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積極治療
壹般來說,新生兒在出生後的前六個月,因為有母親帶來的抗體,可以保證不受外界幹擾,所以不容易生病。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有些體質差的寶寶也會生病。所以,如果感冒引起的喉嚨有痰,要積極就醫。
2、補充營養
壹些新生兒似乎因為甲狀軟骨軟化癥而在喉嚨裏有痰,這主要是由母親體內的胎兒甲狀軟骨發育不良引起的。大部分出現在感冒之後。先天性喉喘息壹般在2-3歲時自愈,無需治療。必要時可在當地兒科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AD和葡萄糖酸鈣口服液,可加快改善速度。
3.讓嬰兒大聲哭
新生兒生理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不會吞咽唾液,容易導致唾液在喉嚨裏堆積。所以呼吸氣流進出氣管時,氣水混合,會產生鼾聲呼吸噪音。家長可以讓孩子哭,也可以逗寶寶哭,因為當寶寶哭的時候,會迫使氣管裏的痰排出。
4.拍拍嬰兒的背
每次餵奶後或寶寶呼吸急促時,適當拍壹下寶寶的背部,幫助寶寶排出痰。正確的拍背方式是手指並攏彎曲,使掌心凹陷,然後讓寶寶側臥或由家長抱著。用空心的手掌從上至下、由外向內拍打寶寶的背部,拍打時要握得很牢,可以感覺到輕微的震動。重復拍打大約三分鐘。
5.給嬰兒餵水
壹些人工餵養的嬰兒,如果在配制過程中沒有很好地控制過奶粉的濃度,導致奶粉粘稠,容易殘留在口腔或喉嚨裏,就會造成類似喉嚨裏有痰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可以適量給寶寶餵些水,適量喝水有助於稀釋寶寶喉嚨裏的粘痰,有利於寶寶排出喉嚨裏的痰。
6.新生兒痰是有害的。
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痰液堆積容易引起中耳炎、肺炎等並發癥。嬰兒咽鼓管的結構和功能不如成人。鼻咽部的分泌物容易通過咽鼓管上行至中耳腔,引起中耳積液,甚至急性中耳炎,不可大意。此外,痰液反流至氣管、細支氣管也不少見。嚴重的話甚至會引發肺炎:有的寶寶還會因為喝奶咳嗽引發吸入性肺炎。如果嬰兒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會引起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當寶寶喉嚨有痰時,家長要註意觀察寶寶的呼吸頻率、痰量和精神狀態,是否有發熱等其他癥狀。如果寶寶的呼吸頻率發生變化,呼吸特別快或特別慢;或者精神狀態不好,咳出黃痰,家長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
7、寶寶有痰食療。
1.橘子皮粥
把橘子皮曬幹,磨成粉,然後加入煮好的粥裏,繼續煮壹會兒就可以吃了。能有效緩解痰多的情況。
2.冰糖杏仁梨
鴨梨洗凈,用勺子挖出梨核,將去皮碾碎的杏仁和冰糖放入梨中。然後把梨放在碗裏,放在水裏蒸。每天服用壹次,連續服用5天就能看到效果。
3.蘿蔔汁和姜汁
蘿蔔洗凈不去皮,切成薄片,然後加入麥芽糖,放入碗中。等到第二天就有融化的蘿蔔汁了,可以直接喝了。也可以蘿蔔汁和煮姜汁壹起喝。
4 .百合杏仁粥
百合、杏仁加水煎煮,然後加水、大米煮成粥。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壹點糖增加口感。每天服用壹次,壹周後可化痰止咳,減輕咽喉不適。
這些食物還可以清肺熱、化痰止咳:枇杷、菱角、柿子、冬瓜、竹筍、無花果、羅漢果、金銀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