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周,熱搜榜單上出現了很多與「胃病」和「養胃」有關的內容,其中「食用冰鎮西瓜或引發胃損傷」和「感染幽門螺桿菌或誘發胃癌」最有代表性。
截止發稿時,兩條內容瀏覽量分別達到了2億和3.6億,並引發了網友廣泛討論。國人對胃部 健康 的重視程度可見壹斑。
但近些年隨著飲食習慣改變和壓力增大等因素,國人的胃越來越脆弱。
據統計,全球42.5%的胃癌患者都來自我國,平均每2-3分鐘就有壹人死於胃癌。
除此以外還有很大壹部分朋友長期生活在反酸、胃潰瘍、慢性胃炎等胃病陰影下,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因胃病就醫的新聞。
為了收獲壹個 健康 的胃,近些年國人在養胃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然而,辟謠君發現小夥伴們在「養胃」這件事上存在很多誤區甚至錯誤,比如:養胃要喝粥?少食多餐能養胃?吃熱乎的對胃好?.......
正是這些錯誤的養胃方式,讓現代人的胃越養越壞。今天辟謠君將揭穿這些養胃謠言,並聊聊如何科學養胃。
喝粥養胃還是傷胃?
不壹定。
粥在很多朋友心中是好消化的食物,特別是那些熬得黏黏糊糊、軟軟糯糯的大米粥。
然而,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能養胃,反而可能傷胃。
消化是壹個復雜的過程,壹般是從咀嚼食物開始。每壹次的咀嚼不僅是在幫助切碎食物,還在刺激唾液腺分泌有助於促進消化的唾液澱粉酶。
但軟爛的粥,基本不需要咀嚼就會順著食管進入胃。缺少了足量的唾液澱粉酶,胃的消化壓力陡增。
粥裏含有大量水分,這些水分會稀釋消化液。對於壹些胃功能較弱的人,還會誘發胃酸反流和燒心。
如果已經出現了胃酸反流,建議吃壹些半流質或固體食物。
對於壹些消化性胃潰瘍患者,也應少喝粥。因為喝粥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加重病情。
無論是大米粥、小米粥,還是其他以谷物為主的粥,營養成分都很單壹。
壹碗黏黏糊糊的粥通常只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水,別說 健康 脂肪和膳食纖維,就連蛋白質都少得可憐。
這樣壹碗粥下肚,別說養胃了,連基礎的營養都很難提供。
與此同時,粥裏的碳水化合物,在人體中會快速轉化為葡萄糖為人體供能。
但這也會讓我們餓得更快,想去額外吃東西,這會打破胃的消化節律,帶來更大的負擔。
所以對於胃部功能正常的人來說,粥不能養胃反而可能傷胃。
不過如果妳剛經歷過手術,身體較為虛弱,或者妳已經患有胃部疾病導致消化能力變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短期喝粥,但這也不是長期的選擇。
少食多餐能養胃?
不壹定。
對於部分消化不良的人,醫生會建議少食多餐。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少食多餐並不能養胃。
因為它會打亂胃和小腸的正常運轉,阻斷「胃腸移行復合運動」(MMC),這是壹項很重要的胃腸清掃運動。
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與肝臟等器官壹樣,它也需要定期休息。為此在兩餐之間,胃和小腸會進行“定期打掃”,通過蠕動的方式將胃和小腸中殘存的食物殘渣送入大腸。
這很像餐館後廚兩餐休息時,夥計們做的定時清掃工作,只有清掃壹新的工作環境,才能應對更大的挑戰。
但如果壹旦進食,這個自我清掃的過程就會被打破。當食物進入胃後,胃就會分泌消化液,引發消化液分泌紊亂進壹步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及胃潰瘍等疾病。
同時,因為腐敗的食物殘渣和有害菌不能及時排出,這些廢物會產生大量氣體,引發腹脹,惡心等胃部問題。
所以除非是醫生叮囑,普通人如果只是為了養胃,不必少食多餐。定時定量規律進食就好。
吃素養胃?
謠言。
過去很長壹段時間,人們壹直認為素菜比肉類好消化,所以胃不好要吃素。然而,這個觀點並不正確。
首先,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並稱為三大營養素,在維持人體正常運轉過程中三者缺壹不可。
相比於素菜,肉類含有更多蛋白質和 健康 脂肪,如果長期吃素不註意其他營養補充,大概率會導致營養不良。
胃粘膜的自我修復,離不開蛋白質的參與。如果實在吃不了大肉塊,可以將肉切碎,蒸熟煮爛再吃。
其次,蔬菜中含有壹些相對粗糙的不可溶膳食纖維,如果處理不當或咀嚼不細,可能對胃造成進壹步傷害,誘發腹脹和腸易激等問題。
但必須指出,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加速腸道蠕動,滋養腸道菌群,輔助改善消化功能。所以建議各位均衡飲食,不要因噎廢食。
胃不舒服,喝杯熱牛奶?
可能加重胃病。
為了緩解胃部不適,有些朋友喜歡喝壹杯溫熱的牛奶。
牛奶進入胃部後,可以稀釋胃酸並短暫形成壹層保護膜,短期內確實可以緩解某些胃部不適。
但從長期角度看,喝牛奶會促進胃酸分泌。對於那些因為胃潰瘍正在進行抗酸治療的朋友,喝牛奶反而會加重病情。
另外,如果患有乳糖不耐受,喝牛奶可能會引發腹瀉,從這個角度牛奶也不能算是養胃的食物。
蘇打餅幹,烤饅頭能養胃?
很壹般。
蘇打餅幹、烤饅頭片、烤面包等食物的“養胃”原理其實都是壹個,經過烤制的糊化澱粉可以中和胃裏多余的胃酸。
但這其實並不是長久之計,壹方面因為胃痛吃餅幹,會打破胃的正常工作流程,加重胃病。
另壹方面,這些食物的營養成分相對單壹,除了碳水化合物,其他營養成分乏善可陳。另外,市售的蘇打餅幹和烤饅頭的油、鹽量普遍超標,部分還含有添加糖。
吃熱乎的養胃?
NO。
趁熱吃毀了很多人的消化系統。為了幫助我們養胃,很多長輩壹直建議我們吃熱食,喝熱水。
然而這些熱食、熱水從進入口腔開始,順著食管壹路向下損傷我們的消化道黏膜。
這些受損的消化道黏膜會因為灼傷,出現發炎甚至潰爛的現象。
長此以往,必然引發消化道病變。所以趁熱吃真的不能養胃,反而會連帶損傷消化道。
胃喜歡的溫度是10-40 ,當食物的溫度超過50-60 時,胃黏膜就非常危險了。
所以建議大家在吃火鍋、燒烤、熱湯熱飯的時候,壹定要等食物降溫之後再吃。千萬別爽了嘴巴,傷了胃。
養胃要因人而異
如果妳仔細閱讀了上邊的內容,應該會發現對不同情況的胃病,建議是不同的。
某種程度上,關於普通人養胃這件事沒有明確的建議。因為胃病是壹大類疾病的總稱,有時雖然癥狀壹樣,但可能是由不同原因導致的。
有的胃部不適,可能只是單純的消化問題。但有的胃部不適,可能關聯著其他臟器以及心理因素。同時,每個人的體質、飲食習慣,甚至腸道菌群都是不同的。
所以建議各位如果遭遇胃病困擾,可以選擇去看個醫生。與其盲目養胃,不如做個胃鏡來得放心。
幾個值得推薦的養胃方法
每日三餐時間最好定時定量,切勿暴飲暴食,也別餓肚子。
日常飲食中註意營養全面,不迷信於某壹“養胃”食物。如無特殊要求,建議優先選擇新鮮、 健康 的食物。
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嚼得越細越慢,胃的壓力就越小。同時細嚼慢咽還可以提升飽腹感,控制食量,幫助保持 健康 體重。建議每口食物至少咀嚼20下。
研究顯示,煙和酒都會直接損傷胃粘膜,造成胃部損傷。
遠離過油、過鹹、過辣、過甜、過酸、過燙、過冷及過硬的食物。
部分腌漬食品中亞硝酸鹽含量超標,亞硝酸鹽在胃液中會轉化成強致癌物亞硝酸胺,誘發胃癌。
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壹微生物種類,2017年被世衛組織列為壹類致癌物。
為了遠離幽門螺桿菌,可以去醫院進行檢查。同時在生活中註意使用公筷,勤洗手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大家從今天開始都可以善待自己的胃。
最後再嘮叨壹句,胃不舒服記得看醫生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