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腦是漢族著名的傳統小吃,經常和豆腐花、豆腐混在壹起。根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偏愛鹹味,南方偏愛甜味,像四川部分地區喜歡酸辣口味。以下是制作豆腐腦的五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豆腐腦的方法壹
材料:嫩豆腐、澱粉、粉條、芹菜、大頭菜(榨菜也可以)、脆皮花生、油辣椒、醬油、醋、味精、胡椒粉、豬肉條(可以用紅燒牛肉或雞絲,都是最正宗的牛肉豆腐腦,分別叫牛肉豆腐腦和雞絲豆腐腦,我用臘肉條代替)。
工作方法
(1)蘿蔔切丁,芹菜切末;
②澱粉50g左右,我們做了四碗;
(3)將澱粉調成水澱粉,不要太稀也不要太稠,剛澆過水就還沒澱粉;
(4)鍋中燒開四碗水。水開後,慢慢倒入水澱粉。壹定要慢慢倒,邊倒邊攪拌,不然會結成硬塊,影響口感,直到沸騰冒泡;
⑤用鏟子輕輕切下薄薄的豆腐腦片;
⑥將豆腐片輕輕放入煮沸的澱粉糊中,直至再次煮沸;
⑦取壹碗,倒入適量醬油、醋、油辣椒、胡椒粉、味精。另取壹個幹凈的鍋,加水煮粉絲;
⑧將豆腐澱粉糊舀入碗中,約六七分飽,再加入適量熟粉絲;
⑨撒上芹菜、蘿蔔丁、脆皮花生!
豆腐腦的方法二
原料:大豆、豬肉、扇貝、黃花菜、木耳。
生產方法:
①將大豆洗凈,用清水浸泡4小時以上;
(2)將泡好的黃豆倒入豆漿機中,倒入適量的水,煮豆漿;
③內部脂肪用少許冷水融化;
(4)將豆漿中的豆渣過濾掉,冷卻至80-90度,倒入內脂中,蓋上蓋子,靜置20分鐘。
⑤豬肉丁、扇貝丁、黃花菜用清水浸泡後切成小塊;黑木耳用溫水浸泡去根,小花洗凈撕去,生姜切成粉;
⑥肉丁、扇貝用醬油、料酒、水澱粉腌制十幾分鐘;
⑦鍋中放少許油,放入姜末和肉末翻炒至發白,放入扇貝翻炒均勻,放入黃瓜和木耳翻炒片刻,倒入醬油調味調色,倒入適量水燒開,最後加水和澱粉勾芡。
豆腐腦的方法三
配料:盒裝嫩豆腐輔料:
蘑菇與木耳,黃花和蘑菇
調料:醬油、雞精、大料、蒜泥、辣椒油、澱粉鹽
步驟:①黑木耳、黃花、香菇切丁,炒鍋放少許油翻炒。
(2)加入醬油,翻炒入味,加入適量水、大料、雞精,水開後加入水澱粉勾芡。最後放壹點鹽。
③將盒裝嫩豆腐拆開包裝,用勺子將豆腐橫著舀出來,放入鍋中,2分鐘後關火。
④將準備好的豆腐腦放入碗中,加入少許蒜泥和辣椒油。
豆腐腦。練習4
材料:
材料:內酯豆腐300克,幹黃花菜5克,幹木耳5克,香菇4個,雞蛋1個。
調料:蔥5g,姜5g,油30ml,鹽2g,糖2g,生抽3ml,老抽5ml,水澱粉40ml,蒜2瓣,豆腐乳10ml,韭菜花2g。
練習:
①提前30分鐘將黃花、木耳洗凈,加入清水浸泡頭發,然後切絲。
②將內酯豆腐從盒中取出,放入大碗中,蒸20分鐘,蒸好後保溫。
③蔥切絲,姜蒜切末,香菇洗凈切絲,蒜壓成泥備用。
(4)炒鍋燒熱,倒入油,溫熱時放入蔥、姜,翻炒出香味,放入黃花菜、木耳、香菇絲翻炒。
⑤鍋中倒入400ml左右的水,然後加入醬油上色,加入糖、鹽、醬油調味。
⑥中火燒開後,慢慢將水澱粉倒入鍋中勾芡,最後將打散的雞蛋慢慢倒入湯中,待蛋花浮起時關火。
⑦將湯汁舀到蒸好的熱內酯豆腐上,加入壹些香蔥、蒜泥、腐乳。[1]
豆腐腦的方法五
原料:大豆200克。
輔料:內酯4g,蝦皮10g,紅辣椒4/1g。
調料:生抽3湯匙,1000克水,5克香油。
生產方法
①幹黃豆200克用清水浸泡8-10小時(夏天放冰箱裏泡)。
②將浸泡過的黃豆用清水洗凈,加入1000g清水,用攪拌機磨成濃稠的豆漿(或用普通料理機磨),將磨好的豆漿過濾備用。
(3)豆漿在火上煮透,整個過程不能太大,以免溢鍋。
(4)將煮好的豆漿撇去油脂,關火。
⑤將內酯放入容器中,加入少許水,攪拌均勻。當豆漿溫度降至80-90度時(可以看到豆腐皮凝固),倒入裝有內酯的容器中,攪拌2次。
⑥靜置15分鐘,豆腐做好後取出,用醬油、蝦皮、紅辣椒、香油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