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節氣吃什麽蔬菜養生?

節氣吃什麽蔬菜養生?

時令蔬菜最健康。此時,正是春回大地的時候。多吃蔬菜可以養肝降火。節氣吃什麽蔬菜養生?讓我們來看看邊肖來回答妳的問題。

1,薺菜是保健蔬菜推薦。

薺菜是春天的第壹種新鮮野菜,春天是采摘薺菜的好時機。薺菜是壹種高纖維蔬菜。薺菜味甘、性平,有調脾利尿、止血明目的功效。常吃薺菜可以護肝,可以命名。高血壓患者脾氣不好,血壓高,吃薺菜有好處。有涼血止血的功效。

薺菜薺菜是壹種鮮甜的野菜,可做湯、炒食或做餡。可以用開水沖燙,榨汁,放冰箱保存。用薺菜做餛飩,餃子可以包三鮮,可以拌涼菜,也可以和肉壹起炒,味道上乘。而南方人則喜歡在春遊時摘些嫩薺菜,用清油炒著吃味道鮮美,或者用開水浸泡後拌上紅油海椒、味精、醋、香油、蔥、姜末等調料作為開胃菜?送餐?蔬菜。

2.空心菜

春天吃菠菜最好。這個時候的空心菜不僅脆嫩多汁,而且味道鮮美,是排毒的最佳蔬菜。中醫認為空心菜有很強的解毒作用。它性涼味甘,具有解暑、活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潤腸通便的作用,被譽為“南藥”。奇怪的蔬菜?;適用於痔瘡、便血、骨折、蟲蛇咬傷、淋證、帶下、食物中毒。

加熱時間不當會使蕹菜顏色變差,營養受損。莖和幼葉最好分開吃。嫩葉適合快炒、涼拌,搭配腐竹、豆腐、魚、肉沫、芝麻醬,營養搭配更合理。莖可以切丁,用黃豆和豆渣炒,味道獨特,營養豐富。

3.艾葉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茵陳中含有具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油等藥用成分,會刺激胃黏膜,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具有很好的開胃、消食、開胃、理氣的功效。因此,脾胃不和、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等患者常吃艾葉,對疾病的防治大有裨益。

艾葉可以炒、涮、拌等方式烹飪,也可以蘸各種調料生吃。如果拌上花生醬會感覺更酥脆可口,但胃虛怕冷的人不宜多吃艾葉。

4.生菜;萵苣

萵筍嫩滑,適合生吃和熱炒。節氣常吃生菜,可以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強膽汁的分泌。生菜含鉀量是鈉的27倍,並含有有益於利尿和維持水平衡的維生素,對患者大有裨益。生菜中的碘含量較高,會對人體的基礎代謝和身體發育產生有益的作用。

有朋友覺得萵筍葉有苦味,就扔掉了。其實萵筍葉的營養比萵筍莖高很多。葉子比莖中含有的胡蘿蔔素高72倍以上,維生素B1是2倍,維生素B2是5倍,維生素C4是3倍。另外,經常咳嗽的朋友可以吃萵筍葉,平喘止咳。

驚人節氣養生食譜何首烏粥

原料:何首烏。30g,粳米100?200克,大棗3 ~ 5枚,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何首烏放入鍋中,用水煮30分鐘,然後去渣,留下濃汁。然後將粳米、大棗、冰糖放入鍋中,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成粥。

適宜人群:適用於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暈耳鳴、失眠健忘、頭發早白、帶下等人群。還可防治貧血、神經衰弱、動脈硬化、高血脂、便秘。

禁忌:不要用於腹瀉患者。本品不適用於油膩、腹脹滿、濕痰重者。本品不宜與蘿蔔、蔥、蒜、豬肉、羊肉及含鐵豐富的食物同食。

何首烏。是何首烏的塊根。古時候叫葉赫,妖精之類的。其主要成分為大黃酚大黃素,還含有

脂肪油,澱粉,糖,卵磷脂,大黃苷。開寶本草說

何首烏。有益氣血,髭須鬢黑,氣色宜人。久服強筋骨,益精氣,延年益壽?。“何首烏”也說了嗎?主五痔瘡,腰腹慢性病,寒氣,長筋,長精,吃,益氣,長皮,延年益壽?何首烏。是七寶美髯丹中的君藥。何首烏中卵磷脂占3.5%,可強神經,輔助治療神經衰弱。能強心助血;還能解毒止癢,治療皮膚瘙癢。

軟炸山藥兔

原料:山藥50g,兔肉250g,料酒10g,雞蛋5個,澱粉50g,鹽2g,醬油10g,糖3g,豬油50g。

制作方法:將山藥切片幹燥後磨成粉末。兔肉洗凈,去筋膜,切成2厘米的方塊,加入酒、糖、鹽、醬油、味精等。並攪拌均勻,加入蛋清攪拌。將山藥粉和澱粉混合成糊狀,倒入兔肉拌勻。當豬油放入炒鍋煮至八成熟時,將兔肉壹塊壹塊放入油鍋中略炒,然後撈出。第壹次煎好後,將兔肉放入油鍋中反復煎。當它變成金黃色並漂浮時,取出來。

適用人群:用於脾胃虛弱,食少,神疲乏力,懶言懶語,氣陰不足,口渴者。

在這種飲食中,兔肉補中止渴,山藥健脾強腎,生津止渴。兩者結合,健脾作用更強。

脆皮鵪鶉

原料:鵪鶉6只,芝麻25g,蛋清兩個,醬油10g,精鹽2g,白糖6g,料酒20g,花椒粉0.5g,蔥姜10g,澱粉10g,香油20g,熟豬油1000。

制作方法:將去內臟、去頭、去腳的鵪鶉洗凈,每只鵪鶉剁成4塊,用蔥、姜、糖、醬油、料酒、精鹽腌制20分鐘左右入味。將蛋清和澱粉混合成糊狀,將鹹鵪鶉片滾入蛋糊中,加入少許豬油拌勻。在鍋裏炒芝麻,取出來撒在每壹塊鵪鶉肉上。鍋燒熱,加入豬油。油溫到六七成時,放入鵪鶉煎至金黃色,約5 ~ 6分鐘,倒入漏勺。在原鍋中加入麻油、花椒粉、炒鵪鶉塊,翻兩下,取出裝盤。

適合人群:普通人可以增加力量,強健筋骨,尤其適合老年人和體虛者。

此食療用於補中益氣,適用於神疲乏力、形體消瘦、氣短乏力、久瀉不止、食欲不振者。

京浙節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