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純牛奶可以加糖加熱嗎

純牛奶可以加糖加熱嗎

喝牛奶能加糖嗎

緣由:有些人想加糖給牛奶調味,卻又害怕加糖會破壞牛奶的營養。不必理會“牛奶不能加糖”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分析:關於牛奶的“傳言”總是盛行不衰,其中兩條最“廣譜”的就是牛奶不能空腹喝(辟謠文章詳見總第1069期健康時報04版《不能空腹喝牛奶是胡扯》)、牛奶不能加糖喝。

傳言說牛奶不能加白糖壹起煮,因為牛奶中的賴氨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果糖反應,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賴氨酸,對人體有害。傳言中的反應其實是“美拉德反應”,即當食品中既有蛋白質又有糖類時,加熱會產生褐色物質,並釋放出濃烈香氣。

按照這種理解,牛奶中既有蛋白質也有乳糖,即便不加糖,也會發生這個反應。美拉德反應發生要求水分較少,蛋白質和糖類濃度較高,加熱溫度較高,日常加熱牛奶並不滿足以上條件。

此外,也有牛奶不能加紅糖的說法。紅糖中含有果酸,加入牛奶中易引起蛋白質變性沈澱,影響消化吸收。但即便不加紅糖,牛奶在胃裏遇到胃酸也會發生變性,而且,變性並不影響蛋白質吸收,反而更利於消化吸收。

總結:煮牛奶加糖喝沒問題,常溫奶更可以加糖喝。不必擔心加糖會影響牛奶營養或產生危害健康的物質。但要註意,牛奶最好喝原味的,尤其不要給孩子養成喝牛奶要加糖的習慣。

2妳知道牛奶中加糖的比例嗎

用鮮牛奶餵養嬰兒時,牛奶中往往要加些糖。這不僅是為了甜,更主要是由於牛奶的含糖量不足,滿足不了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每100毫升牛奶中含蛋白質3.5克,脂肪3.5克,糖4.8克,其中糖所提供的能量僅占總能量的30%左右。這種營養成分的組成對嬰兒來說不如母乳理想,需要加些糖來補充熱量。具體方法是在每100毫升牛奶中加5-8克糖,即5%-8%的濃度,也可按500毫升牛奶加糖25克左右計算。

有些父母在餵小兒鮮奶時不註意加糖比例,隨隨便便地加壹些糖,這是不對的。牛奶中加糖多少可直接影響到小兒的消化功能,若加糖過多超過8%,嬰兒會出現腹瀉或虛胖,抵抗力減弱;若加糖少於5%,又會使嬰兒攝取的熱量不夠,長期下去易造成營養不良。因此牛奶中加糖壹定要註意比例適當。當然市售的許多嬰兒奶粉中已按比例加了糖,使用時就不必再加了。

3牛奶加熱加糖成毒藥

牛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飲用的飲品,可是喝牛奶我們很多人都有誤區,有關專家表示說平常我們牛奶加熱並且加糖喝是非常不科學的壹種飲品方式。

在喝牛奶前後的1小時左右,不宜吃橘子。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壹旦和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會發生凝固,從而影響牛奶的消化與吸收,在這個時間段裏也不宜進食其他酸性水果。

牛奶中的蛋白質80%為酪蛋白,當牛奶的酸堿度在4.6以下時,大量的酪蛋白便會發生凝集、沈澱,難以消化吸收,嚴重者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所以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飲料。

牛奶中含有的賴氨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果糖反應,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賴氨酸,有害於人體。鮮牛奶在煮沸時不要加糖,煮好牛奶等稍涼些後再加糖不遲。

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而巧克力含有草酸,兩者同食會結合成不溶性草酸鈣,極大影響鈣的吸收,甚至會出現頭發幹枯、腹瀉、生長緩慢等現象。

由於牛奶容易在藥物表面形成壹個覆蓋膜,使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非水溶性物質,從而影響藥效。

4喝牛奶的八個禁忌

壹、忌文火煮

用文火煮牛奶,會使牛奶中的維生素受到空氣中氧的破壞,而旺火煮牛奶則很容易溢出來,因此當牛奶的體積膨脹時應即刻離開火源,然後再放回火上燒開,如此反復三四次,這樣不僅能保持牛奶中的營養成分,而且能殺滅牛奶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忌陽光曬

生活中經常可見送奶、取奶途中,牛奶在陽光下直接照射時間較長,這樣太陽會毫不留情地破壞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甚至使其變質。陽光照射2小時,牛奶中的核黃素會損失壹半而核黃素被陽光照射轉化成的熒光核黃素還可進壹步破壞維生素C,所以牛奶要避光,更不能長時間曝曬。

三、忌煮奶時間過長

有人認為煮奶至沸後再持續5分鐘合適,此種說法不全面。因為奶中呈膠體狀態的蛋白微粒在60℃時能脫水轉變成凝膠狀態。奶中的磷酸鈣也不穩定,在此溫度下易於由酸性變為中性而沈澱。當加熱到100℃時,牛奶發生復雜的化學變化,不但色、香、味隨之降低,還可能產生其他物質,使營養價值降低。目前,大多數牛奶是經過科學滅菌封閉包裝的,可以直接飲用,如願喝熱奶時可采取隔熱加溫的方法,將鮮奶袋放進熱水中5分鐘即可,這樣可保留更多的營養素。

四、忌加糖煮

不少人在煮牛奶時就把糖加進去,以為這樣能使糖盡快溶化,殊不知加熱時放糖是很不科學的做法。因為牛奶中含有賴氨酸,白糖中含有果糖,這兩種物質在高溫下會形成結合物——果糖基賴氨酸。該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破壞了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更糟糕的是它還可能對人體具有壹定的毒性,所以,牛奶加熱時千萬不要放糖。若想喝加糖牛奶,可以在牛奶稍涼後再加糖。

五、忌與橘子同食

牛奶在胃中,在胃蛋白酶和胰酶的作用下分解,然後進入小腸才能被吸收。如果牛奶與含果酸較高的橘子等水果同食,奶中蛋白質與果酸及維生素C發生復雜的生化反應而凝固成塊,這樣會影響奶中蛋白和橘子中維生素C等的消化吸收,而且還會出現腹脹、腹痛及腹瀉等不良反應,所以兩者同食是得不償失的。

六、忌加鈣粉

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而酪蛋白的含量最多,占牛奶蛋白質的83%,酪蛋白又是由OCK-、K-、β-和γ-酪蛋白組成。如果喝牛奶時,加入鈣粉,過多的鈣離子,就會與OCK-和β-酪蛋白結合,使牛奶出現凝固現象。另外,鈣還會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結合產生沈澱,特別是加熱時,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因此,給小兒補鈣,切忌在牛奶中加鈣粉。

七、忌加巧克力

有人喜歡把巧克力加入牛奶中同食,以除去牛奶中的怪味,這是不科學的。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與巧克力壹起吃時,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形成不溶的草酸鈣,人不但無法吸收,時間長了還會出現頭發幹枯、腹瀉、缺鈣等現象。因此,喝牛奶和吃巧克力的時間要分開,喝牛奶時最好吃些餅幹、面包之類的碳水化合物。

八、忌用牛奶送服藥品

牛奶及其奶制品中,均含有許多鈣、鐵等離子,壹般每升鮮牛奶中,含鈣1300毫克,鐵0.4毫克。這些離子和某些藥物(如四環素類等)能生成穩定的結合物或難溶性的鹽,使藥物難以被胃腸道吸收,有些藥物甚至被這些離子所破壞。如果用牛奶送服此類藥物,就會大大降低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影響治療效果。所以,藥品不宜用牛奶送服。食用牛奶及其制品,應與服藥時間相隔壹個半小時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