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食品的概念起源於國內外市場。所謂無糖可以理解為替代簡單糖類(蔗糖、果糖和麥芽糖等。)等易引起蛀牙、肥胖、高血糖的物質與多元醇和不易被人體吸收的功能性低聚糖。它的作用是使食物既有糖的味道,又沒有簡單糖的高能量,更有利於健康。
無糖食品進入國內市場後,很快就有了壹席之地。它的流行其實不難理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上肥胖和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而他們恰恰需要無糖食品。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為自己、家人和朋友選擇無糖食品更健康。
對於想吃甜食、減肥、健身的人來說,無糖餅幹、無糖蛋糕、無糖酸奶、無糖奶茶等壹系列食品確實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在選擇之前,我們不要想當然的認為產品包裝上的“無糖”未必是妳想象中的“無糖”。
根據國際慣例,無糖食品是指不含糖的甜味食品,即不含蔗糖(蔗糖和甜菜糖)和澱粉糖(葡萄糖、麥芽糖和果糖),應使用具有糖類性質的代糖。根據我國國家標準《特殊膳食用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無糖食品要求固體或液體食品中的含糖量不得高於0.5g每100g或100ml。食物中的糖分是無法完全去除的,所以無糖食品中的“無糖”只是指其中的糖分含量沒有超過規定的標準。
(2)味道也可以很甜
通常無糖產品會含有糖醇、低聚糖、高甜度等甜味劑。它們有甜味,但不會影響血糖,減少消費者的熱量攝入。
甜味劑是壹種能賦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劑。甜味劑根據其營養價值可分為營養甜味劑和非營養甜味劑;按甜度可分為低甜度甜味劑和高甜度甜味劑;按來源可分為天然甜味劑和合成甜味劑。
具體來說,食品中使用的甜味劑主要有三種。
糖醇
糖醇是壹種多元醇,由糖加氫還原而成。它不是糖,但具有糖的壹些特性。常見的糖醇有木糖醇、山梨醇、麥芽糖醇、赤蘚糖醇、甘露醇、乳糖醇、異麥芽酮糖等。,而且它們的甜度略低於蔗糖。作為壹種營養食品配料,具有壹定的粘性、吸濕性和耐熱性,產生的熱量低於蔗糖,在2-3kcal/g之間,因此被稱為營養甜味劑。
糖醇不受口腔內微生物的影響,不會產生酸,所以不會導致齲齒;糖醇不是糖,其代謝壹般不受胰島素控制,對血糖水平的升高沒有影響;它能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壹定的熱量,對糖尿病患者或普通消費者有益,因此被廣泛應用於無糖食品中。
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是指由2-10糖苷鍵聚合而成的低聚糖,主要包括低聚木糖、低聚異麥芽糖、菊粉(長鏈果聚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和大豆低聚糖。它具有糖的某些特性,如甜味、粘性和水溶性。甜度為蔗糖的40%-60%,甜味柔和自然,可作為嬰幼兒奶粉等食品的營養補充劑或蔗糖的替代品。
由於人體沒有分解消化低聚糖的酶系統,功能性低聚糖不能被人體胃酸和胃酶降解,不能被小腸吸收,可以直接進入大腸,提供的能量值很低或沒有。功能性低聚糖能促進腸道蠕動,抑制有害菌,促進益生菌繁殖,潤腸;不能被人體口腔腐敗菌利用;非胰島素不升血糖,因此廣泛應用於食品、保健品、飲料、醫藥、飼料添加劑等領域。
高倍甜味劑
其甜度是蔗糖的30-600倍,因此被稱為高倍甜味劑。在同樣的甜度下,其產生的熱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被稱為非營養甜味劑。可以分為天然的和合成的。目前天然甜味劑主要有甜葉菊提取物、羅漢果提取物和索馬托芬。合成甜味劑通常包括糖精、安賽蜜、阿斯巴甜和三氯蔗糖。
高倍甜味劑具有高甜度、低熱量、不易齲齒、參與代謝過程少、不影響血糖等優點。它們被廣泛用作食品添加劑,特別是用於預防齲齒的食品和特殊消費群體如糖尿病患者和肥胖患者的食品中。
需要註意的是,雖然糖醇與高倍甜味劑都是“代糖”,但只有糖醇制成的食品才能稱為“無糖食品”。糖精、阿斯巴甜、安賽蜜K等高能甜味劑制成的食品,壹般稱為無熱量食品或低熱量食品。
我們以零度可樂為例來談談這個概念問題。市內某品牌可樂的配料表為:水、果葡糖漿、白砂糖、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碳、焦糖色素、磷酸、咖啡因、食用香精);零度樂可的配料表是:水、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碳、焦糖色素、磷酸、咖啡因、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苯甲酸鈉、檸檬酸鈉)和食用香料。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在於,零度-可樂中的果葡糖漿和白砂糖被去除,甜味由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等甜味劑提供。所以零度可樂可以稱為無熱量飲料,但壹般不叫無糖飲料。
(3)甜味劑對人體安全嗎?
任何食品添加劑在被批準使用前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安全評估。中國的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劑使用國家標準》(GB 2760-2014)明確規定了甜味劑的品種、使用範圍和最大允許用量。所以正規廠家生產的添加甜味劑的食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壹些高倍甜味劑,如糖精、甜蜜素、甜菊糖甙等的食用安全性在國際上仍有爭議,建議盡量減少攝入。
最近的“0卡路裏糖果”食品,其實是添加了赤蘚糖醇、甜菊糖甙等甜味劑。根據國家標準,如果每100ml中脂肪和糖的含量小於或等於0.5g,可以標註為“零脂肪”和“零糖”,如果飲料的能量小於或等於每17kj (4卡路裏),可以標註為“零卡路裏”。所以,即使是“0糖、0脂肪、0熱量”的飲料,也不代表它不含糖、完全不含熱量。
總之,任何甜味劑都要適量食用,防止攝入過量。大量攝入甜味劑可能會引起人體腸道菌群結構和組成的改變,引起腹脹或腹瀉。成年人免疫力好,問題不大。對於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孩子來說,不要喝加了甜味劑的飲料,否則很可能會引起嚴重的腹瀉。此外,有研究發現,長期食用含有甜味劑的食物會降低小鼠的葡萄糖耐量,導致血糖升高。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胰島素抵抗,甚至導致糖尿病和肥胖癥。
此外,還需要重點關註高能甜味劑“阿斯巴甜”。根據國家和國家標準,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的配料表中必須標註“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這是因為有壹種遺傳病——苯丙酮尿癥患者先天缺乏壹種酶,導致苯丙氨酸代謝紊亂。阿斯巴甜在人體胃腸酶的作用下可分解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因此,特別提醒苯丙酮尿癥患者不要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物,因為它們不能代謝苯丙氨酸。
(4)如何選擇無糖食品
無糖食品的關鍵是不加蔗糖。但消費者不能因為貼了“無糖”的標簽就隨意服用。壹些無糖食品吃了之後,還是會出現血糖升高、熱量高等問題。比如無糖餅幹和無糖蛋糕的原料是澱粉,生產過程中加入了牛奶、雞蛋和大量的油。人吃了以後,裏面的澱粉和油脂會逐漸代謝成小分子葡萄糖,血糖自然就升高了。另外,奶茶杯上的“無糖”只能說明它沒有多余的糖,而是組成奶茶的配料本身就含糖。
那麽,如何選擇無糖食品呢?
1.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無糖食品,相對來說,正規廠家生產規範,投料準確。
2.看配料表,不僅要看有沒有蔗糖含量,還要考慮食物本身是否含糖。前面說過,無糖蛋糕是用澱粉做的,澱粉的本質是糖,在人體內可以分解成葡萄糖。
3.有些食品雖然標註了“不含蔗糖”,但配料表上卻標註了白糖或葡萄糖。其實蔗糖和白糖是壹個東西,只是叫法不同。還有的標註了糊精、麥芽糖、澱粉糖漿、玉米糖漿,都是糖類。大家要註意甄別,不要被商家的文字遊戲誤導。
總之,在選擇無糖食品時,壹定要註意食品標簽上標明的內容,明確營養指標所代表的含義。應優先選擇添加了糖醇的天然代糖和功能性低聚糖的食品,盡量減少含有糖精、甜蜜素、甜菊糖等甜味劑的產品。
延伸閱讀
糖是什麽?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糖,主要包括以下五種。
“單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可以直接被身體消化吸收,而且升血糖的速度特別快。常見的含有單糖的食物有蜂蜜、牛奶、甜菜等。
“二糖”包括蔗糖、麥芽糖、乳糖等。在人體內需要分解成單糖再被人體吸收,升血糖的速度比單糖稍慢。常見的含雙糖的食物有白糖、紅糖、奶糖、糕點、小麥、糯米等。
“低聚糖”,又稱“低聚糖”,包括普通低聚糖和功能性低聚糖。常見的含低聚糖的食物有大蒜、洋蔥、大豆等。
“多糖”是由超過10個單糖組成的聚合碳水化合物,如澱粉、纖維素等。含多糖的常見食物有谷類、土豆、大米、面條等。
“代糖”主要分為糖醇、高倍甜味劑,廣泛用作食品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