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嬰兒體檢。能看出營養不良嗎?

嬰兒體檢。能看出營養不良嗎?

在兒科保健門診,看到很多家屬在問,我這麽瘦的孩子是不是營養不良?不知道有沒有這個項目檢查,也不知道怎麽判斷。其實很簡單,我可以在這裏宣揚壹下。

其實嬰兒判斷營養不良的項目很少:壹是性別、身高體重,二是皮下脂肪的厚度,三是皮膚、頭發、指甲的變化。

驗血: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鉛、鋅、銅、鈣、鎂、鐵等。)、血常規:血紅蛋白與紅細胞比值下降,血液生化(白蛋白、總蛋白、轉鐵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血漿蛋白等蛋白)。

如果知道這些項目,知道如何判斷,不驗血的話,大概可以通過這些項目的特征來判斷孩子是否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當然,如果妳能進壹步檢查,這些能及時靈敏地反映身體的營養狀況。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項目吧!

皮膚:全身皮膚幹燥,粗糙,無正常光澤,脫屑,褪色或色素沈著,角化過度,有魚鱗。

發質變化:頭發失去正常光澤,變得越來越細、越來越薄、幹燥、無光澤。

指甲:生長緩慢,易碎。

這些變化可以作為參考,重要的是要看腹部的皮下脂肪。

嬰兒嚴重營養不良時,皮下脂肪逐漸消退,依次為腹部、胸部、背部、腰部、上下肢、臉頰。所以,當我懷疑嬰兒是否營養不良時,我們首先測量腹部皮下脂肪,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腹部脂肪,捏成壹條皺紋,測量這條皺紋的厚度。1cm以上,寶寶營養狀況良好。

以上是我們對是否存在營養不良的大致判斷。

在嬰幼兒體檢中,營養不良並不常見。原因是在中國社會,每個人都能買得起肉和奶粉,沒有貧窮、饑餓和戰爭。因此,因營養攝入不足而導致的營養不良並不多見,但仍有許多因缺乏醫學知識、不良飲食習慣(如偏食、挑食、厭食等)而導致的餵養不當。)和母乳不足。

如何判斷營養不良的程度?

可分為三度,壹度輕,二三度為中重度。

壹度營養不良:精神狀態正常,體重低於正常15%至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約0.4至0.8 cm,皮膚幹燥,身高不影響。

二度營養不良:精神萎靡,坐立不安,肌張力減弱,肌肉松弛,體重低於正常25%至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於0.4厘米,皮膚蒼白幹燥,毛發無光澤,身高低於正常。

三度營養不良:精神萎縮,嗜睡,煩躁交替出現,智力低下,肌肉萎縮,肌張力低,體重比正常人低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額頭出現皺紋,面部看起來像老人,皮膚蒼白,幹燥無彈性,頭發幹枯,身高明顯低於正常人。

從這個分類可以看出,嚴重的營養不良,不僅是皮膚、毛發、皮下脂肪的變化,還有精神方面的問題,不僅影響生長發育,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妳看這個量表,會看到體重和身高,比如體重下降15%,25%和40%,比如身高不受影響,身高略有下降,身高明顯下降。數據很模糊,營養不良只能粗略判斷,很難準確判斷。

那麽有沒有壹些更詳細的數據表可以更好的判斷營養分級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醫學上,我們用同性年齡體重、同性年齡身高、同性身高體重標準差等詳細的數據表來判斷營養不良的程度,也就是說,有了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就可以知道營養不良的程度。我們來看看這些表格,看看怎麽判斷!

圖1:營養不良的分類和分級!

圖二。中國0-3歲女童身長體重標準差單位曲線。

圖3。中國0-3歲男童身長體重標準差單位曲線。

圖4:3歲以下男童體長體重標準值為45-110cm。

圖5:3歲以下女童身長體重標準值為45-110cm。

例如:

寶寶,女,16個月,長73cm,體重7.2kg,營養狀況如何?

乍壹看,同性別同年齡的體重:即對應的縱坐標65438+6月與對應的橫坐標7.2kg的交點,剛好落在-3標準差以下(見圖2),與圖1的標準相比,屬於低體重(重度)。

第二,看同性別同年齡的身高:即6月65438對應的縱軸和7月73cm對應的橫軸的交點,正好落在-3標準差和-2標準差之間(見圖2)。與圖1的標準相比,屬於生長遲緩(中度)。

第三,看同性身高的重量:即73cm對應的縱軸和7.2kg對應的橫軸的交點,剛好落在-3標準差和-2標準差之間(見圖5)。與圖1中的標準相比,屬於消瘦(中度)。

可見,孩子按體重應該是重度營養不良,按身高體重應該是中度營養不良,說明體重下降最明顯。考慮到急性營養不良是主要原因,如前所述,短時間餵養不當可引起急性營養不良,當然也可引起疾病狀態下的急性營養不良(腹瀉、慢性)。

如果在這個時候,妳會發現寶寶會出現消化功能障礙,比如拉肚子,老是吃東西,情緒變化,哭鬧,經常感冒發燒,癥狀非常棘手。

如果此時進行血液檢查,會發現嬰幼兒的器官功能會出現異常,如貧血、微量元素缺乏、白蛋白偏低等,而這些指標更能及時、靈敏地反映身體的營養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