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解放日報和上觀新聞核實,菜價上漲是真的,但與“料荒”關系不大。
為什麽菜價在漲?
我國蔬菜價格的變化主要與近期全國多地降溫降雨有關。
據農業農村部有關人士介紹,進入9月份後,寒潮和持續降雨對全國蔬菜主產區造成壹定影響,蔬菜供需緊張,秋冬季蔬菜價格創歷年新高。
根據往年收獲情況,隨著天氣轉涼,山東壽光、河北張家口等北方蔬菜主產區逐漸進入收獲期,產量減少。不過,隨著本地蔬菜和南方蔬菜的批量上市,以及運輸和保鮮成本的降低,全國蔬菜平均價格通常會呈現小幅下降的趨勢。
然而,今年9月底以來,北方大範圍持續降雨和快速降溫,導致山東、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北方蔬菜產區菜地被淹,蔬菜收獲困難,收購成本大幅增加。
上海壹些農產品批發商也表示,此輪菜價上漲與“南北接軌”有關。以菠菜為例。這壹時期原本供應上海的菠菜,有相當壹部分來自山東聊城。但當地菠菜基地被淹,使得批發商轉向其他產區尋找供應商,從而擡高了價格。
菜價什麽時候降?
受天氣和供求變化的影響,蔬菜價格的漲跌是正常的。業內人士認為,根據農業農村部的公開信息,南方產區蔬菜長勢良好,大部分都能如期上市,將推動菜價回升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只是短期內部分蔬菜品種可能上漲,但總的趨勢是回落。
就上海蔬菜供應而言,按照往年規律,從9月下旬開始,上海客家蔬菜供應將逐漸從北方產區向南方產區轉移。今年北方產區提前結束,導致菜價上漲。
然而,客家菜和地方菜的供應正在增加。
據光明食品集團所屬的西郊國際、江橋市場、江陽市場三大壹級批發市場反饋,目前本市海南、雲南、廣東、福建等地的主要蔬菜來源均有保障。同時,三大批發市場正在增加組織廣東、廣西、海南的辣椒、娃娃菜、豆角等彩葉菜,組織山東、河北、內蒙古的大白菜、西紅柿、黃瓜等蔬菜,組織雲南、福建的西葫蘆、竹筍、綠葉菜等蔬菜,豐富近期蔬菜市場供應。
本地蔬菜的供應也會增加。上海市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表示,9月以來,天氣逐漸轉涼,有利於本地蔬菜生長。秋冬是最適合綠葉蔬菜生長的季節,產量高,品質好。
材料短缺嗎?
官方統計數據也顯示,蔬菜價格的變化與天氣變化、不同產區生產期的銜接有關,但這並不意味著材料短缺。
首先,包括蔬菜在內的農產品價格並不是全年最高的。10月22日10,農業農村部“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4.92,“菜籃子產品價格指數”為127.66,“糧油產品價格指數”為108.6,均較前壹日小幅上漲。但如果從全年來看,上述指數並不在最高水平。最高水平出現在今年2月,該指數在1和今年3月也高於目前水平。
農業農村部介紹,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是綜合衡量和反映我國農產品批發價格總體水平和變動情況的指數體系。該指數以全國200多個典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各類農產品價格數據為基礎,重點關註流通環節鮮活農產品和糧油產品價格水平。
其次,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在漲價。記者查詢了上海市發改委公布的最近7天(10月23日10至15至10)的主副產品價格,其中蔬菜價格整體上漲幅度較大,肉蛋類小幅上漲,水產品、水果、油脂價格保持穩定。
其次,各種主副食品生產供應充足。農業農村部表示,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長。其中,夏糧數量和質量有所提高,產量291.6億斤,增加59.3億斤。優質專用小麥面積占37.3%,增加65438±0.5個百分點。早稻增產560億斤,增產654.38+0.45億斤,連續兩年增產。秋糧增產已成定局,秋糧面積穩中有增。目前收獲近八成,近期連陰雨對產量影響有限。全年糧食產量將創歷史新高,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菜籃子”產品的數量和品種也很豐富,市場穩定。其中,生豬生產全面恢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末,全國能繁母豬4459萬頭,生豬4.38億頭,均相當於2065438+2007年末的水平。牛、羊、禽穩步發展,牛、羊、禽產量增長4%,奶類增長8%,水產品增長3.8%。蔬菜水果量價穩定,全國大田蔬菜面積約6543.8+0億畝,同比持平,略有增長。水果市場供應量增加,價格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