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聽老人說“清明插柳,端午掛艾葉”。艾草菖蒲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買下來掛在門上的東西。因為菖蒲的形狀像壹把劍,所以人們經常把新鮮的艾草和菖蒲綁在壹起做成劍的形狀。人們認為掛艾草菖蒲劍可以驅邪保平安。我媽媽每年都會像往常壹樣遵循這個傳統。當我聞到淡淡的艾草的草藥味時,我總是很安心,知道端午節到了,夏天也不遠了。
端午節後半個月左右,人們陸續把艾草菖蒲從門上摘下來。它們常常被扔進垃圾桶裏曬幹、枯萎,就像那些端午節團聚被漸漸遺忘的日子。忙碌的人們繼續回到他們原來的位置,人們開始期待下壹個節日和團聚。我媽經常把曬幹的艾葉菖蒲放在院子的壹個角落裏,繼續給它們空氣,陽光,時間。我很小的時候就對這樣的場景有印象,直到我看到我媽把它從門上拿下來放在角落裏,我才會說些什麽,那是用來準備壹次草藥浴的。但是因為我在國外讀書,好幾年都沒能和媽媽這樣感嘆,但是每年還是會洗草藥浴。
每年五壹前後,我媽都會把前壹年曬幹的艾草菖蒲拿出來,用清水洗去浮塵,然後把艾草菖蒲切成段,用紗布包好,放在深鍋裏三四個小時,直到清水變成褐色。
這時候蓋子壹掀,帶著熱氣的草藥香迎面撲來。所有氤氳已久,在時間和自然中沈澱了壹年的香味,在那壹瞬間全部噴了出來,但噴出來的味道從來都不濃郁厚重,是淡淡的,自然的,原始的。我媽覺得我在長夏的時候,洗這麽壹桶草藥浴,可以清熱安神。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覺得在我過敏,紅腫,癢的時候,它能幫我鎮靜。我媽說這是老人們傳下來的藥方。我從來沒有仔細研究過。今年查了壹些資料。《本草綱目》確實記載了艾葉的藥用價值(詳見《本草綱目·本草部》卷十五),艾葉具有溫經、除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的作用。李時珍在用艾葉入藥時強調了艾晨的應用,指出艾灸效果最佳。沒有母親用艾草煮水當浴液的方法,但是聽說艾草是臺灣省草本浴液的主要原料之壹,也聽說身邊的壹些朋友也是從老人們那裏聽說這個方子的。這裏記錄壹下,供參考。
多年來,草藥浴的原料就是這種簡單的艾草和菖蒲。後來,我媽媽會加上薄荷,因為它種在她自己的院子裏,很容易拿走。院子裏有大片的薄荷,這可能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今天,它們郁郁蔥蔥、密密麻麻,實際上是源於我母親心血來潮帶回來的壹株小小的薄荷樹苗。那株薄荷幼苗經歷了七八個小時的訓練,當它蘇醒過來時,它已經奄奄壹息了。我媽把它插在院子裏,澆了點水,第二天我起床的時候它已經精神飽滿了,接下來的幾年,迅猛。聽說薄荷在我媽老家不太好種,但是帶回家後就是這麽茂盛。有時候在院子裏還能聞到薄荷的香味,大概就明白了“淮南之橘,淮北之橘”
薄荷四季常青,所以除了做藥浴,在很多地方都有作用。夏天蚊蟲叮咬時,脫下幾片薄荷在被叮咬處擦,既止癢又清涼;秋天幹燥的時候,我們還會采摘薄荷,曬幹後用來泡茶。我不知道薄荷開花的時候很美,直到我自己在家裏種下它,大概是在九月,那時它開著桂花。
它和艾草、菖蒲、本草浴、薄荷壹起,是我家鄉的小櫻桃。家鄉的小櫻桃沒有櫻桃大,汁多。那是壹顆小小的,晶瑩剔透的櫻桃,皮薄,沒有櫻桃那麽甜,但是那種酸酸甜甜的味道真的讓人難以忘懷。這種小櫻桃很難保鮮,壹般采摘後幾個小時內就會變成褐色,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新鮮,總讓人覺得特別珍惜,特別開心。每年初夏,媽媽都會給我買這樣的櫻桃。還記得有壹兩年的五壹因為各種瑣事回不了家,因為吃不到這樣的櫻桃失望了很久。後來,在寧波的月經來上海看我,給我帶了壹小袋這樣的小櫻桃。我把紅櫻桃放在水龍頭下洗了洗。我看到混合著如此鮮艷顏色的水滴變得活躍起來。我看到洗過的櫻桃上掛著水滴和綠色的果梗,在壹起真的很美。我的心像盛夏擰開的汽水瓶,幸福和快樂的泡泡詳細地浮現出來。
現在我漸漸明白,媽媽每年準備的藥浴並不難做,那年月經特意送的小櫻桃也不貴,但裏面的心意卻很深刻。
每個初夏,我都想擁有這樣的本草浴和小櫻桃,總有壹天,我也會準備這樣的本草浴和小櫻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