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白芍有哪些功效、作用和禁忌?芍藥是壹種散淤止痛、清熱涼血的中藥。也可稱為紅牡丹、紅牡丹、木牡丹、草牡丹、山牡丹。下面介紹炒赤芍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炒赤芍的功效、作用和禁忌是什麽?1赤芍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祛瘀止痛。
功能:適用於治療發熱、血瘀、吐血、鼻衄、目赤、肝郁、脅痛、腹痛、閉經、痛經、跌打損傷、癰腫。
禁忌:赤芍不宜用於血瘀;壞疽潰爛者慎用赤芍;赤芍不宜與藜蘆同用。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1,赤芍用於治療小兒寒性腹痛。
赤芍有治療小兒感冒腹痛的功效。可與赤芍30克、青皮30克、桔梗30克共研細末,各3克末水煎。
2、赤芍治金瘡湯藥燒傷腫痛。
赤芍有治療金瘡和湯內燙火引起的腫痛的作用。可與赤芍60克、白芷60克、天花粉90克、郁金60克共研成粉末,再用香油塗抹患處。如果熱性較強,可以用茶水調節,壹天1次。
3.赤芍用於治療血瘀所致的無精子癥。
赤芍有治療血瘀型無精子癥的作用。可以將赤芍10g、枸杞子12g、當歸10g和洗凈切丁的牛肉300g放入鍋中,加水燉煮調味,吃肉喝湯,每天服用1劑。
4、紅牡丹治各種心痛。
赤芍有治療各種燒心的功效。可與赤芍15g、五靈脂30g、木通6g、蒲黃30g混合,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出12g粉末,水煎。熟了再加壹點鹽,分三次服。
赤芍的副作用、禁忌癥及註意事項
使用赤芍時,赤芍可單用或與金銀花、乳香、天花粉、生地、白茅根、大黃、川芎、當歸、延胡索等配伍使用。,而血瘀者不宜用赤芍。壞疽潰爛者慎用赤芍;赤芍不宜與藜蘆同用。
炒赤芍的功效、作用和禁忌是什麽?2.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去火
白芍微寒入肝經,祛肝火,可用於治療目赤腫痛、癰腫瘡毒等癥。
2、清熱涼血
白芍性微寒,入肝經,長於清肝瀉火,疏泄血液,分郁火,從而起到散血活血的作用。所以白芍用於溫熱毒斑,血熱嘔吐。
3、抗菌
白芍能抑制多種革蘭氏陰性桿菌、鏈球菌和壹些高致病性細菌。
4.祛瘀止痛
白芍微寒入肝、經穴,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可用於肝氣郁結、腎痛、腹痛、跌打損傷。
5、改善冠狀動脈血容量
白芍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液總流量,改善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和電針引起的心臟纖顫,降低肺動脈高壓和門靜脈高壓,改善血液循環。因此,白芍還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6.抗凝血作用
赤芍水煎劑和沒食子酸乙酯能顯著抑制體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並能合理地阻止血小板凝固和血栓形成,因此對促進血液循環和降低門靜脈高壓有關鍵作用。
二、白芍的治療
1,治療血痢腹痛
赤芍50克,黃柏(去粗皮炒)50克,地榆50克。取三味15g搗碎,用壹杯水煎至七分熟。隨時服用。(《聖濟總錄》牡丹湯)
2、鼻出血的治療不限
紅牡丹為末,水取二錢。(《石林廣記》)
3.治療亞急性乳腺炎
白芍50-100克,甘草10克。用水煎服。如果發燒,加入柴胡,在傷口處塗少量白蘞根和食用鹽。(單方處方調查數據選)
4、治婦女出血、紅色分泌物。
香附和白芍。上半部分是末,鹽壹撚,水兩杯,煎至壹杯,去渣。(《太平盛慧芳》如神)
空間
三、赤芍的禁忌
1,《本草》:“血陰虛內熱者忌用。”
2、《本草經》:“赤芍藥破血,故壹切氣血兩虛之癥,兼泄瀉,產婦惡露已去,少腹痛已止,癰潰,不宜服用。”
3、《本草經註》:“須制(壹‘雷’)丸。鐵皮石斛、芒硝。恐小石、鱉甲、大薊、反藜蘆。”
炒白芍的功效、作用和禁忌是什麽?3 1.芍藥的營養價值。
主要含有芍藥苷和丹皮酚。
1.芍藥苷:芍藥的成分和芍藥幾乎壹樣。大部分都含有芍藥苷,只是含量不同。中國藥典規定芍藥苷含量不得低於2%。赤芍中還含有苯甲酰芍藥苷、芍藥苷、芍藥苷、氧化芍藥苷、芍藥苷、芍藥苷、沒食子芍藥苷。
2.丹皮酚:含丹皮酚、丹皮酚苷和丹皮酚原苷。
3.其他:赤芍還含有胡蘿蔔素、苯甲酸、β-谷甾醇、鞣質、揮發油等成分。
2.芍藥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涼血,化瘀止痛。可用於治療紅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閉經痛經、腹痛、跌打損傷、癰腫。
2、白芍能清血分熱,散瘀。本品作用與牡丹皮相似,故常與牡丹皮合用。而牡丹皮的清熱涼血效果更好,既能清血分實熱,又能治療陰虛發熱。白芍只可用於血熱上實,善活血化瘀。
3.治瘀血閉經、疝氣、腫脹、腹痛、脅痛、鼻衄、血痢、腸風血、目赤癰。用於熱病、熱入血、發熱、舌紅、身疹、血熱疹。與生地、牡丹皮等混合。
4.用於閉經、跌打損傷、瘡癰腫毒等氣滯血瘀證。用川芎、當歸、桃仁、紅花等。用於閉經和跌打損傷;配當歸、金銀花、甘草等。,可用於瘡癰。
5、祛瘀止痛,涼血消腫。治療瘀血閉經、疝氣積聚、腹痛、脅痛、鼻衄、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止痛,利尿,益氣。
3.芍藥的實踐
消除風粉的壹四件事
成分:生地、當歸、荊芥、防風、赤芍、白鮮皮、蟬蛻、薄荷和獨活。用法:加入2片紅棗肉,水2分鐘,煎8分鐘,給我服用。
功效:調榮、養血、祛風。主治:紅白風,紅血淤。
二、赤芍當歸散
材料:當歸、黃芩、白芍、河蟹各265438±00克,白術65438±000克。用法:將藥物以粉末形式使用。每次6克,用溫酒沖服,每日2次。
功效:養血健脾,清熱安胎。主治:孕期胎動不安。
4.芍藥怎麽吃
1,用於熱病、熱入血、發熱、舌紅、身疹、血熱疹。用地黃、牡丹皮等。
2.用於閉經、跌打損傷、瘡癰腫毒等氣滯血瘀證。用川芎、當歸、桃仁、紅花等。用於閉經和跌打損傷;配當歸、金銀花、甘草等。,可用於瘡癰。
5.芍藥禁忌。
白芍不宜與藜蘆同用。芍藥雖然藥效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血虛寒性,赤芍藥破血,故壹切血虛病,腹瀉,產後惡露已去,少腹痛已止,癰潰,不宜服用。《本草經》註:“徐(壹為‘雷’)丸為制之。金釵石斛、芒硝。恐小石、鱉甲、大薊、反藜蘆。”
6、紅牡丹和白牡丹的區別。
1,芍藥與芍藥的* *相似性:
赤芍和白芍都可以止痛。但白芍長於柔肝止痛,多用於治療肝脾不和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或四肢急性疼痛。白芍擅長活血化瘀止痛,可治療脅痛、痛經、腹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2.赤芍和白芍的區別:
白芍能養血調經,平肝陽,斂陰止汗。常用於治療肝血虧虛,面色蒼白,頭暈心悸,或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頭暈,外感風寒,營衛不和出汗,陰虛盜汗。赤芍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清肝瀉火。常用於治療溫毒引起的斑、血熱嘔吐、癰腫瘡毒、肝火上炎、紅腫熱痛。
紅牡丹聞起來微香,還有點苦。壹般最好選擇形狀粗長、白面碎、粉大的條狀。人們吃芍藥可以養血健脾、清熱安胎,所以即使是孕婦也可以吃,女性如果月經不調、閉經也可以用芍藥進行調理。人們壹般最適合在秋季抹挖芍藥。這個時候質量比較高,養血止痛,治療跌打損傷的效果很好。
7.八寶湯
食材:主料:母雞1500g,瘦豬肉750g,排骨(大排骨)750g,
輔料:黨參5克,茯苓5克,白術5克,甘草3克,熟地8克,赤芍5克,當歸8克,川芎3克。
調料:大蔥15g,姜10g,黃酒20g,鹽10g,味精2g。
練習:
1.將黨參、茯苓、炒白術、炙甘草、白芍、當歸、川芎混合,裝入幹凈紗布袋中,紮緊備用。
2.母雞宰殺後,去除毛樁和內臟,洗凈;豬肉洗凈;骨折;生姜壞了;將洋蔥切成段。
3.將豬肉、雞肉、豬內臟、藥袋放入鋁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去浮沫,放入蔥、姜、料酒,文火煨至酥爛。
4.將藥袋取出待用,將雞肉和豬肉取出,切成塊,放入鍋中,加入少許鹽和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