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營養豐富,每天喝牛奶的人越來越多。然而,許多研究發現,經常喝牛奶的男性容易患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美國波士頓的壹個研究小組對20885名美國男醫生進行了11年的跟蹤調查。食用的乳制品主要包括脫脂牛奶、全脂牛奶和奶酪,其中1012名男性患前列腺癌。經過統計分析發現,每天攝入600毫克鈣的男性,其1,25-二羥基維生素D3(具有抗前列腺癌作用)的血漿濃度明顯低於每天從乳制品中攝入150毫克鈣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32%。在排除年齡、體重、吸煙、體育鍛煉等影響因素後,發現每天食用2.5份以上乳制品(每份相當於240ml牛奶)的男性,比食用不到0.5份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高34%。美國費城的研究人員也通過近1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證實,多吃乳制品會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國內的研究也發現,牛奶的攝入量與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顯著相關,這可能是由於某些品牌的牛奶中雌激素含量較高。幸運的是,水果和蔬菜中的壹些植物化合物具有壹定的抗癌作用。番茄紅素是壹種重要的類胡蘿蔔素,廣泛存在於水果和蔬菜中。番茄、杏、番石榴、西瓜、木瓜、紅葡萄都含有較多的番茄紅素,尤其是番茄中的番茄紅素。美國研究人員對46000名男性進行了為期6年的跟蹤調查,發現773例患前列腺癌。研究發現,與不吃生番茄的人相比,每周吃2-4次生番茄的人患前列腺癌的風險降低26%,番茄披薩和番茄醬也有這種效果;直接吃番茄紅素也能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番茄紅素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類胡蘿蔔素中最強的。能保護遺傳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抑制癌細胞增殖,調節激素狀態。其抗前列腺癌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證實。所以,為了呵護前列腺,男性喝牛奶要慢,不要把它當成飲料。另外,他們要特別註意營養均衡,每天多吃西紅柿。
牛奶不需要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對溫度要求不高,70℃3分鐘,60℃6分鐘。如果煮沸,溫度達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會焦化,焦糖會誘發癌癥。其次,煮沸後,牛奶中的鈣會與磷酸沈澱,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煮牛奶時不要加糖。
有些人為了讓牛奶快速糖化,經常用糖煮牛奶,這是不科學的。因為牛奶中的賴氨酸和果糖在高溫下會產生壹種有毒物質——果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如果想喝甜牛奶,最好等牛奶煮開了再放糖。
牛奶越濃越好。
有人認為牛奶越濃,身體得到的營養越多,這是不科學的。
所謂過濃奶,是指在牛奶中加入較多的奶粉和較少的水,使牛奶的濃度超過正常的比例標準。有人怕鮮奶太淡,就往裏面加奶粉。如果嬰幼兒經常吃稠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腸炎。這是因為嬰幼兒的器官比較嬌嫩,無法承受沈重的負擔和壓力。
避免在牛奶中添加鈣粉
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乳清蛋白和乳球蛋白,其中酪蛋白的含量最多,占牛奶蛋白質的83%,酪蛋白由OCK-、K-、β-和γ-酪蛋白組成。如果在喝牛奶時加入鈣粉,過多的鈣離子會與OCK-和β-酪蛋白結合,使牛奶凝固。另外,鈣會與牛奶中的其他蛋白質結合產生沈澱,尤其是加熱時。
這種現象更加明顯。所以給孩子補鈣,牛奶裏不要加鈣粉。
避免用牛奶服藥。
牛奶及其乳制品中含有大量的鈣、鐵等離子體。壹般每升鮮奶含鈣1300毫克,鐵0.4毫克。這些離子與某些藥物(如四環素類)可形成穩定的絡合物或不溶性鹽,使藥物難以被胃腸道吸收,有些藥物甚至被這些離子破壞。如果這些藥物和牛奶壹起服用,會大大降低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藥物不宜與牛奶同服。食用牛奶及其制品應與服藥時間相隔1.5小時。
夏天忌喝冷牛奶。
炎熱的夏天,很多人貪圖方便和涼爽,喜歡喝涼牛奶,其實是有害的。牛奶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其次是乳清蛋白和乳球蛋白。由於夏季氣溫較高,牛奶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煮沸的牛奶經過幾個小時的冷卻後,會被細菌汙染和繁殖,飲用後容易引起腸道疾病。所以夏天喝熱牛奶比喝冷牛奶好。因為熱牛奶不僅能殺菌,還能使牛奶中的蛋白質變性,更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
橘子和牛奶——喝牛奶前後約1小時,橘子不宜食用。
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壹旦遇到橘子中的果酸就會凝固,影響牛奶的消化吸收,這段時間也不適合吃其他酸性水果。
牛奶和巧克力
它們之間的反應影響了牛奶中鈣的吸收。
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而巧克力含有草酸,會與食物結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鈣,大大影響鈣的吸收。甚至頭發幹枯,拉肚子,生長緩慢等等。
空腹喝牛奶是不可取的。
牛奶含有大量蛋白質。如果空腹喝,蛋白質會“被迫”轉化為熱能消耗掉,起不到滋補作用。最好的飲用方法是和含面粉的食物壹起食用,或者飯後兩小時飲用,或者睡前飲用。它不僅具有滋補保健、促進消化的作用,還具有排氣通便的作用。
不宜在牛奶中加入橙汁或檸檬汁來增加風味。
在牛奶中加入橙汁或檸檬汁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但實際上,橙汁和檸檬都是果酸較高的水果。當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質,蛋白質會變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牛奶中不宜加入米湯、粥。
有人認為這樣可以使營養互補。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的。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粥主要是澱粉,澱粉中含有脂肪氧合酶,會破壞維生素A,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如果沒有攝入足夠的維生素A,就會發育不良,體弱多病。所以,就算是補充營養,兩者也要分開吃。
瓶裝牛奶不能在陽光下曬幹。
有人從廣告上得知要補充維生素D補鈣,多曬太陽是獲取維生素D的好方法,於是他們按照處方把瓶裝牛奶放在陽光下曬。其實這樣是得不償失的。牛奶可能會獲得壹些維生素D,但它會損失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 .因為這三種營養物質在陽光下會分解,以至於部分或全部損失;而且乳糖在陽光下會發酵,會讓牛奶變質。
煉乳不能代替牛奶。
煉乳是乳制品的壹種,是將鮮牛奶蒸發至原容量的2/5,然後加入40%的蔗糖罐裝而成。有的人受“濃縮的都是精華”的影響,就用煉乳代替牛奶。這顯然是錯誤的。煉乳太甜,必須用5-8倍的水稀釋。但甜度達到要求時,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往往比鮮奶降低壹半。如果在煉乳中加水,使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接近鮮奶,含糖量會更高。
註意事項:
1.用過的菌種酸奶不能加水果,更不能加水果酸奶。
2.如果加熱牛奶的溫度過高,會殺死酸奶中的乳酸菌,導致發酵失敗。溫度過低會造成發酵緩慢,所以不要燙到摸不著(微波加熱往往會造成加熱不均勻,所以要用勺子攪拌壹下,再試試溫度)。
3.不要用電飯煲的保溫檔進行發酵,因為保溫溫度太高,保溫發酵時電飯煲必須斷電。如果冬天做酸奶,可以把瓷杯放在暖氣上發酵。
4.發酵容器最好用帶蓋的瓷杯,硬塑料杯也可以,但如果杯子質量不達標,加熱消毒時容易變形。蓋很重要,乳酸菌是厭氧的,厭氧環境更有利於發酵。
5.容器消毒最好不要用消毒劑,因為不清洗會殺死乳酸菌,使發酵失敗。加熱消毒是最安全的方法。
6.還有不適合合作生產酸奶的抗乳(含抗生素)或還原乳(奶粉還原的乳)。
7.菌種酸奶由於質量不穩定,偶爾會導致發酵失敗。為了保證酸奶的質量,可以去藥店購買壹些金雙歧作為純菌種(金雙歧的質量就不說了)。而且這樣發酵出來的酸奶富含雙歧桿菌和嗜熱鏈球菌,有益健康)
酸奶不能加熱喝。
酸奶壹旦加熱,會殺死大量活性乳酸菌,不僅失去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還會改變酸奶的物理性質,形成沈澱,消失其獨特的味道。所以喝酸奶不能加熱,夏天買回來喝,冬天喝之前可以在常溫下放置壹定時間。
不要空腹喝酸奶。
餓的時候最好不要吃酸奶充饑,因為空腹時胃內酸度高(PH 2),乳酸菌容易被胃酸殺死,保健功能減弱。飯後2小時左右,胃液稀釋,胃內pH值(PH值升至3~5)最適合乳酸菌生長(適合乳酸菌生長的PH值在5.4以上)。所以,這個時候是喝酸奶的最佳時間。
不應與抗生素壹起服用。
氯黴素、紅黴素等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會殺死或破壞酸奶中的乳酸菌,使其失去保健功能。但這並不影響酸奶中營養成分的含量和消化吸收。
喝完酒後立即漱口。
隨著酸奶和乳酸系列飲料的發展,兒童齲齒率也在增加,這與乳酸對牙齒的腐蝕作用有關。所以喝完酸奶要及時漱口,或者最好用吸管,減少乳酸接觸牙齒的機會。
酸奶需要冷藏。
酸奶需要4℃冷藏。在儲存過程中,酸度會不斷增加,使酸奶變得更酸。如果儲存條件好,酸奶就不會變質,否則會滋生細菌、酵母菌或芽孢桿菌,使其變質。這樣的酸奶不能吃。炎熱的夏天買酸奶,壹定要看賣奶的有沒有冰櫃,否則酸奶的質量很難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