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孢菇常見栽培品種有什麽特點?
(1)閩1是福建省蘑菇種質研究推廣站從航空罐頭蘑菇優良品系8211選育而成。是壹種優質的蘑菇罐頭菌種。其菌絲白色,粗厚,生長溫度20 ~ 24℃,萌發力強,取食快,培養基易變色。但容易長出菌蓋,菌絲裝滿菌瓶後要迅速使用,避免形成菌蓋。在栽培過程中,當蘑菇的菌絲長到大土的壹半時,要噴灑重水,以抑制菌絲的過度生長,避免菌絲覆蓋細土,形成大面積菌蓋,導致減產。(2)菌株176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從國外引進。在馬鈴薯瓊脂培養基上,176菌絲貼壁,菌絲呈扇形輻射狀,分枝多為蛛絲狀,稀疏。菌絲頂端略氣生,基質菌絲較深,菌絲長得比氣生菌絲快。品系176具有較強的耐肥和抗水性,厚料和充足的水分是高產的關鍵。堆料時,碳氮比為27∶1,料厚不小於20 cm,含水量在65%左右,土壤覆蓋要大於氣生菌絲,空氣相對濕度不小於90%,水肥跟不上。出菇高峰期大量出菇集中時,菇蓋中央有許多鱗片凹陷,菇味略淡。預煮率低於氣生菌種,多用於腌制和蘑菇生產。(3)浙農1,浙江農業大學園藝系,紫外線誘變,由菌株176選育而成。該菌株在馬鈴薯瓊脂培養基上半貼壁、半氣生,菌絲淡白色,線狀菌絲較少,氣生菌絲較多,底物菌絲比176厚。凹蓋和鱗片比接種型少,蘑菇質量比接種型好,產量9 kg/m2左右。(4)As2796,福建省食用菌研究推廣站選育的新品系。在馬鈴薯瓊脂培養基中,菌絲呈銀白色,生長速度快,健壯結實,菌蓋少,對水分適應性強,在55% ~ 70%糞草培養基中生長速度基本壹致。菌絲能在65438±06 ~ 32℃的溫度下正常生長,最適溫度為24 ~ 28℃。其主要栽培特點是:耐肥、耐水、耐高溫。培養基的C/N比為28 ~ 30 ∶ 1,含氮量為1.5%時菌絲生長和出菇良好,培養基含水量為65% ~ 68%時菌絲生長正常。正常管理時,噴水量不少於附著菌株。能承受22 ~ 24℃的短時高溫而不殺死蘑菇。菌絲體爬壁能力和扭結能力強,成活率高,單菇多,出菇均勻,翻潮不明顯,後勁足。As2796栽培時,如果料培過稀或水肥管理不當,很容易出薄菇和空心菇。(5)As3003,福建省食用菌研究推廣站雜交選育的新品系。該菌株的菌絲體在馬鈴薯瓊脂培養基上呈銀白色,基質菌絲體和氣生菌絲體發達,生長速度快。菌絲在麥粒或糞草培養基上生長快而壯,壹般不形成細菌。生長溫度範圍廣,在16 ~ 32℃均能正常生長,最適溫度為24 ~ 26℃,與As2796在不同含水量培養基中生長情況相似。在二次發酵後的培養料上萌發快,移菌(食)速度適中,更耐肥、水、溫,爬土、扭結能力強,出菇早,出菇率高,基本上是單生,死菇少,無明顯的菇潮。菇形圓形,無鱗,菇蓋厚,組織結實,每公斤菇數90 ~ 100。如果栽培管理不當,子實體易空肚,脫梗現象比As2796少,罐頭加工預煮產量比As2796高2% ~ 3%。(6)山東九發食用菌有限公司從法國引進的F56菌株..菌絲萌發快,長勢壯、密、整齊、清晰,呈扇形向外展開,菌絲尖端平直。子實體最適生長溫度為16 ~ 18℃,為中溫品種,出菇整齊,菇潮集中,標準半球形子實體,色澤潔白,表面光滑,質地致密,商品率高。適用於工廠、塑料大棚等簡易設施生產,具有二次發酵後的培養料發芽快、菌(食)速快、耐肥、耐水、耐高溫的優點。當培養料的碳氮比為28-30∶1,含氮量為1.5%時,菌絲生長和出菇情況良好。培養基含水量為65% ~ 68%時,菌絲生長正常。(7)山東九發食用菌有限公司從法國引進的F62菌株..在馬鈴薯培養基上,菌絲萌發快,生長健壯、濃密、整齊、清晰,頂端平直。子實體最適生長溫度為15 ~ 17℃,為中溫型品種。出菇整齊,菇潮集中,子實體標準半球形,菇色潔白,表面光滑,質地致密,子實體不易開傘,商品率高。適用於工廠、防空洞等簡易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