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的第五十四回有這樣壹個細節:在元宵節的夜裏,當大家都在準備看煙火的時候,賈母突然覺得腹中饑餓,於是王熙鳳趕緊報上了早已準備好的夜宵名單,這長長的名單裏,卻沒有壹樣合老太太的心意,最後賈母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杏仁茶——這道常見又普通的甜點,很顯然,賈母愛喝杏仁茶。
中國古代記載中,宮廷中盛行用杏仁美容,比方說早在春秋時代,鄭穆公的女兒夏姬就喜食杏仁,據說能活了100多歲,而且終老的時候,面色色顏不衰。大家比較熟悉的楊貴妃,她就喜歡用壹種楊太真紅玉膏,這個擦面的“紅玉膏”,是用杏仁加上輕粉、滑石等做成的,用來美容,據說擦了壹段時間以後,就會面色潤澤而紅如玉,效果非常的好。自唐宋以來,很多很多的宮廷嬪妃們都認為吃杏仁可以增加自己身體的香味,去除異味,因此宮女、嬪妃們都喜歡用杏仁來做茶點。
那麽,這杏仁為什麽會成了美容寶貝的呢?
杏仁本身它含有大量的各種脂類和微量元素,還有營養物質,它可以很好的使人肌膚潤澤而有光澤,同時還有大量的維生素E,可以抗氧化,防止各種因素對面部的損傷,從而可以達到非常好的去斑的功效,使人皮膚延緩衰老。
杏仁茶受人喜愛。舊時售者均為回民,是老北京的早點之壹。“清晨市肆鬧喧嘩,潤肺生津味亦賒。壹碗瓊漿真適口,香甜莫比杏仁茶。”(《天橋雜詠》)。小販挑擔賣杏仁茶和豆腐漿,兩頭各備壹鍋。下面生煤爐,上面置壹筒形圓鍋,外面用竹皮包紮隔熱,又鑲上有花紋的黃銅皮,很是清潔美觀,使人壹見就有好感。北京過去小販經營食品及盛器,很講求美學,外表總盡量使之幹凈漂亮,貨品也力講質量,以作競爭的有利條件,這是北京小販的特點。
作家韋君宜寫過壹篇《憶老北京的早點》,提到杏仁茶時說:“那杏仁茶是鍋裏現熬的,又熱又稠,裏面還有壹點桂花。和我們現在買的塑料袋裝自己沖來喝的杏仁霜,可是大不壹樣,怎麽也沖不出那個味兒。”
老北京早點興喝甜漿粥,後來是杏仁茶,而豆漿(當時叫豆腐漿)的出現更晚,後兩者壹般壹起賣,清晨街巷常聞“豆漿粥開鍋,杏仁茶吆!”制售者多為山東人,當時經常是杏仁茶賣完,而豆漿還能剩下半鍋。
杏仁茶顏色潔白,甜潤細膩,杏仁香味濃郁,可達理氣滋陰止咳。
原料:
杏仁、糖桂花、大米、糯米、白糖
制作方法:
* 將大米、糯米混合壹起洗凈,用涼水浸泡2小時
* 杏仁用溫水浸泡15分鐘取出,搓掉黃皮,洗幹凈與大米、糯米壹起加涼水250克磨成稀糊狀
* 涼水入鍋,用旺火燒沸,將稀糊倒入鍋中,沸騰5分鐘即成杏仁茶,隨即舀入桶中保溫
* 食用時,將杏仁茶盛入碗中,放上白糖和糖桂花汁便可
杏仁茶是由宮廷傳入民間的壹種風味小吃。它選用精制杏仁粉為主料,用龍鳳銅制大壺燒制的沸水沖制,配以杏仁,花生,芝麻,玫瑰,桂花,葡萄幹,枸杞子,櫻桃,白糖等十余種佐料。色澤艷麗,香味純正,是滋補益壽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