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羅非魚(非洲鯽魚)
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非鯽魚、越南魚、南陽鯽魚等。最初是指莫桑比克的非鯽魚種類:莫桑比克的非鯽魚(學名:奧利亞羅非魚(Oreochromis mossambicus)),現在是非鯽魚、非鯽魚等幾種慈鯛的統稱。英文統稱羅非魚。目前是世界水產養殖的重點淡水養殖魚類,被認為是未來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之壹。通常生活在淡水中,也可以生活在含鹽量不同的鹽水中,也可以生活在湖泊、河流、池塘的淺水中。適應性強,能在小水域繁殖,甚至能在稻田中生長,對溶解氧少的水適應性強。大多數羅非魚是雜食性的,經常吃水中的植物和碎屑。
2.桂魚(學名:鱖魚)
桂花,鱖魚。身體高而扁平,背部隆起。嘴大,下頜明顯長於上頜。上下頜骨、犁骨、瓣骨上有大小不壹的小牙齒。前鰓蓋骨後緣呈鋸齒狀,下緣有4根大棘。後鰓蓋的後緣有兩個大棘。頭部有鱗,鱗片小;側線沿後弧向上彎曲。背鰭分為兩部分,兩部分相互連接。前部是硬刺,後部是軟鰭。身體黃綠色,腹部灰白色,側面有不規則的深褐色斑點和斑塊;從接吻端穿過眼眶到背鰭的前下方有壹條狹長的黑帶。
3.桿
中文裏有很多種魚可以稱為鱸魚,其中最常見的有四種,即海鱸,學名日本真鱸,分布在近海和河口海水淡水交匯處。松江鱸魚又名四鰓鱸魚,屬於最著名的洄遊魚類。大口黑鱸,又名加州黑鱸,是從美國引進的新品種。鱸魚又名紅鱸、五道黑,原產於北疆。
4.青魚
黑鯡魚是壹種顏色為藍色的魚類,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在長江以北很少見。是長江中下遊及沿江湖泊的重要漁業資源,是湖泊池塘的主要養殖對象。是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魚”之壹。
5.棘魚(學名:黃顙魚)
黃顙魚,學名:黃顙魚?(Richardson,1846),壹種屬於鮎科黃顙魚的魚。體長約20cm,腹面平直,後半身扁平,尾柄細長。頭大而平,吻短而圓鈍,上下頜略等長,嘴大而低,面頰和腭骨上有蓬松的齒帶。小眼睛,側臥。有4對須,鼻須末端可伸至眼後,上頜須1對,最長,2對須,比上頜須短。身體裸露無鱗,側線完整。雜食性,主食底棲動物,蝦,水生昆蟲和壹些無脊椎動物。4-5月,親魚有挖洞築巢保護後代的習性。
6.鯰魚(俗稱塘虱)
鯰魚,鯰魚。種類很多,有鯰魚(土著鯰魚)、大嘴鯰魚、胡子鯰魚(池塘鯰魚)、皮胡子鯰魚(埃及胡子鯰魚)。
鯰魚,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科-獼猴桃屬-鮎形目-鮎科-鮎屬-鯰魚種。嘴上有***4根胡子,上長下短。它們是肉食動物,多為野生,對水質要求不高。它們可以人工培養。生長速度更快,有些品種可以長到很大的尺寸。
淡水魚信息:
廣義來說,能在鹽度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生活的魚,可以稱為淡水魚。?狹義上是指在生活史的某些階段只有“幼魚階段”或“成魚階段”,或必須在淡水區度過壹生的魚類。世界上大約有26000種魚和8600種淡水魚。中國有近3000種魚類,其中淡水魚類1000余種。
世界上已知的魚類有26000多種,是脊椎動物中最大的類群,占脊椎動物總數的48.1%。它們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大約有8600種淡水魚。中國有近3000種魚類,其中淡水魚類1000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