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簡單介紹壹下太谷的發展前景,有哪些區位優勢?

簡單介紹壹下太谷的發展前景,有哪些區位優勢?

推進太谷縣域建設,把太谷建設成為晉中最具活力的特色精品城市,提升太谷縣域發展綜合競爭力,是壹項重要的發展戰略。在這壹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太谷城市發展目標至關重要,但這必須建立在對太谷城市發展的“十大關系”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壹、太谷與京津冀的關系

考察太谷的城市發展,首先要在全國的宏觀布局中考察太谷。雖然太谷不是京津地區或環渤海地區的城市,但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國最大的三個城市群最直接的聯系。京津冀城市群不僅直接輻射太原,而且對太谷也有很強的輻射和吸引作用。這應該是太谷與周邊城市的第壹關系。歷史上,太谷居於中國的金融中心,曾以“金太谷”的地位被建成“小北京”、“中國華爾街”,可見歷史上與北京有著直接的關系。進入新世紀,京津地區發展迅速。北京奧運會後,首都正在建設“世界城市”,天津正在崛起為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城市,天津濱海新區建設正在快速推進,河北京津周邊城市也加快發展。所有這些新的發展模式都對太谷的形成產生了直接影響。特別是京津冀和環渤海都市圈是多中心的,附近的石家莊都市圈和山東都市圈對太谷有直接的拉動作用。隨著太原-京津-山東高鐵和高速公路的開通,太谷在環京津三小時交通圈內坐上了快車,大大縮短了太谷與北京等地的時空距離。把太谷看成京津西南的小衛星城,壹點也不為過。太谷在環京津大格局中的地位如何?我們認為,太谷可以作為京津的產業承接地、休閑旅遊地、文化聯動城市。太谷可以承接京津擴散的產業項目,優勢互補發展。

二、太谷與太原的關系

歷史上,太谷原屬太原府管轄,原是太原市周邊的主要縣。因為太谷在地理位置上與太原處於同壹地理單元,與太原高度融合。太原總面積6000多平方公裏。因為三面環山,真正的平川不到2000平方公裏。太谷是太原南部最近的郊縣,與榆次、清徐同處郊縣圈。其地理條件遠好於太原下轄的陽曲、古交、婁煩。隨著太原城市向南推進(近20年20公裏),太谷與太原壹體化趨勢更加明顯。特別是太原至太谷交通條件的改善(太太路通車,龍城高速連接線,大西高鐵等。),太原到太谷的直線距離只有30公裏,完全可以把太谷比作北京的大興區和廣州的番禺區。太原和太谷成了壹對“主副雙城”。所以太谷以太原為目標,最好在太原郊區建設衛星城和科教文化副城。當然,還需要建設太原的城市產業擴散、農業產業支撐、休閑養生基地等等。根據太谷的地理位置,太谷位於太原的南部,不宜提太谷是太原的後花園,而是太原的前花園。因此,我們提出太谷應與太原全面融合,這是太原都市圈最根本的戰略選擇。太谷與祁縣、平遙等縣最大的區別是,太谷是太原的郊區衛星城,地理優勢優於晉中各縣、交城、文水、汾陽、孝義。因此,太谷應該位於太原郊區的衛星城旁邊。隨著太原都市圈上升為國家戰略,太原市有不斷向南擴展的趨勢,太谷蕩首當其沖。

第三,太谷與榆次的關系

太谷城市發展的布局不能不考慮榆次區與周邊地區的關系。榆次區目前是晉中市的中心城區,未來隨著宇泰的城市化,可能會在行政區劃上劃歸太原市。但不管怎麽變,太谷和榆次的關系都很重要。榆次距離太谷只有20多公裏,地理相連。它是太原南部的兩個衛星城。考慮太谷和榆次的關系,關鍵是要區分不同的角色,合作分工,承擔起太原作為衛星城的角色。太谷不可能是榆次的衛星城,而是太原周邊的重要節點城市,應該和榆次平起平坐。所以,太谷和榆次要避免同質化競爭,考慮各自的分工,在太原周邊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宇泰城市化,太谷和太原壹體化,只會給太谷帶來更大的共同發展效應。

第四,太谷與祁縣、平遙與介休的關系

山西中南部同蒲鐵路沿線城市中,同城帶距離最近的是祁縣、平遙、介休。太谷城市發展的布局必須結合三個城市仔細考慮。因為這四個縣市是同壹個城市帶上的珠子,誰也離不開誰。太谷地理位置靠近祁縣、平遙、介休,交通線聯系緊密。兩者都是晉商文化的核心區域,地域特征基本壹致。太谷的布局壹定要考慮與祁縣、平遙、介休的角色分工,突出太谷的優勢,不搞同質化發展,同壹區域、同壹線路搞差異化。而當城市處於文化個性差異不大的同壹個區時,就不能完全脫離同壹個區的特色(如古城、晉商、特色農業等元素基本相同),但又能在同壹個區的特色中彰顯個性。比如城市特色和旅遊發展不能走齊、平、街的老路,要發揮太谷特色,追求同中有異,尋求特色效應。

5.太谷與大金鐘周邊地區的關系。

大晉中是指晉中市所轄、呂梁市所屬的晉中盆地的市縣:壽陽、靈石、昔陽、和順、左權、榆社、交城、文水、汾陽、孝義。大晉中文化圈的所有縣市都屬於這個範圍。太谷和整個大晉中是什麽關系?我們認為,太谷是大中重要的中心城市,教育中心城市,晉商文化核心城市。從金大中的角度來看,擁有城市發展最佳區位條件的太谷,由於其平原條件、良好的農業條件和服務條件,尤其是教育文化條件,處於交通要道,是金大中各縣望塵莫及的。比如晉中每年有8000多名高考生,僅太谷就占了3000多名。目前大中中乃至太原的中小學生很多。根據太谷縣教育局提供的信息,有20多個周邊縣市的學生在太谷就讀。這個優勢非常突出。

第六,太谷與省內其他地區的關系

太谷的城市發展定位不能不考慮其在山西省的作用。我們必須從山西省的角度搞清楚太谷是什麽。在山西,太谷的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基本位於山西中部,北至大同,南至運城約300公裏。這就為山西各地的人流、物流流向太谷創造了條件。過去,太谷作為晉商的核心、金融中心、貨物集散地和貿易中心,與太谷在山西的地理中心有著直接的空間條件。在山西省城鎮體系的大格局中,太谷在山西省“人”的城鎮體系中起著“胸”的核心作用,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城鎮。特別是太谷擁有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果樹研究所等高等教育和科研機構,使太谷成為全省重要的農業人才教育中心和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同時,太谷作為全國農業示範縣(山西唯壹),對全省農業的示範效應非常大,這個地位不可小覷。歷史文化方面,太谷是姬子故裏、孟母故裏、晉商文化之都。晉商會館在晉商輝煌時代就設在太谷,可見太谷有省的地位。

七、太谷與高鐵沿線交通的關系。

太谷正在成為太原南郊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太谷與大西高鐵、龍城高速立交、南同蒲鐵路、國道108、太太路、太長高速的交通區位越來越重。如此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得太谷與沿線交通地區的關系日益密切,真正做到了南北貫通,東西貫通。不僅可以接受太原的人口和產業擴散,還可以成為中部帶西部的橋頭堡城市,四個方向的人流會越來越多。這種前景應該是可以預見的。如果發展與祖國西南、西北的合作,太谷也將發揮區域優勢。太原向西的鐵路、高速公路離太谷很近,太谷完全有可能起到承接城市的作用。

8.太谷縣與三多堂等主要旅遊景點的關系。

太谷縣的建設必須與縣內主要旅遊景點的分布相匹配。比如縣裏和“三多堂”(曹家大院)的關系要處理好。三多堂位於王貝鄉縣城西南5公裏處。作為壹個歷史文化名村,王貝鄉需要以旅遊業為主要發展方向。預計三多堂、祁縣喬家大院、靈石縣王家大院捆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後,旅遊文化景區將大規模開發,與現在的“神農莊園”融為壹體,預計開發面積十幾平方公裏,前景是打造太谷最大的旅遊城市。在功能上,該縣與王貝應該是互補的,不僅在旅遊和文化路線上,而且在分工上也應該是明確的。為避免縣和王貝的重復建設,基礎設施應盡可能享受。南山壹線景區、林百裏水果帶等。也應該以縣城為中心進行配置。

9.太谷縣與縣內工業園區和主要鄉鎮的關系。

縣城是中心城市,它的大發展會與周邊村鎮、工業園區形成良好的互動。在產業園區方面,主要包括湖村馬崗產業園區、水秀工貿園區、恒大產業園區、中藥產業園區、仁村葡萄酒產業園區。這些園區構成了太谷工業經濟的基本骨架,形成了以太谷縣為中心,以工業園區為支撐的格局。縣城和這些工業園區應該有合理的分工。縣城主要是宜居、行政、教育文化、服務業的功能園區。縣城主要是強化城市服務功能,不宜多布局工業項目。工業園區要依托縣城發展,提高項目開發的集中度。在鄉鎮分工方面,太谷未來的格局是“壹城兩鎮五十村”。這樣,縣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在加快中心縣建設的同時,重點發展胡村、樊村兩個人口大鎮。湖村主鎮可以發展成3萬人左右的大鎮,樊村可以發展成通往晉東南和東山的重鎮,很重要。但樊村鎮發展的是交通、農業、旅遊、市場,不是產業集聚。其他鄉鎮所在的村和骨幹村也要加強聚集,走鄉村集中發展的道路,構建具有太谷特色的城、鎮、村體系。

X.太谷古城與新城建設的關系

太谷古城1.2平方公裏,西街810米,東街、南街各600米左右,有老四合院300余座,8000間。這是太谷豐富的資源。因此,要正確處理古城保護和新城建設的關系,既要保護古城,又要建設現代化新城。古城發展要適當加入現代元素,保留城市中原生態的生活方式,才有靈氣和人氣,古城不要被掏空。太谷不是要像平遙壹樣恢復壹個完整的古城,而是要重點保護歷史街區、重點文物和風貌控制區。最大的問題是要註意古城天際線和新區風貌的協調。太谷古城應該是活的文化遺產,關鍵是與新區保持和諧互動,充滿長久的生機和活力。新城建設的重點是向北擴展,但建築風格要盡可能與古城相匹配,不容易建太高的建築,密度也不能太高。註意文化特征的聯系。烏馬河地區和高鐵地區的建設要與古城特色相銜接。農業大學要突出科教文化特色,促進周邊區域融合,提升現代科教文化元素,成為太谷獨具特色的科教文化功能區。總之每個區都要有自己的特色。

研究小組專家:

牛鳳瑞:著名城市研究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

白易進:中國科學領導與科學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

劉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戰略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