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別名:劉貴***學名:肉桂* * *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幹燥嫩枝。春夏采收,去葉曬幹,或切片曬幹。本品長圓柱形,多分枝,長30 ~ 75 cm,粗端徑0.3 ~ 1 cm。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壹下桂枝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散寒解表
對治療感冒、風寒、流鼻涕、感冒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效果。
溫
桂枝,別名:劉貴***學名:肉桂* * *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幹燥嫩枝。春夏采收,去葉曬幹,或切片曬幹。本品長圓柱形,多分枝,長30 ~ 75 cm,粗端徑0.3 ~ 1 cm。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壹下桂枝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散寒解表
對治療感冒、風寒、流鼻涕、感冒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效果。
溫經通絡
還可用於治療風寒表證、肩背酸痛、肩周炎、風濕類風濕等疾病。
通陽化氣
還可治療陽虛引起的氣滯血瘀、胃脘痛、血寒閉經等癥。
風寒表證
寒濕痹痛;四肢冰冷,痰多,水腫,心悸,豚跑等癥狀。
保肝醒酒
桂枝對酒精性肝硬化也有壹定的作用,減少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對肝臟的直接損害。還能抑制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
抗菌消炎
桂枝的乙醇提取物能在體外抑制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濃度為25 mg/ml或更低。對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和甲型副傷寒、肺炎球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炭疽、腸炎沙門氏菌、霍亂弧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桂枝的藥用價值
桂枝是肉桂的幹燥嫩枝,壹般在春夏兩季采收,去葉後直接曬幹或切片。桂枝性溫,能祛風散寒,可治風寒、發熱、惡寒。[5]
性味辛、甘、溫,入肺、心、膀胱經。是治療內寒的常用溫裏藥,具有滋養元陽、活血、溫中的功效。常與滋補肝腎、氣血之品配伍,用於治療腎陽不足、氣虛乏力、四肢無力。還與其他溫裏藥配伍,用於治療寒痹引起的胃脘痛、腰痛等,具有明顯的止痛作用。各種驅風的油類藥物,如清涼油、風濕油等,都含有肉桂油。
主要功效:桂枝能發汗舒筋,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風寒表證;寒濕痹痛;四肢冰冷;閉經痛經;腹部結塊;胸痛;心悸;痰飲;小便不好。用於感冒,胃脘冷痛,血寒閉經,關節痛,痰飲,水腫,心悸,豚跑。用法用量:3 ~ 9g。[6]主要用於治療麻風病的“苯丙素明礬”的主要成分是肉桂油。肉桂的其他副產品,如桂枝、決明子、肉桂、肉桂杯等,都有不同的藥理作用,在中藥中被廣泛應用。[4]
常用函數:1。又冷又冷。本品甘溫,甘溫,助陽,保健。其開癤發汗之功較麻黃溫和,但善於將楊琪傳至韋穴,養血至肌表,故有助於守表、發汗解表、散寒。外感風寒,適用於表實無汗、表虛汗出、陽虛寒涼者。治外感風寒,表實無汗,常與麻黃同用,開肺氣,散風寒,如麻黃湯、《傷寒論》。外感風寒、表虛多汗者,宜與白芍配伍,調和營衛,發汗解表,如桂枝湯、傷寒論。陽虛外感風寒者,可配伍麻黃、附子、阿莎麗,以散風寒、溫陽。
桂枝的形態特征
中等大小的大樹;樹皮灰褐色,老樹皮厚度13mm。
壹年生枝圓柱形,暗褐色,具縱向細條紋,稍具短柔毛。壹年生枝條有些四棱形,黃褐色,有縱向細條紋,密被灰黃色短絨毛。
頂芽小,芽鱗寬卵形,頂端漸尖,密被灰黃色短絨毛。
葉互生或近對生,長圓形至近對生,先端稍銳尖,基部銳尖,革質,邊緣軟骨質,內卷,頂部綠色,有光澤無毛,底部淺綠色,深色,疏生黃色短絨毛,從基部分枝,側脈近對生,從基部發出5~10mm,稍向上彎曲至。葉緣內分枝拱起,橫脈波狀,近平行,間距3~4mm,上半部不明顯,下半部凸起,由小脈相連,下方小脈明顯可見;葉柄粗壯,長1.2 ~ 2厘米,腹面平或下部稍有凹槽,被黃色短絨毛。
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長8~16厘米,三級分枝,分枝末端有3花聚傘花序。總柄長約為花序長度的壹半,被黃色絨毛覆蓋,各級序軸。
花白色,長約4.5毫米;花梗長3 ~ 6毫米,被黃褐色短絨毛。花被內外表面密被黃褐色短絨毛,花被管倒圓錐形,長約2mm,花被裂片橢圓形,大小近相等,長約2.5mm,寬1.5mm,先端鈍圓或近銳尖。
可育雄蕊9枚,花絲具柔毛。第壹、二圓形雄蕊長約2.3mm,花絲扁平,長約1.4mm,1/3上部變寬。花藥呈卵圓形、長方形,長約0.9毫米,頂端被截短。花藥室都是向內的,上面兩個小很多。第三輪雄蕊長約2.7毫米。
退化雄蕊3枚,位於最內輪,柄長約2mm,細長,扁平,長1.3mm,具柔毛,頂端呈箭頭狀正三角形。
子房卵圓形,長約65438±0.7毫米,無毛,花柱細長,與子房等長,柱頭小,不明顯。果實橢圓形,長約1cm,寬7 ~ 8 * * * 9 * * mm。成熟時呈深紫色,無毛。花托淺杯狀,長4毫米,頂端寬7毫米,邊緣被截平或略呈齒狀。
花期6-8月,結果期10-65438+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