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說,這個小度我很了解,也很敬業。但是,我們的娃娃還小,每天聽的大多是兒歌。不僅小孫孫聽了很高興,連我奶奶也很喜歡。
老太太喜歡聽兒歌,好像有點搞笑。妳不知道這是有原因的嗎?
在我經常放的兒歌中,有壹首叫《粗心的小畫家》,給我的印象很深。
歌詞:
貝樂虎說他是個小畫家。
壹把彩色鉛筆。
他向別人吹噓。
我可以畫任何東西。
畫壹只有四條腿的螃蟹。
畫壹只長著小尖嘴的鴨子
畫壹只圓耳朵的兔子
畫壹匹沒有尾巴的大馬
嘿!
哈哈的笑聲...哈哈的笑聲...哈哈哈...
每次彈這首歌,我都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唱。
唱著唱著,我沈浸在童年的回憶裏。
我記得那是我上壹年級沒多久。我才六歲(上學早),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文藝演出。
在我的印象中,我們家五六個孩子都在劇院的大舞臺上表演這個“粗心的小畫家”。
我們過去常常這樣唱:
“丁丁說她是個小畫家。
許多紅色和藍色的鉛筆。
她向別人吹噓。
我可以畫任何東西。
畫壹只有四條腿的螃蟹。
有小尖嘴的彩色鴨子
畫的兔子有圓耳朵。
畫壹匹沒有尾巴的大馬
嘿!
哈哈的笑聲...哈哈的笑聲...哈哈哈..."
雖然50多年過去了,但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我們這些孩子第壹次上臺,心裏都是又興奮又緊張。即便如此,大家都玩得很認真。
我們六個女生站成壹排,用那種稚嫩的聲音唱著歌,壹邊還在做動作,壹邊用“四條腿”、“小尖嘴”、“圓耳朵”的小手比劃著。唱《彩繪大馬沒有尾巴》的時候,孩子們彎下腰,撅起小屁股,同時拍拍自己的尾骨,現在想想都覺得可愛。
而當妳唱到最後壹句“嘿!哈哈的笑聲...哈哈的笑聲...哈哈……”,六個小食指齊刷刷地指著蹲在舞臺中央畫畫的“丁丁”,至今難忘。
最可愛的是“小畫家”丁丁。“她”其實是個小男孩,只是被老師打扮成小女孩。他長著壹雙大眼睛,穿著碎花外套,頭上紮著壹根用紅繩系著的小辮子。
只見他蹲跪在舞臺中央,右手拿著紅藍兩色的鉛筆,盯著左手拿著的“畫板”假裝畫畫。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可愛。
雖然50多年過去了,但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那時候,是六十年代。那時候的材料還沒有現在豐富,色刷也不多,我們也沒見過什麽畫板。紅藍鉛筆是唯壹的畫家,所以歌詞只能是“壹把紅藍鉛筆”。包括丁丁用的畫板,也就是壹張硬紙板。
當時還沒有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可供娛樂。只有學校組織的文藝演出。
雖然沒有電視看,沒有電腦玩,但是我們有露天電影看,有繪本看,有小孩抓,有碗玩,有毽子玩,有朋友壹起瘋跑。我們當時也覺得很有錢,很滿足。
更何況我們還有藍天白雲,新鮮空氣,天然氧吧,綠色食品,純棉衣服等等。,這些現在都是奢侈品的東西,想想就讓我們開心。
哈哈,只要壹說起當年的事,就說個不停。然而,時光如流水,永不回頭。
現代人比現代人幸福。時代飛速發展,除了高科技帶來的便利,還有教育的提升。
以《粗心的小畫家》這首歌為例。單從歌詞的變化就能看出時代的進步。
之前的歌詞裏,不管畫的是什麽動物,都只是籠統的“畫‘德’……”。
現在新改的歌詞更有學問了。比如:“畫壹匹沒有尾巴的馬”。將“德”改為“才、馬”,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準確地應用到每壹種動物身上,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標準用語。
總之,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各有各的特點。只要妳保持壹顆童心,享受當下,永遠記住當年,幸福永遠屬於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