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金陵美食經典菜品

金陵美食經典菜品

陳《金陵誌》記載:“金陵不產鴨。費率取太白和高郵之間。青年千人,渡河往南,池塘裏都是牲畜。大約10天就可以食用了。殺去其毛,居諸市,謂之‘水晶鴨’;如果叉子用火烤,皮紅不焦,就叫‘烤鴨’;將醬塗在皮上,煮透,稱為‘醬鴨’;都不如‘鹽水鴨’,清淡有旨,肥而不厚;冬天腌制,久稱鹽水鴨。遠方的人喜歡買它作為禮物。市場上所有的鴨子,除了‘水晶鴨’,都切去翅膀和腳,探肚,零售肝,取名‘四件’。

由此可見,早在清代,鹽水鴨就以“輕而旨,肥而不厚”的“無上品”著稱,是南京烤鴨中的極品。鹽水鴨壹年四季都有,但秋天的桂花開花時最豐滿。此時新鴨上市,皮白肉細,鮮嫩,品質優良,俗稱桂花鴨。鹽水鴨選料講究,程序嚴格,要經過腌制、復鹵、掛坯、湯鍋等工序。有個配方:“用熱鹽搓,鹵水清,吹幹,攪拌透,皮白肉嫩香。”

除了以上,南京制鴨還發展成了多種多樣的鴨子。比如鹽水鴨肫,好吃又有彈性,越嚼越香;炒鴨裏脊嫩的變態;燉鴨掌味道特別,鴨心和鴨血都可以吃。由鴨胰臟制成的“美味肝臟”是壹道著名的穆斯林菜肴,也被稱為“仁美肝臟”。鴨胰臟軟嫩,冬筍香菇鮮美爽口。這道菜是南京百年清真老店馬祥興餐廳的四大名菜之壹(香噴噴的肝、松鼠魚、雞蛋蒸餃、鳳尾魚)。這道菜的制作,發揚了中國物盡其用烹飪的優良傳統。南京菜裏的河蝦菜也很有名。除了長江四大名魚(鯪魚、鰱魚、旗魚、鮁魚),南京廚師用蝦做各種形象菜,鳳尾魚、宮燈、翡翠,尤其善用河蝦做泥(南京俗稱蝦協,可分為硬協、軟協、嫩協)。比如生動的桂花蝦餅,蘋果蝦,炸蝦球等等。

鳳尾魚是金陵菜,在南京文獻《百門菜譜》中有記載。它的主要成分是河蝦,輔以蛋清和豌豆。不僅營養豐富,養血固精,還能延緩衰老,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去金陵,我不得不吃草。沒錯,這裏的草指的是金陵美食中的另壹種蔬菜代表——艾蒿。

幹煸龍蒿是南京的壹道名菜。其實產龍蒿的地方很多,但都沒有南京人對待素菜那麽精致。南京人吃蒿菜,壹斤要掐掉8兩,只剩下幹凈脆脆的蒿莖尖。炒幹香菜也是“素”炒。除了壹點油和鹽,其他調料幾乎沒有。妳要的是藜蒿莖尖的天然香味混合著幹香的草藥,吃後嘴唇和臉頰特別清爽。1,薺菜頭;

2.馬蘭頭;

3.香椿頭;

4.狗氣頭;

5、苜蓿頭;

6、小蒜;

7、豌豆頭;

8.菊花腦;

9.馬齒莧;

10,蒿;

11,茭白;

12,地菜;

13、二月蘭(諸葛菜)金陵除了菜還有各種特色小吃。南京小吃是中國四大小吃之壹。代表有小籠包(灌湯包)、紅豆酒發酵元宵、鴨血粉絲湯、梅花糕、煎餅、豆腐腦、奶油燒餅、甜面醬、幹雞絲面、牛肉鍋貼、甜粥蓮藕、桂花糖芋頭苗等等。

金陵梅花糕不僅繼承了傳統的制作方法,還加入了小源、青紅果、松子、七彩米等。,這使得它更美味,外嫩,有豆沙,果醬,堅果等十幾種制作方法。,用面粉、豆瓣醬、白糖等十幾種原料,用特制的爐子烤制而成。

元宵的頂部“很糯”,葡萄幹“很香”,裏面的豆沙“很細”,融化的白糖的焦香味,還有五顏六色的裝飾,紅色的豆沙(或者果醬)包裹在有點彈性的外殼裏,綿軟綿軟的口感,濃濃的甜香,溫熱的餡料,愉悅著所有要放進嘴裏的味蕾。原料:白糖、對蝦

配料:蔥、姜

調料:白糖、料酒、水、胡椒粉、胡椒粉、香油、鹽、味精。

對蝦1,000克

姜25g蔥25g料酒15g味精2g鹽10g胡椒粉3g香油35g白糖30g各壹個。

1.洋蔥去根,洗凈切絲;

2.生姜洗凈切絲;

3.明蝦去頭前劃水,去掉沙腸;

4.燒熱炒鍋,註入少許香油,將大蝦煎至鍋兩邊;

5.加入壹半蔥姜絲,加入料酒、鹽、胡椒粉、味精、少許糖和水;

6.大火燒開後,用小火烤7-8分鐘,將大蝦放入盤中;

7.取汁上火,收汁,加少許糖,放入另壹半蔥、姜絲,煮熟;

8.汁濃了,倒壹點香油,澆在大蝦身上。

小貼士:色澤紅潤,醇香嫩滑,鹹鮮可口,味道微甜。

蝦:蝦營養豐富,肉質柔軟,易於消化,對於身體虛弱,病後需要調養的人來說是極好的食物;蝦中含有豐富的鎂,能保護心血管系統,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和心肌梗塞。蝦仁還具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壯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的功效。炒蝦的時候,如果大蝦沒有蝦油,顏色不紅,可以放壹點番茄醬調顏色。

蝦:蝦:禁止同時大量服用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可致死亡;不宜與豬肉同食,會損傷精氣;避免與狗肉、雞肉、魚子、鹿肉、南瓜同食;避免吃糖。果汁和蝦很像:壹起吃會拉肚子。原料:水發魚肚、幹凈蝦仁、豬肥肉。

配料:雞蛋、熟火腿、水發蘑菇、蝦黃、松葉、濕澱粉、蛋清。

調料:紹酒、精鹽

練習:

1.魚肚瀝幹水分,切成長6.6厘米、寬3.3厘米的骨牌片,用精鹽(0.5克)、味精(1克)腌制10分鐘;

2.將蝦肉與豬肥肉混合——剁成細茸,加入蛋清、精鹽(0.5g)、紹興酒、味精(1.5g)、濕澱粉(10g)拌勻。將蘑菇和熟火腿切絲;將雞蛋掛入鍋中的蛋皮中,切成細絲;將蝦子切碎,煸炒;

3.將腌制好的魚肚放在桌子上,然後將調好的蝦醬(大約壹半)均勻的抹在每條魚肚上(光滑順滑);魏美食街

4.然後,將切好的香菇絲、熟火腿絲、雞蛋皮絲、蝦仁碎、松菜點綴在蝦仁碎上(均勻整齊),放入盤中,入蒸籠小火蒸熟,取出放在盤外圈;

5.炒鍋著火時,加入熟豬油(50g)燒熱,放入蔥花、姜末,加入雞湯(100g)、精鹽(1.5g)、味精(1.5g),燒開時用濕澱粉(1.5g)。

6.另起鑊置火,加入熟豬油(約100g)加熱,將另壹半蝦醬榨成元宵大小的丸子(約12g),放入鑊中,煎成扁餅,至金黃色時取出;

7.炒鍋內熱底油(25g),放入番茄醬翻炒,然後放入白糖、醋、精鹽(1.5g)、味精(1.5g),翻炒後放入雞湯(100g),再放入炒好的蝦餅,關火。在鍋內剩余的汁液中加入香油(10g),大火翻炒,澆在上面。原料:白糖、粗糧、大豆、大豆油、鹵汁、鰻魚、魚肉。

材料:蔥、蔥花、姜。

調料:白糖、料酒、水、香油、鹽、醬油。

鰻魚1.500克

香油25克,白糖100克,醬油40克,姜75克,料酒25克,粗鹽25克,香蔥100克,豆油25克,各150克。

練習:

1.生姜洗凈,切絲25克,絞碎50克;

2.洋蔥去根,洗凈,切成粉;

3.鍋中放入清水2500毫升,加鹽勾芡,燒開後放入鱔魚,然後蓋上鍋蓋,煮至魚嘴張開,撈出放入清水中沖洗幹凈;

4.將魚腹放在案板上,壹手托住魚頭,將竹片緊貼魚下巴插入,沿背部至尾部直排,去除內臟,再沿脊骨兩側切成整條鱔魚肉,洗凈瀝幹水分;

5.炒鍋燒熱,舀入豆油,八成熱時,放入鱔魚肉,用漏勺打散,煎3分鐘左右,撈出;

6.油溫再次達到八成時,放入鱔魚肉煎4分鐘左右,再用小火煎。

7.在炒鍋中大火燒熱,舀入25克大豆油,放入蔥花,炒香,加入紹酒、姜末、生抽、綿白糖,熬成鹵汁;

8.馬上用漏勺把香脆的鱔魚肉舀到鹵汁鍋裏,翻幾下,淋上香油,倒入盤中,放入姜絲。

小貼士:這道菜呈寶塔形,色澤黝黑有光澤,配以棕色醬汁,脆脆的鰻魚肉和鹹鹹的鹵汁。

鰻魚:鰻魚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是人體各種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鰻魚中含有能降低和調節血糖的“鰻魚精”,脂肪含量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鰻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以改善視力,促進皮膚新陳代謝。鰻魚具有補中、養血散結、溫陽健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適用於內痔出血、氣虛脫肛、產後消瘦、女性產傷、子宮脫垂、腎虛腰痛、四肢無力、風濕麻痹、口眼歪斜等。

1.所以菜是用整條鰻魚肉油炸而成的,所以取鰻魚肉的時候,不要把鰻魚肉弄斷,保持完整;

2.用八成油溫炸鱔魚肉,水要炸透,油溫不能太低;

3.因為煎炸的過程,需要準備1000克大豆油。

鰻魚:鰻魚不宜與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紅棗同食。原料:雞爪

配料:洋蔥、大蒜

調料:鹽、醬油、油、桂皮、香葉、八角、陳皮、姜。

練習:

1.先把買來的雞爪洗幹凈,放在陽臺上曬幹,然後在鍋裏放半鍋油。六七成熱的時候,把幹雞爪放油鍋裏炸。雞爪幹腫後,取出晾涼。

2.鍋中用油炒香蔥蒜後,放入雞爪,加水沒過雞爪,再放入桂皮、香葉、八角、陳皮、姜、鹽、醬油,煮40分鐘到壹個小時左右。原料:豌豆、植物油、豬肉、豬油。

配料:香菜、蔥、姜、澱粉。

調料:茶葉、料酒、水、鹽。

800克豬肉(肥瘦相間)

姜5g蔥5g鹽6g料酒8g澱粉(豌豆)8g植物油15g豬油(精制)10g各。

練習:

1.將豬肉切成米粒,加入蔥、姜、水、精鹽、料酒、幹澱粉攪拌。

2.將菜頭切成十個刀模,放入油鍋中煸炒至翠綠色,加入精鹽和豬肉湯煮沸。

3.取壹砂鍋用熟豬油抹鍋底,瀝幹菜心,倒入高湯,在火上煮,將拌好的肉分成幾份,做成光滑的肉丸,放在菜心上,蓋上菜葉,蓋上鍋蓋,煮開後移至小火燜兩小時。

提示:豬肉(肥瘦):豬肉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半胱氨酸,促進鐵的吸收,可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較高,肥胖者和高血脂者不宜多吃。

菜籽心:菜籽富含鈣、鐵和維生素C,其中維生素C高於大白菜。此外,胡蘿蔔素也非常豐富,是維持人體黏膜和上皮組織生長的重要營養來源,對抵抗皮膚角化過度大有裨益。愛美的人不妨多吃點油菜。油菜還有活血、散血消腫、活血化瘀、解毒消腫、通便強身的功效。此外,國外科學家最近發現,油菜中含有能促進視紫紅質合成的物質,可以改善視力。同時指出,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可以降低患胰腺癌的風險。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吃完豬肉後不宜大量喝茶。配料:豬裏脊肉

食材:水發香菇、蔥白。

調料:精鹽、味精、紹興酒、雞蛋清、香油、熟豬油、濕澱粉。

練習:

1.將蘑菇洗凈,切成小塊。豬裏脊肉用頂刀切片,用精鹽和蛋清染色,用澱粉上漿;

2.炒鍋置火上,放入熟豬油,加熱至三成時(66℃紮),放入裏脊肉片攤開,瀝幹油備用;

3.原鍋留底油,洋蔥略炒,放入香菇、白湯、鹽、裏脊肉片,放入紹興酒、洋蔥片,翻炒勾芡,倒油,出鍋,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