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證產量,最大限度地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首要的是選擇優良的菌株。比如36號菌株的特點是子實體大,出菇密度低,20號菌株的特點是子實體小,出菇密度高。
2.優化栽培技術
雙孢菇在立體框架內栽培,床架上安裝塑料網鋪設栽培料,可以充分利用菇房內的空間。培養料可二次發酵,原料可充分腐熟,病蟲害少,產量高。
3.堆積發酵
將玉米芯(當年或上年無黴變)粉碎至花生粒大小,按100m2種植面積配料:玉米芯2200kg、幹牛糞2200kg、尿素15kg、過磷酸鈣50kg、熟石膏粉50kg、幹石灰粉100kg。
在堆料前3天,預濕玉米芯和幹牛糞。在幹凈整潔的水泥地面上鋪玉米芯底層,覆蓋壹層幹牛糞,堆成1m高,長度不限的壹堆,每天澆pH值為8.5的石灰水,直到水溢出底部,使物料充分浸透。
選擇地勢高、靠近水源、靠近菇房、地面堅硬的場地,修建寬2.0m、高1.5m、長度不限的發酵堆。將飼料和牛糞盡量混合均勻,待飼料幹了再加水,蓋上草稈保溫保濕(雨天用塑料薄膜覆蓋),第二天開始測量飼料溫度。正常情況下,第三天樁溫應升至70℃。
4、蘑菇房消毒
培養料進房前三天,密閉菇房按100m2分別用40%甲醛和2.5%阿維菌素熏蒸2kg,或密閉24 ~ 48小時,徹底殺滅病蟲害,再打開門窗通風。
5、二次發酵
趁熱將預發酵好的培養料運到床架上,密封好門窗,用管道蒸汽發生器向棚內通入蒸汽升溫,當溫度升至63℃時,控制好控火溫度,必要時打開門窗降溫,溫度保持在60℃12 ~ 24h。然後打開排氣孔,冷卻至50℃5 ~ 7d,最後通風降溫,排出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和殘余氨氣。
6.為播種鋪好床
當物料溫度降至28℃以下時,將物料鋪開並播種。鋪料時,將培養料混合搖勻,料面要平整,中間比邊緣厚2~3cm,培養料厚度20cm左右。
7、頭發細菌
播種後1 ~ 5天,以保溫保濕為主,在菌絲正常萌發的情況下,不通風或少通風,以促進菌種早期萌發定殖,密封料面。經過6 ~ 10天,菌絲已基本覆蓋,隨著菌絲補料的深入,通氣量逐漸增加。
菌絲長到11~18d時,要及時打孔通風,同時要加大通風量,增加物料中的含氧量。當菌絲長到物質層的2/3以上時,就準備覆土了。
8、覆土及管理
選擇表層15~30cm以下的菜園土,適宜的土壤粒徑為1 ~ 1.5cm..使用前在太陽下曬幹1d,然後用0.5%敵敵畏或4%~5%甲醛溶液噴灑,每1000kg幹土噴灑藥液5~6kg。噴灑後將土壤顆粒堆積起來,用薄膜15~20h覆蓋,消滅土壤顆粒中的害蟲。之後用1%石灰水將土壤顆粒的含水量調整到16%~18%。
9、蘑菇管理
蘑菇水
當菌絲長到離表層1cm時,要及時噴灑3~4kg/m2水的菇水,使覆土含水量恢復到16%~18%。壹般氣溫較低時,早晚噴水,輕而勤,2 ~ 3天噴完。棚溫應控制在10~20℃,同時通風1 ~ 2小時。
擴展數據
營養價值
每100克鮮蘑菇含優質蛋白質2.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4克、膳食纖維0.6克、鈣8毫克、磷66毫克、鐵1.3克、維生素B 0.16毫克、煙酸3.3毫克、維生素c 4毫克,此外還含有非特異性植物凝集素、過氧化氫酶等物質,是壹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是各種。
蘑菇富含賴氨酸。賴氨酸是人體必需氨基酸,能增加體重、抗病力、血紅蛋白、智力?。
蘑菇中還含有幹擾素誘導劑,能誘導幹擾素的產生,因此對水泡性口炎病毒和腦炎病毒有較好的療效。鮮蘑菇提取物片可以治療遷延性或慢性肝炎,所以肝患者要吃蘑菇。蘑菇還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蘑菇中的蛋白水解酶和涼性氨酶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因此蘑菇是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
蘑菇是壹種在室內種植的食用菌,從菌絲體到子實體逐漸生長,最終成為食用菌,在適宜的環境中能生長得更好更快。蘑菇屬於腐生真菌,體內沒有葉綠素,不能在光照下直接進行光合作用。
在蘑菇生長過程中,培養基中的各種營養物質主要作為營養源,從而實現生長發育。培養料壹般由豬糞、牛糞、磷肥等物質組成。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蘑菇(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