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後,隨著卵巢功能的改善,會有乳白色或透明的液體流出陰道,有時略多有時少,有其規律性。這就是白帶,白帶有保持陰道黏膜濕潤的作用。
白帶由許多組織分泌的液體組成,包括尿道旁腺、前庭腺、宮頸腺和子宮內膜腺分泌的粘液,以及陰道壁毛細血管和淋巴管的滲出物。混合粘液中含有陰道上皮脫落細胞和少量白細胞,形成白帶。評價白帶是否正常,要從數量、顏色、質地、氣味等方面進行觀察。
正常的白帶應該是乳白色或無色透明,略帶腥味或無味;它的分泌和質地受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影響,隨月經周期周期性變化。
壹般月經期後白帶少;排卵前,由於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宮頸腺體上皮細胞增生,宮頸粘液分泌增多,粘液中氯化鈉含量增加,可吸收更多水分,使排卵時白帶增多,質稀,色清,外觀如蛋清,可拉長成絲;排卵後,雌激素水平逐漸降低,孕酮水平升高,宮頸粘液分泌受到抑制,粘液中氯化鈉含量也降低,使此時的白帶粘稠、乳白色、延展性差、易破。
白帶分泌量與性思想和性生活密切相關。在新婚蜜月和頻繁的性生活中,自然刺激白帶分泌增加。
此外,壹些生理現象,如育齡婦女、懷孕、口服避孕藥等,都會使白帶增多,其原因也與體內雌孕激素水平的變化有關。
更年期女性白帶分泌少而弱。這些都很正常,很正常。
如果白帶出現異常,如白帶無故增多,或伴有顏色、質地、氣味的變化,就要提高警惕,立即去正規醫院檢查。
白帶和月經壹樣,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表現。有些人把白帶當成壹種淫穢,有些已婚女性把正常的白帶當成病態,感到焦慮和迷茫,這些都是不必要的。
從白帶看婦科疾病
由於激素的影響,正常女性從青春期開始就有白帶。正常白帶是無色無味的白色稀薄粘液,由陰道粘膜、宮頸腺體和少量子宮內膜分泌物組成,包括陰道上皮脫落細胞、白細胞和乳酸桿菌。白帶異常是婦科疾病的表現,尤其是女性很多疾病白帶增多。如果不重視,往往會導致漏診和誤診,容易延誤治療時機。
膿性黃帶:淋病常導致白帶增多,呈膿性黃色。同時可出現排尿困難,輕微腹痛,外陰明顯腫脹,尿道排出大量膿性分泌物。它還可能導致急性糜爛性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和輸卵管炎,導致不孕或宮外孕。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陰道塗片。
血性白帶:可能與惡性腫瘤有關,如宮頸癌、子宮癌、陰道癌等。也可能由壹些良性疾病引起,如宮頸息肉、子宮黏膜下肌瘤、老年性陰道炎、重度宮頸糜爛或宮內節育器等。性交後白帶混血或陰道出血,要提高警惕。
透明粘稠狀白帶:通常發生在子宮內膜增生、盆腔炎或接受過雌激素類藥物治療的女性,以及體質虛弱的女性(如肺結核、心力衰竭、糖尿病)。外觀與正常白帶相似,但量明顯增多。
泡沫狀白帶:多由滴蟲性陰道炎引起。表現為白帶增多,灰黃色,較臟,有時黃綠色膿性,典型泡沫狀,伴有陰道或外陰劇烈瘙癢,昆蟲爬行或燒灼感,性交時疼痛等。陰道分泌物中可發現活躍的滴蟲。
奶油狀白帶:這是白色念珠菌陰道炎的典型癥狀。白帶呈白色奶酪樣、小凝塊或豆腐渣樣,白帶量不太多,但陰道和外陰有劇烈的瘙癢和灼痛感,特別是陰道口,可有尿頻、尿痛和性交痛。小陰唇內側及陰道粘膜有白色分泌物或潰瘍,白帶中可見孢子和假菌絲。
黃色水樣白帶:要警惕輸卵管癌,這是壹種陣發性的黃色水樣白帶。如果患有晚期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粘膜下肌瘤感染,會連續出現大量黃色水樣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