健脾;潤肺;固腎;易經
主治:脾虛泄瀉;吃得少而水腫;肺虛咳喘;解渴;;取下來;腎虛尿頻;外用治癰腫;青金石。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15-30g,大劑量60-250g;;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適量,搗實。滋陰,宜生用;健脾止瀉要炒黃。
藥材來源:山藥為薯蕷科植物山藥的塊莖。
加工方法
1.山藥:去除雜質,用水浸泡至山藥中心軟化至0℃,取出稍晾幹,切片曬幹或曬幹。
2.炒山藥:首先在熱鍋裏均勻鋪上麩皮。壹旦開始冒煙,加入山藥片,翻炒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山藥100片,麩皮10斤)。
山藥的功能、功效及副作用2功效
1,《日華子本草》記載:懷山藥助五臟,強筋骨,以長遠眼光安神,治精氣之泄,益健康。朱振恒:生膏藥性硬,有毒,能消散。
2、《別錄》記載:懷山藥主頭風,風頭(壹頭風)眩目,降氣息,止腰痛,治勞瘦,補五臟,除煩熱,強陰。
3、《101選方》記載:山藥治痢疾:幹山藥壹半炒黃,壹半用。磨成細粉,喝下去。
4、《生肌宗錄》山雨丸記載:淮山藥治脾胃虛弱不願入飲食:淮山藥、白術各壹兩,人參三分。後三種口味都可以。將白面糊熬成丸,如服30粒小豆前先溫飯。
5、《藥性理論》記載:胡愛山醫學補五株七傷,除風寒,止腰痛,寧心安神,補心氣不足,人體虛損。
6、《本草求真》記載:懷山藥為食物,古人用湯劑,說是補脾益氣清熱。但氣雖溫但平,能養脾肺之陰,故能濡苔生肌,不像黃芪能養肺陽,白術味苦燥,能養脾陽。且收澀,可治,味甘鹹,能益腎強陰,故六味地黃丸用其佐地黃。但其性質雖為陰滯,卻能滲濕止瀉。敷癰瘡,消腫硬,也是滋陰清熱的意思。向雲補陽消腫,益氣散結,雖原理可通,但所涉及的語言含混不清,似有不實之處。用煎劑治療虛火、險火時,很難接近奏效,所以要多用方法醫治,以其性撫慰耳朵。養陰藥宜生吃,健脾藥宜炒黃。
7、《儒教》記載:山藥治小便多,滑數不禁:茯苓(去黑皮),幹山藥(去皮,用明礬水煮沸,文火焙幹)。前兩種口味,各等分,都是細粉,稀釋後的大米混合。
8、《本馮靜元》記載:懷山藥。久治乳房成癮及各種疼痛,且堅硬不崩:鮮山藥。和白糖霜* * *搗碎,敷在患處。塗了之後癢的受不了,久了就漸漸不癢了。
9、《內經》記載:山藥主傷,補虛,除寒熱邪,補虛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精明。
10,《醫經集》記載:幹山藥雖單從太陰經入手,其力亦可強陰,手太陰在原之上,既滋補又無用。
11,《藥意》記載:山藥性溫而不突,微香而不燥,有調肺之功,治肺虛久咳安全。因其味甘香,用於助脾,治療脾虛泄瀉,四肢懶倦。取其甘能補陽,以補中焦,補筋,為肺脾之要藥。土旺生金,金盛生水,二者作用還是壹樣的。故用於六味丸治療腎虛腰痛、遺精夢遺、體虛陽痿。但性發育遲緩較弱,劑量要加倍。
12,《救急方》記載:結核,或治山藥後紅腫硬痛:生山藥1立(去皮),蓖麻子2粒。貼上同樣的研究。
13,《綱要》記載: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化痰生津,潤澤皮毛。
14,《綱要》胡愛山藥酒記載:山藥治諸眩暈,益精氣,健脾胃:山藥粉,用曲米釀酒;或與山茱萸、五味子、人參壹起浸泡在酒中。
15,《普濟方》記載:山藥用於治療心口脹滿,手腳冰涼,或飲苦寒劑,晨起食前嘔吐,或聞食而吐,不思飲食。這是脾胃的軟肋:山藥像小豆子壹樣壹味地銼,壹半炒壹半生吃,末了喝米飯。
16,《簡方》記載:山藥治痰平喘:山藥搗爛成半碗,加甘蔗汁,混勻,熱飲。
17、《西遊記》珠玉鮑爾粥記載:山藥治諸陰虛:土懷山藥二兩生糯米二兩柿餅八元。前三味中,山藥、糯米搗成粗渣煮至熟透,柿霜餅切碎融化隨意取用。
18,《本草鄭錚》記載:山藥能健脾補虛,益精強腎,治諸虛諸損,治五株七傷。第壹,氣輕而慢,不等於專職。所以補脾肺壹定要重在人參和外科,補腎利水壹定要對朱和地好,澀濁壹定要破,所以要壹起研究。藥丸應搗成糊狀以鞏固精華。總之口味偏弱,但可以武力輔助。
19,《食療本草》記載:山藥治頭痛,助陰。
20.《傷寒論》記載:胡愛山山之藥不足,虛熱分明。
21,《盛輝方》記載:胡愛山醫學補下焦虛寒,小便頻數,形體消瘦無力:懷山藥用沙盆研磨,放入鐵鍋,加酒壹茶匙使其芳香,旋加酒壹杯,攪拌均勻,空心飲之,每旦壹服。
22.《湖濱見聞錄》記載:山藥用於治療濕熱泄瀉:山藥與蒼術平分秋色。飯,藥丸,米飯都有。
23、《儒教》記載:山藥治凍瘡:將壹點山藥在新瓦上磨成泥,抹在瘡上。
24、《普濟方》記載:淮山藥治腫毒:淮山藥、蓖麻子、糯米為壹處,用水浸泡研成泥,敷於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