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特菜都有哪些

特菜都有哪些

板鴨 板鴨是用鹽鹵腌制風幹而成,分臘板鴨和春板鴨兩種。因其肉質細嫩緊密,像壹塊板似的,故名板鴨。 歷史:南京板鴨馳名中外。明清時南京就流傳“古書院,琉璃塔,玄色緞子,鹹板鴨。”的民謠,可見南京板鴨早就聲譽斐然了。 南京板鴨的制作技術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到了清代時,地方官員總要挑選質量較好的新板鴨進貢皇室,所以又稱“貢鴨”;朝廷官員在互訪時以板鴨為禮品互贈,故又有“官禮板鴨”之稱。 鹽水鴨 南京鹽水鴨壹年四季皆可制作,腌制期短,現做現賣,現買現吃,不宜久藏。此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味最佳,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制作,故美名日:桂花鴨。歷史: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久負盛名,至今已有壹千多年歷史。《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桂花鴨”久食不厭,是下酒佳品。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買壹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名店:在湖南路上的湖南路商場邊的桂花鴨專賣店可以買到正宗的真空包裝鹽水鴨。 狀元豆 狀元豆是南京夫子廟的特色小吃之壹。 歷史:相傳清朝乾隆年間,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內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貧寒,每天讀書到深夜,其母就用黃豆加上紅曲米、紅棗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裝好,上面加壹顆紅棗給他吃,並勉勵他好好讀書,將來好中狀元。後來,秦大士中了狀元,此事傳開,狀元豆便出了名。 壹些小販就利用學子的這種心理,在父子廟貢院附近賣起了狀元豆,襯口彩說“吃了狀元豆,好中狀元郎”。 鴨血粉絲 在南京,賣鴨血湯的攤子星羅棋布。 精明的攤主預先將鴨血煮熟,切成小塊放在鍋中,見有遊客來,便撈出鴨血裝在白瓷碗裏,然後澆上壹勺滾燙的鮮湯,滴上數滴香油,撒上壹撮蝦米和鴨肝鴨腸衣等,再點上壹撮香菜。愛吃辣的客人,還可以再加上些辣椒油或胡椒,又香、又辣、可口的味。 名店: 回味鴨血粉絲 地址:湖南路馬臺街路口,很多地方有連鎖店。 永和園鴨血粉絲湯 地址:夫子廟內 南京幹絲 “南京幹絲”有壹套不同於其他城市壹套獨特的制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幹而不碎的幹絲,均為豆腐店的特制而成,將豆腐切切細絲,配合各種湯料煮好,拌上麻油和上乘醬油(當地謂之“三伏抽秋”醬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長。 品種:原先的南京幹絲有素湯素煮和葷油肉絲幾種,民國以後,新品種不斷增加。在清真寺有燒鴨幹絲、開洋幹絲等;在葷菜館有春筍幹絲、冬菇幹絲、蟹黃幹絲、雞肉幹絲等。 糖粥藕 糖粥藕是昔日南京小吃中又壹常見食品,每逢入夜,在炒米糖開水、炒元宵、丁當餃子、茶葉蛋等的叫賣聲之後,便傳來隈隈 “糖粥——藕!”的吆喝聲。 食法:此粥系壹般糯米煮成,既有稠米湯,又顆粒分明。粥中放紅糖,再加大節藕段,食用時,將藕段切成薄片,拌入粥中,藕呈淡紫色,片為深褐色,米粒則呈淡綠色。這便是南京老幼皆好的糖粥藕。 它的價錢公道,溫涼適中,清香飄溢,較有甜味,因此,無論春夏秋,作為睡前點心,長期為當地人所樂道。 什錦豆腐澇 豆腐澇也叫豆腐腦、豆腐花,南京話又稱“都不老”。 這道小吃全國各地都有,可南京的豆腐澇和其他地方的不大壹樣,除了壹樣的色白如玉。清香爽口外,南京的豆腐澇講究壹個佐料,輔以蝦米、榨菜、木耳、蔥花、辣油、香油等十余種佐料,不光是顏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濃、香、鮮、鹹淡適宜,辛辣適中,有滋有味。 南京人吃小吃還好個“說法”,這壹點在豆腐澇這個樸實的小吃上也得到了驗證:據說,豆腐澇這玩藝,年輕人吃了健腦補腦,老年人吃了延年益壽,為了討口彩,店家還在裏面加入什錦菜,意為“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