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四年級作文300字1端午節到了,我們壹家去了金山嶺長城。長城在河北省承德市,離北京很遠。我們早上五點鐘出發。
到了景點,看到壹幅畫像,說,這是明朝戚繼光將軍,微臣畢恭畢敬。爬了壹會兒,看到壹尊戚繼光將軍騎著馬的雕像,旁邊還有五門大炮,太牛了!爬了壹會兒,終於看到長城了!我看到壹排矮墻,我可以在那裏捉迷藏。真的很有趣。我媽看了介紹,告訴我這叫障礙墻。當敵人進攻下馬路時,可以躲在障壁後面進行反擊。當我們到達將軍樓時,我們看到了塔樓。城樓的炮口有上、中、下三種。士兵可以站著、蹲著、跪著射擊敵人。
我想在長城上建壹座屈原的雕像。因為屈原和戚繼光壹樣,都是愛國者。屈原憂國憂民,戚繼光克敵制勝。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懷念和欽佩!
端午節是每年五月的第五天。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壹天,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喝黃酒。但是壹般來說,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
上周末,媽媽帶我去鄭東新區劃龍舟。我以為劃龍舟很容易,因為我在電視上看過別人劃龍舟,很容易看。但是到了那裏,真的理解起來太難了。我們排隊等候,上了龍舟。龍舟很長,座位分兩排。壹個* * *可以坐十幾個人,每個人壹個槳。在教練的指導下,我們開始劃船。感覺槳有點重,沒我想的那麽簡單。如果人配合不好,60%可能會翻船。並且按順序壹個壹個上下船,不然壹不小心就翻船了。教練還教我們向後劃槳才能把船往前開,大家動作要壹致,不然會撞到別人的槳。我還學會了打水,就是把槳放在水裏停船。這是我今年過端午節最有意義的壹件事。
今年端午節,我媽也包了好多粽子。壹開始很喜歡,後來吃多了就膩了。每年都會發生。
端午節還有綁彩繩的習俗。今年端午節,媽媽把早就準備好的彩繩綁在我手上。
端午節的這些習俗都表現了人們對屈原的懷念。所以人們在這壹天不能祝福別人幸福,而應該祝福安康。
妳知道端午節是哪壹天嗎?是的,是五月五日。在民間,端午節主要包括賽龍舟、吃粽子等活動。傳說賽龍舟是為了救死於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往河裏扔粽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魚、餃子、蝦蟹吃飽,不打擾已故的屈原。端午節的時候,人們打掃屋子,在廚房裏灑雄黃水,殺死有毒的昆蟲或防止它們滋生。
晚上,壹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著美味的菜肴。當然,鹹鴨蛋和粽子肯定是少不了的。它們是每個人在端午節必吃的東西。在欣賞精彩的電視節目時,妳在看什麽?當然是賽龍舟了。聽著,1,2...1, 2 ...聲音好大好刺激!
忘了說了,學者聞壹多先生說,端午節是龍的節日,是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四五千年的節日。在中國南方,人們在節日期間要吃“黃武”,即鴨蛋黃、黃瓜、黃魚、裹著黃豆沙的粽子和雄黃酒。無論南方還是北方,在這壹天,孩子們都會用雄黃在額頭上畫壹個“王”,並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五月五日,是端陽。插入艾葉,戴上香囊。吃粽子撒糖。龍舟歡天喜地下水了。”
好了,關於端午節的課結束了。
今天是端午節,這是中國最傳統、最古老的節日。我們的社區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比如劃龍舟,吃粽子,紮五根絲線。當然,我媽是在太陽出來之前把那五根絲線綁在我手腕和腳踝上的。據我媽說,五絲繩也叫長命縷,是父母希望孩子能長命百歲的。多麽美好的期待啊!
晚上,媽媽買了壹包粽子。粽子用竹葉包裹著,像綠色的娃娃,遠遠的就聞到壹股甜甜的香味。剝開竹葉,咬壹口。糯米變紅了。再吃壹口。又甜又滑。真的是又香又甜。太好吃了!吃粽子的時候,我想到了歷史人物屈原。當年被反派出賣,投河自殺。當地群眾在汨羅江打撈屍體失敗,於是將雞蛋和煮好的米飯扔進汨羅江。據說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
媽媽煮了草莓湯,紅紅的草莓襯著濃湯。真的很好吃!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玩得很開心。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河自盡。當地民眾奮力乘船營救,才有了今天的賽艇習俗;人們還把撒在竹筒裏的大米投到汨羅江裏,以拯救屈原的遺體。後來,人們把竹筒裏的米改成了我們吃的粽子的形狀。
去年端午節。街上擠滿了人,男女老少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奶奶壹大早就去買艾葉了。她說在門上插艾葉可以驅邪。我媽沒事就包了粽子,也叫‘餃米’、‘通粽子’。我看到我媽先泡了西米,然後在粽子葉表面塗了油,因為防粘。然後把葉子卷成窩狀,先填上西米和餡料。註意壓力,裹緊,最後放鍋裏半小時。拿出來晾涼再吃。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父親送了我壹個香囊,既有避邪驅除瘟疫的意思,又有點綴前面的風格。我非常喜歡這個香包。
時光荏苒,端午節已經過去壹年多了,卻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