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羅氏沼蝦能活多久?

羅氏沼蝦能活多久?

最長壽命可達2年。

育種要點:

1,親蝦的選擇

(1)親蝦要求

親蝦是指已經達到性成熟,可以作為繁殖後代的雌蝦和雄蝦。親蝦壹般選用成蝦,要求如下:

(1)個體較大。雌蝦體長10厘米以上,體重30克以上;雄蝦最好比雌蝦大。

②身體健康,無疾病。壹定要選擇那些肥胖、顏色鮮艷、活躍、無害、無疾病的個體。

③附件完整。親蝦的附肢具有感覺、運動、攝食和防禦功能,與交配、受精和孵化有直接關系。因此,必須選擇觸須和附肢完整的個體,尤其是步態和腹部沒有缺陷的個體作為親蝦。

④年齡適中。親蝦最好選擇冬齡1的成蝦,因為這個年齡的成蝦產卵多,卵質好,繁殖次數多,產卵效果好。

⑤性別比例。壹般所選親蝦雌雄比為4 ∶ 1 ~ 5 ∶ 1,即4 ~ 5只雌蝦配1只雄蝦。

(2)雌雄親蝦的鑒別羅氏沼蝦是雌雄同體的,在成熟的親蝦中,雄性和雌性在外貌上具有不同的特征。肉眼可以分辨兩者,其鑒別特征總結如下:

①同年齡,男性比女性年齡大。

②雄性的第二足更長更粗,呈藍色,雌性的第二足更短更短,呈灰藍色。

③雌蝦第五步的基距比較寬,呈八字形排列,而雄蝦第五步的基距比較窄。

(4)生殖孔的位置。雄性位於第五對腳的基部內側,雌性位於第三對腳的基部內側。

⑤雄性第二腹足的內肢內緣有壹桿狀突起,是優勢附肢,雌性沒有。

2.親蝦養殖

(1)池塘

親蝦養殖池是親蝦的生存環境,直接關系到親蝦的生長發育、性腺成熟、產卵率、受精、孵化和卵的出苗。因此,親蝦養殖池應具備以下條件:

①位置。選擇避風向陽、通風、無毒、無汙染、排灌方便、安靜不受幹擾的地方。

②面積。親蝦養殖池的面積要根據生產規模因地制宜確定——大規模生產壹般超過50平方米。近年來,為了減少固定資產的投入,許多育苗場改用土池,土池壹般在200平方米以上,水體大,水質穩定。

③水深。親蝦池要求秋冬水深約1 ~ 1.2米,有利於水質穩定,水溫恒定,保持安靜,減少外界幹擾。在產卵季節,親蝦池水深宜為50 ~ 80 cm,有利於觀察和操作。

④水質。親蝦池要經常註水排水,保持水質新鮮,溶解氧保持在4 mg/L以上,pH值保持在7 ~ 8,水溫保持在23 ~ 30℃,越冬期間水溫控制在20 ~ 22℃。

⑤造型和底料。親蝦池壹般呈東西向長方形,底料可以是土底,也可以是水泥底,但池底要平整,有壹定坡度,便於排水。池底應設置壹些隱藏物,方便親蝦隱藏棲息,減少同類相殘。

(2)親蝦放養

①清池消毒。

親蝦放養前,必須清淤停水,然後用生石灰消毒,壹周後再將親蝦放入池中。

②放養密度。

在水體大、水溫低的條件下,放養每平方米40克的親蝦7 ~ 8只。水溫較高或水體較小時,每平方米放5 ~ 6個為宜。

③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的中心環節是飼料、溶解氧和水溫。

A.飼料:主要來源於人工飼料,其蛋白質含量應達到40% ~ 50%,最低不得低於35%。平時要添加壹些魚、蚯蚓、蠶蛹、貝類等動物餌料,促進性腺發育,減少同類相殘和競爭。

b溶氧:蝦的耗氧量高於魚,需要不斷補充新水和更換舊水來保持池水的新鮮,池中的溶氧也可以通過人工曝氣措施來提高。壹般要求溶解氧在4 mg/L以上,這樣親蝦的食欲和性腺發育都會得到提高。

C.水溫:適宜的水溫是親蝦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水溫在24 ~ 25℃時,親蝦性腺可在15 ~ 20天發育成熟,很快出現帶卵蝦。而性腺在20 ~ 22℃時發育緩慢,在17 ~ 18℃時停止發育。因此,必須采取措施控制養殖期間的水溫,以促進親蝦盡快發育成熟。

(3)產卵和孵化

親蝦在適宜的條件下分批自然產卵、受精、孵化受精卵。親蝦產卵後,卵不離開母體,而是附著在母體腹部的剛毛上,在母體的保護下孵化。當水溫為24 ~ 30℃時,蚤狀幼體在20天左右孵化。潛伏期應註意:

①做好用卵餵蝦。

每天投餵壹定量的營養豐富的動物餌料,如新鮮的魚糜、蚌肉糜、螺螄肉等,第二天早上留少量為宜,並經常吸掉殘留的餌料,防止水質惡化。

(2)給池水充氣,提高溶解氧。

產卵蝦除了滿足自身的溶氧需求外,還要不斷地劃動腹肢,以保證容納在腹部的卵發育的溶氧需求。據有關測定,有卵蝦的耗氧量比無卵蝦高50%左右,因此在孵化期需要不斷曝氣,使水中的溶解氧達到飽和,才能保證親蝦和胚胎的正常發育。

③調整池水鹽度,加入海水。

當受精卵由褐色變為灰色時,每天逐漸向孵化池中加入少量海水,使蚤幼蟲孵化時,池水鹽度達到1.2% ~ 1.4%。還可以使池水含鹽量壹次性達到1.2% ~ 1.4%,使幼蟲壹孵化就能生活在適宜的環境中,有利於提高孵化率。

④控制池水的溫度。

孵化過程中,水溫必須保持在24 ~ 30℃,最適孵化溫度為26 ~ 28℃。如果水溫較低,應進行人工加熱,以保證卵的正常孵化。

⑤遮陽。

如果保溫箱在室外,就要搭個棚子遮陽擋雨。目的是避免池水的溫度和鹽度波動過大,不利於胚胎發育。

此外,在蝦卵孵化期間,培養池周圍環境應保持安靜,以減少對親蝦的擾動,盡量避免抓到親蝦。如果需要在水上作業,要註意避免蝦卵脫落,影響孵化率。

(4)幼蟲培養

羅氏沼蝦剛從卵中孵化出來時呈蚤狀,稱為蚤狀幼體。這是羅氏沼蝦整個生命周期中唯壹的生命階段。在此期間,仔蝦在壹定的鹽度、溫度、溶氧、飼料等適宜的生活條件下,經過11次蛻皮後變為淡化蝦,可用於養殖。應該註意它的培養:

(1)應有幼體培養池。

幼體培養池壹般為水泥結構,池壁要光滑,防止池壁粗糙或不平,使幼體受傷或造成死角。為了便於觀察,缸底鋪有白瓷磚,並有壹定坡度,便於排水。養殖池壹般面積為6 ~ 10平方米,高度為80 ~ 100厘米。適合長方形,有完善的進排水系統。幼蟲培養最好在室內或室外進行,但遮光是必不可少的。

②維持鹽度。

苗種培育用水必須是含鹽量為1.2% ~ 1.4%的鹹淡水,可以直接用天然海水配制,也可以人工配制,保證苗種培育的成活率。另外,養殖水的鹽度要保持相對穩定,否則會導致大量幼體死亡。③水溫和水質。養殖水溫以26 ~ 28℃為宜,並應保持穩定。幼體培育期間水溫低於23℃,幼體會迅速沈底,逐漸死亡。應24小時持續曝氣,使水不斷流動,並使溶解氧維持在較高水平,pH值保持在7 ~ 8的範圍內。養殖池的設備中應盡量避免金屬制品,否則也會影響仔魚的成活率。不同日齡的幼體不宜混放在壹個保溫箱內。

④幼蟲餌料。

幼蟲的基本食物是收獲蟲的無節幼體。初孵蝦的壹期幼體可以依靠自身的卵黃營養,所以不需要投餵,但從第三天開始要及時投餵成蟲的無節幼體,以保證幼體的正常發育。當幼蟲出現腹足芽,進入第五蚤幼蟲期時,應添加少量熟魚片或蒸蛋,以滿足其營養需求。每天餵三次餌,定時定量。分別為上午7 ~ 8點,下午2 ~ 3點,晚上9點,飯後稍有剩余為宜。堅持每天清除殘留餌料,保證淡水質量。當水溫為26 ~ 28℃時,經過30天的精心培育,幼體能順利變態成幼蝦。

⑤脫鹽。

當90%的幼體變態為蝦苗時,用抄網撈起未變態的幼體繼續養殖,蝦苗開始淡化。方法是先吸出罐體內的壹部分海水,然後用軟管從壹端吸出海水,另壹端輸入淡水,保持進出水位,直到罐體內充滿淡水。在脫鹽過程中,蝦要放在鹽度為0.4%的水中6-8小時,即把蝦脫鹽,然後放在淡水養殖池中,此時蝦的體長約為0.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