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顧名思義,是指血液中的脂肪。其實不是單壹成分,而是甘油三酯、膽固醇、磷脂等成分的混合物。
我們通常說的高脂血癥,也叫高脂血癥。專業術語是血脂異常。血液中上述兩種物質中的壹種或兩種高於正常範圍,或者壹種叫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的脂質低於正常範圍,這就意味著血脂異常。
高血脂的原因是什麽?
高脂血癥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01原發性高血脂癥
不是因為某種特殊的疾病,也不是因為服用了某些藥物導致類脂質升高,而是因為類脂質明顯的過度自生。
02繼發性高脂血癥
由於全身性疾病或其他器官疾病對血脂的影響,如糖尿病、腎病、肝病等。,或因服用某些藥物,如避孕藥、某些降壓藥等引起的脂質樣物質值升高,上述原因引起的高脂血癥為繼發性高脂血癥。
03其他原因
大多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導致的高血脂,壹般是吃多了或者喝多了。不健康的飲食: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增加膽固醇;過多的甜點、糖和精制米粉會增加甘油三酯。大量飲酒主要導致甘油三酯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癥會導致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壹種致命的消化危機。
血脂的標準是什麽?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根據我國壹般人群的情況制定血脂標準;
1.總膽固醇(TC):適宜範圍在5.2 mmol/L以下,邊際增加在5.2 ~ 6.2 mmol/L之間,增加量大於等於6.2 mmol/L;
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適宜範圍在3.4 mmol/L以下,邊際增加量在3.4-4.1 mmol/L之間,增加量大於或等於4.1 mmol/L;
3.甘油三酯(TG):適宜範圍在1.7 mmol/L以下,邊際增加在1.7-2.3 mmol/L之間,增加量大於等於2.3 mmol/L;
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作為保護性指標,男性不應低於65438±0.0 mmol/L,女性不應低於65438±0.3 mmol/L。
怎麽降血脂?
高脂血癥本身是無癥狀的,但長期的高脂血癥會導致壹系列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腦梗塞等。為了避免嚴重的並發癥,必須及時控制異常高脂血癥,延緩或避免相關心腦血管並發癥的發生。降血脂是以改變生活方式為基礎的,必要時需要結合藥物治療。
1.生活方式幹預計劃:
主要包括控制飲食中膽固醇的攝入,增加體育鍛煉,保持理想體重。
控制總能量攝入:研究表明,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的升高與肥胖程度成正比。日常生活中,蔬菜、水果、五谷雜糧、粗糧、豆制品能量較低,要適當多吃,有助於減少能量攝入,控制體重。
控制脂肪攝入總量,註意脂肪酸平衡:高脂血癥患者壹定要減少脂肪攝入,即低脂飲食。健康人每天攝入脂肪的合理量是脂肪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20 ~ 30%。
目前普遍提倡高脂血癥患者的脂肪能量比應控制在20% ~ 30%以下(每天約40 ~ 50克脂肪)。壹般人群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應小於總能量的10%;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應分別小於總能量的7%和1%。低碳飲食的背後是脂肪食物的增加。
保證蛋白質的攝入:膳食蛋白質與高脂血癥的關系比較復雜。目前的共識是高脂血癥患者在飲食中要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建議高脂血癥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占總能量的15%左右。每天蛋白質60 ~ 70克左右,特別要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魚、蛋、奶、豆制品等,可以適當攝入。
2.藥物療法
如果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達到血脂正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改變生活方式,血脂繼續升高,就需要增加用藥。
我國臨床常用的調脂藥物主要有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和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他汀類藥物治療是血脂異常預防和治療以及ASCVD壹級和二級預防的基石。
根據現有的健康管理經驗,可以做到以上兩個方面,即血脂健康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