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硬化如何治療
壹、去除致病因素,對於已經明確病因的肝硬化,應祛除病因:
1、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必須絕對戒酒。其他病因致肝硬化亦應禁酒。有血吸蟲病感染史者應予抗血吸蟲治療。對於有先天性肝臟疾患者,如肝豆狀核變性,主要在於提高警惕,給予鑒別,否則容易誤診,使患者得不到相應治療而延誤病情。
2、乙肝感染是我國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對於血中乙肝標誌物及乙肝病毒定量陽性者,視情況給予抗乙肝病毒治療。
二、壹般支持療法
肝硬化患者往往全身營養狀況差,支持療法目的在於恢復全身情況,供給肝臟足夠的營養以利於肝細胞的修復、再生。
1、休息:代償期的肝硬化可適當工作或勞動,但應註意勞逸結合。肝硬化失代償期應停止工作,休息乃至基本臥床休息,以減少身體對肝臟功能的需求。恢復期可適當地恢復工作。
2、飲食:肝硬化患者的飲食原則上應是高熱量、足夠的蛋白質,限制鈉攝入,充足的維生素。
肝硬化是壹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所以熱量要供應充分。熱量來源主要是糖類。糖類在腸道分解為葡萄糖而吸收,在肝中變成肝糖原,有利於肝細胞再生,防止有毒物質對肝實質的損害。對重癥者可應用腸內營養制劑,此類制劑以全面均衡營養配方為原則,依據病情,調節入量,避免過多蛋白及氨的攝入。對於不能進食者,可靜脈點滴葡萄糖溶液,內加適量胰島素及氯化鉀。或給予靜脈內營養。
高蛋白飲食以每日公斤體重1-1.5g蛋白質為宜。可食用瘦肉、魚肉、雞肉、豆制品及乳類,食物應少含動物脂肪。宜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必要時口服復合維生素制劑。嚴禁飲酒。對於有肝性腦病先驅癥狀者,應限制蛋白攝入。有食管靜脈曲張者應避免堅硬粗糙的食物以免損傷食管黏膜引起出血,消瘦者宜適當增加體重,但不能過於肥胖或體重增加過快,以免促發脂肪肝。
限制鈉的攝入:肝硬化患者宜少鹽飲食,尤其有腹水者更應限制鈉的攝入。
三、肝硬化腹水的治療
肝硬化腹水發生時患者常感腹部不適,易並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易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大量腹水積聚者並發肝腎綜合征。因此,治療和減少用水是十分必要的。
1、壹般治療:應臥床休息,給低鹽飲食。限制水的入量。
2、利尿劑的應用:利尿劑有螺內酯、氨苯蝶啶、噻嗪類利尿劑、呋塞米等,使用利尿劑應註意:(1)不宜大量、快速、急於求成。因腹水吸收率每日最多為700—930ml,大量利尿超此限度,勢必導致循環血量的下降,對患者不利,故利尿宜從中、小劑量開始。(2)利尿劑量應個體化,因每壹患者利尿反應不壹。(3)為了防止電解質紊亂,尤其是低血鉀的發生,宜聯合用藥,即排鉀利尿藥與保鉀利尿藥聯合使用。對噻嗪類及袢利尿劑宜間歇應用,用4-5天,停2-3天。
四、幹細胞治療肝硬化
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大量增殖及免疫調節的功能。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可促進肝臟再生,營養修復病損的肝細胞,使其恢復功能。在壹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改善肝功能和患者的預後。為失代償期肝硬化的治療開辟了壹條新途徑。幹細胞治移植已成為治療肝硬化和肝衰竭的重要方法。
1、間充質幹細胞營養、修復病損的肝細胞,使其恢復功能
間充質幹細胞分泌抗雕亡因子以及抗炎因子等各種生物活性分子促進肝臟再生,抑制肝細胞雕亡,抗纖維化,延遲膽囊結紮及四氯化碳誘導的肝硬化。
2、幹細胞分化為肝細胞樣細胞
移植入體內的間充質幹細胞隨血流進入肝臟,穿過血管內皮間隙後進入肝組織,幹細胞在局部肝損傷微環境的刺激下分化為肝細胞樣細胞。
3、間充質幹細胞具有雙向調節免疫的功能
間充質幹細胞本身低免疫原性,幾乎沒有排斥反應,同時還有雙向調節免疫使其達到平衡的作用,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如同其他疾病壹樣,早期治療對肝硬化的恢復是至關重要的。壹旦確診肝硬化,盡早到醫院制定合理的、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以免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2、肝硬化飲食註意事項
1、合理食用蛋白質
肝臟是蛋白的合成的場所,每天由肝臟合成白蛋白11~14克。當肝硬化時,肝臟就不能很好地合成蛋白質了。這時就需要合理安排蛋白質的攝入,防止肝性腦病的發生。可以選擇由多種來源的蛋白質食物。為使病人能較好地適應,可以把奶酪摻到適量的雞、魚、瘦肉、蛋中,每天都要有合理適量的蛋白膳食。
2、禁止飲酒
酒精在體內主要是通過肝臟進行代謝,排出體外。飲酒會加重功能本已減退的肝臟的負擔。所以應絕對禁止喝壹切含有酒精的飲料,並忌用刺激性
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及加鹽、加味精的食品。
3、供給適量的脂肪
有的病人患肝硬化後,害怕吃脂肪,其實脂肪不宜限制過嚴。因肝硬化時胰腺功能不全,膽汁分泌減少,淋巴管或肝門充血等原因,有近半數的肝硬化患者出現脂肪痢,對脂肪吸收不良。當出現上述癥狀時,應控制脂肪量。但如果患者沒有上述癥狀時,並能適應食物中的脂肪,為了增加熱量,脂肪不易限制過嚴。若為膽汁性肝硬化采用低脂肪、低膽固醇膳食。
4、限制膳食中的水與鈉
當有水腫或輕度腹水的病人應給予低鹽飲食,每日攝入的鹽量不超過3克;嚴重水腫時宜用無鹽飲食,鈉應限制在500毫克左右。禁食含鈉較多的食物,例如蒸饅頭時不要用堿,可改用鮮酵母發面,或吃無鹽面包。掛面中含鈉較多,不宜食用。少食或不食鹹菜腌菜,並註意烹調方法,待菜炒熟後再放調味品及食鹽。每日進水量應限制在1000毫升~1500毫升。
5、多吃含鋅、鎂豐富的食物
肝硬化的病人普遍血鋅水平較低,尿鋅排出量增加,肝細胞內含鋅量也降低,當飲酒時,血鋅量會繼續降低,應嚴禁飲酒,適當食用瘦豬肉、牛肉、蛋類、魚類等含鋅量較多的食物。為了防止鎂離子的缺乏,如多食用綠葉蔬菜、豌豆、乳制品和谷類等食物。
6、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減少腸道產氨作用,還可以利膽、通便。但對於伴有食管靜脈曲張者,應避免粗纖維食物(如芹菜、韭菜、黃豆芽等)的攝入,以防止靜脈破裂出血。蔬菜以葉類、瓜類、茄果類為主,食用時宜切碎煮爛;水果宜做成果泥、果汁食用。
7、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
肝硬化往往是因為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缺乏,而這些物質往往參與肝細胞的修復功能,平時需註意攝入富含鋅的食物如豬瘦肉、牛肉、蛋類、魚類及含鎂多的食物如綠葉蔬菜、乳制品和谷類等。
8、低鹽飲食
肝硬化病人平時就應采用低鹽飲食,每天鹽的用量不超過6克;如出現水腫和輕度腹水,食鹽用量不超過2克;嚴重水腫,宜無鹽飲食。
9、科學烹調
以少量多餐為原則。采用多樣化烹調的方法(宜煮、氽、熬、燴、燉、蒸),忌辛辣刺激食物,以細軟易消化、產氣少的軟食和半流質食物為主,避免壹切生、硬、脆、粗糙的食物,如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則應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