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寶寶喝足夠的水。
秋天非常幹燥,幹燥的氣候會帶走寶寶體內的水分。如果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無論是在家還是在戶外,媽媽都要記得隨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可以用質量好的奶瓶餵,千萬不要等到寶寶渴了再餵。而且,壹定要給寶寶喝白開水或者礦泉水,不要給寶寶喝任何飲料。
2、居家必備養生湯粥
秋季養生必備粥。剛入秋季,寶寶會出現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而此時粥是調理脾胃的最佳食物。秋後早上喝粥,不僅能祛秋寒,還能防秋燥,健胃。如果再加上壹些百合、銀耳之類的食物或藥材,對身體更有好處。各種蔬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肴的鹽分,保持寶寶體內的水分平衡。
3.吃白色食物潤肺
根據中醫理論,白色食物對應的是肺。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潤肺。適合兒童食用的白色食物有梨、百合、蓮子、銀耳、山藥、蓮藕、白鯽、雞、鴨、白蘿蔔、白菜等。家長可以給孩子做壹些白色的菜,如雪梨銀耳湯、山藥粥、鯽魚湯、蓮藕湯、白蘿蔔湯等。
4、少吃“上火”食物
初秋飲食應遵循“增酸減辛,以助肝氣”的原則。刺激性食物要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生姜、韭菜、辣椒、花椒等。少吃高熱量的油炸食品和壹些熱的水果,如荔枝、桂圓、橙子等。咽幹痛、嘴唇幹裂的孩子,可以喝胡蘿蔔配馬蹄、杏仁、蜜棗、兩片陳皮,喝3個小時左右。
5.營養調理
秋季養生也需要飲食調理。寶寶營養是每個家長都關心的話題。嬰兒營養壹般是指嬰兒身體發育所必需的各種維生素。營養攝入不僅在寶寶身體免疫力差的時候尤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忽視的。
兒童期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所需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相對高於成人。正是因為兒童對營養素的需求量大,同時嬰兒的胃容量小,飲食結構簡單,所以兒童各種營養缺乏癥的患病率很高。嬰兒營養不良並不少見。
多給寶寶吃牛奶、豆制品、魚、肉等高蛋白飲食。多添加玉米、全麥面包、小米、黑米等全谷物,預防秋季便秘。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菠菜、蘿蔔、胡蘿蔔、芹菜、菜花等也要增加。總之,要做到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做到飲食均衡,減少秋天的發病率。
6.預防秋季腹瀉
秋季也是腸胃疾病多發的季節,腹瀉很常見。所以媽媽壹定要把“進口”關好,保證寶寶吃的食物新鮮幹凈,定期給寶寶的玩具消毒。妳必須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如果在幼兒園發現寶寶有腹瀉癥狀,應立即對糞便進行隔離處理。
7.早晚加件薄外套。
秋季早晚氣溫變化明顯,媽媽要根據天氣變化給寶寶增減衣服。秋季的氣候壹般早上涼爽,中午炎熱,所以寶寶早晚要穿的比中午多。早晚可以加壹件薄外套,比如針織開衫,薄運動外套。白天衣服要適當減少,尤其是孩子在運動的時候。立秋後,孩子們的衣服壹般都能保證“三暖”,包括肚子、手、腳和後背的溫暖。
8.室內保持壹定的濕度。
家長要註意保持室內壹定的濕度,註意給孩子補充水分,避免玩得太累和劇烈運動消耗體液。另外,為了防止孩子皮膚幹燥,可以塗上兒童護膚霜。但要註意嘴唇幹裂,孩子不要經常舔,否則會造成嘴唇幹裂。父母可以經常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濕潤鼻腔,也可以經常加濕室內空氣,或者在家裏安裝加濕器。
9、皮膚防幹燥,洗澡保濕
堅持每天給寶寶洗澡。為了避免寶寶感冒,最好將室溫控制在23 ~ 26℃,水溫控制在37 ~ 40℃,洗澡時間控制在10分鐘。洗澡的時候可以用寶寶專用的沐浴露。如果寶寶皮膚幹燥或脫皮,可以在浴缸中同時註入幾滴嬰兒潤膚露,洗完後全身塗滿潤膚露。
10,適度戶外運動
寶寶戶外運動不僅可以增強寶寶的身體抵抗力,還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常見的秋季運動有慢跑、球類運動、遊泳等。但是,鍛煉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進行。如果孩子太小,只適合攀爬和仰視。五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學習遊泳、慢跑、體操等需要很大力量的運動。
擴展數據
1,學會“放下”。記者觀察到,在機場,很多歐美四五歲的孩子不僅手裏拖著小行李箱,還拿著護照、機票等重要物品,吃飯也不需要大人打理。中國的家長會讓孩子拿這麽重要的東西嗎?有多少孩子不是父母養活的?廖說,有時候不是孩子依賴父母,而是更多的父母過於擔心,怕孩子不能獨立,什麽事都自己做。
孩子渴望成長,渴望被肯定,父母不妨讓孩子做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還有,睡覺和吃飯的規則。如果孩子吃的不好,壹吃完飯就把碗拿走;晚上讓寶寶躺在嬰兒床裏,給他講故事,唱搖籃曲,慢慢入睡。父母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2.多說話,多溝通。很多家庭是:晚上回家,孩子看電視,父母玩手機或者埋頭工作,孩子和父母之間形成隔閡。廖指出,很多人帶寶寶出門發號施令是沒有用的,只是因為平時交流太少。
父母要有意識地與孩子溝通,比如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周末出去玩,參加教育活動,晚上回來聊聊壹天的感受,不僅能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對大腦發育也有好處。
3.先做好自己。德國父母奉行的壹條育兒守則是:如果妳要求孩子做,妳必須先做,否則妳無權要求孩子做。但是,看看我們身邊的很多家長,告訴孩子不要壹直玩手機,自己卻做不到,不讓孩子浪費糧食,但是吃飯的時候卻點了壹大桌子菜。廖說,真正的教育是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壹定要以身作則。
4.時刻註意妳的舉止。即使孩子小時候不認同父母的壹些行為,但遇到緊急情況,第壹反應也很容易用父母的方式解決問題。所以家長要註意自己的舉止,避免亂扔垃圾、踐踏草地、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
即使是在很親近的人面前,也不能表現得沒有規矩。妳要有禮貌,說話和氣,對人友善,遇事冷靜認真思考,告訴孩子:“方法總比問題多”,不要因為突發事件而失去理智。
5.培養自己的探索精神。如果家長不知道孩子提出的問題的答案,不要用“不知道”、“不懂”等字眼和孩子討論,找出答案;放下電子設備,壹起關註時事和新聞;給孩子買了新玩具,壹起看說明書,研究怎麽用;保持好奇心,和孩子壹起探索未知。
人民網-兒童秋季健康小貼士?10讓寶寶更健康的常識
人民網-父母要學會照顧孩子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