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的副產品叫米糠,分為谷殼、米糠、米糠。稻糠是碾碎的稻殼。米糠是精制糙米的副產品,由種皮、糊粉層、胚和少量胚乳組成。米糠是米糠和米糠的混合物。壹般每加工100kg大米可產大米72kg、谷殼22kg、米糠6kg。我國米糠年產量為654.38+0.5萬~ 250萬噸,其中30%為榨油後的脫脂米糠。米糠的營養價值受大米精制程度的影響。精制程度越高,米糠中混入的胚乳越多,其營養價值越高。米糠的粗蛋白含量低於麥麩,但高於玉米,品質也優於玉米。賴氨酸含量高達0.55%。米糠的粗脂肪含量很高,達到15%,遠高於同類飼料,約為麥麩、玉米皮的3倍,所以能量值也處於麩皮飼料的頂端。其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和亞油酸占9.2%,脂肪中還含有2% ~ 5%的天然維生素E,米糠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但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C..米糠粗灰分高,但鈣磷比例極不平衡,磷含量高,但其中86%左右的磷為植酸磷,利用率低,影響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米糠中錳、鉀、鎂含量高。米糠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加熱可以使其失活,否則吃多了容易導致蛋白質的消化不良。此外,米糠中脂肪酶活性高,長期存放容易造成脂肪變質。
米糠用作牛飼料,適口性好,能值高,可在牛肉精料中作為20%。過量飼餵會影響牛肉的品質,使體脂變黃變軟,尤其是酸敗的米糠還會引起適口性降低和腹瀉。米糠粗脂肪含量高,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酸敗,還容易發熱發黴。特別是新鮮米糠在堆放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給儲存和使用帶來很多困難。腐臭和氧化的米糠會使動物中毒,引起嚴重腹瀉,甚至死亡。
為了安全有效地利用米糠,首先要解決防腐防黴的問題。將米糠脫脂制成脫脂米糠,即米糠餅和米糠粕。脫脂後去除了大部分脂肪和脂溶性物質,只留下1% ~ 2%的脂肪,其他成分如蛋白質、粗纖維、無氮浸出物、礦物質等保持不變,但比例相對增加。但是能量會降低,所以脫脂米糠是壹種低熱量的飼料原料。米糠在脫脂時加熱,脂肪分解酶被破壞,脂肪含量已經很低,不用擔心脂肪氧化酸敗,可以長期保存不變質。胰蛋白酶抑制劑也減少了很多,適口性和消化率提高,應用範圍也大大增加。對肉牛適口性好,無需擔心體脂質量下降,通常可在肉牛中添加30%的精料。
(2)麥麩
俗稱麩皮,是小麥面粉加工的副產品,由種皮、糊粉層、部分胚和少量胚乳組成。麥麩來源廣,數量大,是我國北方畜禽常用的飼料原料。我國年產量可達400萬~ 600萬噸。根據小麥加工工藝的不同,麥麩的營養品質差異很大。“第壹糠”的技術是小麥經過三次剝皮,第壹糠和第二糠為種皮,營養價值與稭稈相同,第三糠含胚,營養價值高。這種技術的麩皮是第壹層麩皮、第二層麩皮、第三層麩皮和提取胚後的殘渣混合而成,其營養遠不及傳統的“後麩皮”技術。麥麩體積大、纖維含量高、適口性好,是奶牛良好的飼料原料。根據麥麩的加工工藝和質量,可以使用30%的牛肉精,但用量過高會失去效果。
(3)稻糠和谷殼的統壹
稻糠是大米加工成糙米時脫下的谷殼(穎)粉。是大米中最硬的部分,粗纖維含量為46%,屬於粗飼料,品質較差。有機物消化率僅為16.5%,僅高於鋸末。根據消化率,20公斤米糠相當於0.9公斤米糠。灰分含量很高,達到21%,但大部分是矽酸鹽,嚴重影響鈣、磷的吸收利用。統壹箔條有兩種。壹種是大米加工成精米後分離出來的谷殼,占大米的25% ~ 30%。其營養價值介於谷殼和米糠之間,粗纖維含量較高,達到28.7% ~ 37.6%。另壹種是米糠和米糠的人工混合,根據混合比例不同,可分為19系麩皮、28系麩皮和37系麩皮。谷殼比例越高,營養價值越差。
(4)麥麩
大麥麩皮是大麥加工的副產品,分為粗糠、細糠和混合糠。粗糠多為碎大麥殼,粗纖維含量高。細糠的能量、蛋白質和粗纖維含量均優於麥麩。混合糠是粗糠和細糠的混合物,營養價值介於兩者之間。可用於肉牛,在不影響熱能需求的情況下,盡量多使用,有利於改善肉質。而肉牛在生長期只能使用10% ~ 20%,過多會影響生長。
(5)玉米糠
玉米皮是玉米加工過程中的副產物之壹,主要包括種皮、胚和少量胚乳。可作為肉牛的良好飼料。玉米的質量對成品的質量影響很大,尤其是黃曲黴毒素含量高的玉米。玉米皮中毒素的含量約為生玉米的3倍,應引起註意。
(6)高粱麩皮
高粱麩皮是加工高粱的副產品,其消化率和代謝能高於麥麩。但由於含鞣質較多,適口性差,容易引起便秘,所以要控制餵量。如果在高粱麩皮中添加5%的豆餅,用青飼料餵牛,其飼用價值會明顯提高。
(7)幹擾物
谷殼是小米加工的副產品,其營養價值因加工程度而異。在粗加工中,除了種皮和谷殼外,還有許多硬殼。這種粗糠的粗纖維含量很高,達到23%以上,而蛋白質只有7%左右,營養價值接近粗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