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肯德基也有“沒有雞做”?

肯德基也有“沒有雞做”?

很多人小時候應該聽過壹個恐怖故事: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壹個白胡子老頭開了壹個奇怪的養雞場,裏面的小雞崽有八個翅膀,六條腿。每次聽到這些,大多數年幼無知的人類幼崽看到肯德基都會嚇得哇哇大叫,跑開。

當然,等我長大了,這個謠言就不攻自破了,但是現在,肯德基真的要讓世界上有八翼六腿的雞了,至少那不會是“沒雞做”了。9月26日,“美國肯德基無雞可做”沖上微博熱搜。因為無骨雞肉短缺,肯德基決定暫時取消面包雞柳的廣告。

不僅是肯德基,美國知名快餐品牌Wingstop最近也宣布,由於雞翅供不應求,不得不開發新的產品來替代雞翅。9月,部分地區麥當勞宣布暫停供應脆皮雞翅;芝加哥壹家快餐店的老板說,食物清單上三分之二的食材都供不應求。

三年前,由於未能與新的經銷商達成合作,雞肉無法供應,肯德基被迫暫時關閉了英國和愛爾蘭的數百家門店。現在供應問題比較突出。最新數據顯示,美國8月份的家禽供應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0%。

沒有肥宅的開心雞,肯德基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這種困境中,肯德基遠遠不是壹個人。

二戰後,肯德基逐漸在美國快餐市場嶄露頭角,這個炸雞品牌從此在世界各個角落生根發芽。無論在哪裏,吃雞都是餐桌上的主流。據悉,桑德斯上校在創辦肯德基時,要保證作為原料的每壹只雞都是肥美的,最好能讓雞的脂肪粘在手指上。

肯德基的明星產品之壹“手指吮吸原味雞”,很大程度上是父親對食客吃雞的最大期待。就連經典的廣告詞“吸手指回味,免費品嘗”也用了64年,直到2020年8月才因為疫情期間的個人衛生防控而被叫停。

從1952到現在,肯德基無疑用了60多年的時間將吃雞生意做到了極致。現在吃雞的生意明顯不太好。最明顯的就是肯德基在“曲線救國”,琳瑯滿目的新品正逐漸將這個炸雞品牌淹沒在消費的洪流中。

據不完全統計,肯德基壹年要推出40到50款新品。僅在壹年前,肯德基就推出了20種主食、28種零食和7種飲品。但近幾年推出的新品,越來越脫離以往菜單的範疇。簡單來說,炸雞產品在肯德基的新品中出現的越來越少,甜品、飲料、素食或快熟產品都充斥其中。

比如2021上半年,肯德基推出了麻辣香鍋漢堡、小龍蝦漢堡、芒果冰淇淋、櫻桃瑪奇朵、白桃果子露、多汁牛肉漢堡、愛心雞塊等新品。去年又跟風賣螺螄粉。除了壹個雞塊和雞肉有關,其他產品基本無關,就連漢堡也變得五花八門。

看來肯德基不想繼續做雞肉生意了。去年6月5438+10月,肯德基正式宣布推出植物肉系列,包括植物肉漢堡和植物肉黃金雞塊。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個經典的炸雞品牌也開始走“黑科技路線”,不僅追求其炙手可熱的植物肉,還在2020年與俄羅斯壹家3D生物打印公司合作研發3D打印雞肉。

種種跡象暴露了肯德基的原料困境,當然肯德基不是唯壹的。目前,快餐市場上的雞肉產品明顯減少。以漢堡為例,盒馬此前推出過蔬菜肉漢堡,單個的價格差不多是60元;麥當勞在芬蘭和瑞典的所有門店都推出了McVegan素食漢堡,在德國推出了無肉漢堡;在英國,肯德基壹直在開發素食炸雞和素食雞肉漢堡;漢堡王也與人造肉公司達成合作。

德國麥當勞推出的無肉漢堡是雀巢的花園美食不可思議漢堡。

這種產品趨勢直接刺激了海外人造肉市場。據美國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Marketsand Markets預測,全球蔬菜肉類市場規模在2012100億美元,預計每年將以15%的復合增長率增長,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美國人造肉第壹股Beyond Meat的毛利率高達30.2%。

為什麽肯德基沒有雞可以炒?各種新聞報道最常規的解釋是疫情影響了市場供應鏈,但其實除此之外,很多國家的雞肉供應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危機。就受熱搜影響嚴重的美國而言,2016年,《華盛頓郵報》爆料稱,美國最大的肉類供應商泰森食品公司涉嫌聯合其他公司操縱美國雞肉價格。

美國消費市場壹直有嚴格的“雞指數”,但從2015開始,佐治亞碼頭雞指數出現了明顯的背離。當其他所有指數都從2014的1.2美元/磅降到0.7美元/磅時,只有喬治亞碼頭還在1.655。

據悉,其他指標的變化都來自於消費者的終端價格,只有喬治亞碼頭的價格來自於幾家雞肉供應商提供的價格。當喬治亞碼頭的價格明顯高於其他價格指數時,意味著包括泰森食品在內的雞肉供應商的價格明顯高於市場價格。

公開資料顯示,泰森食品約占美國肉類市場的20%。具體來說,美國消費者消費的大約265,438+0%的雞是由泰森食品飼養的。巨頭的威懾,供應鏈的雙重壓迫,讓本就不富裕的美雞自由雪上加霜。

雞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鳥類。從羅馬就開始吃美食的白月光,就連周星馳也對電影中的雞翅情有獨鐘。根據糧農組織的統計,全世界每年要吃掉660多億只雞。按照香的邏輯,這些雞可以繞500圈。

據史料記載,雞最早出現在人類社會主要是為了觀賞。羽毛和雞冠是比雞更值錢的東西。維多利亞女王時期,成分濃烈的母雞取代了好鬥而漂亮的公雞,成為“雞舍”的新的頂流。據報道,維多利亞女王對雞的喜愛引發了所謂的“母雞熱”。

根據壹些記錄,兩只母雞的價格在當時的上流社會高達700美元,即使在現在也是天價。養雞在維多利亞時代甚至成為壹種致富手段,直到1855,雞泡沫才破裂。1950之後,隨著養殖技術的進步,規模化商品養雞時代到來。

美國肉雞產量世界第壹,巴西和中國緊隨其後。快餐飲食導致美國人對雞的極度熱愛。公開數據顯示,美國肉雞年屠宰量從1954增加到2012年的105億只,100只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比例從1959年的28.5%增加到2012年。

與此同時,美國的肉雞年人均消費量達到了驚人的47公斤,而巴西是5.7公斤。因為肉類資源豐富,所以來自國內養殖場的肉雞略無味,只有5.7斤。我國肉雞數量從1981年全國4000萬只增加到2065438只。

國內肉雞市場的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品牌的快速增長。據統計2020年,百勝的門店數量!肯德基的母公司,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10506家,麥當勞的門店數量為3787家,德克士的門店數量為2760家。華萊士甚至超過了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總和。

其他雞肉品牌也隨處可見。楊明宇黃燜雞米飯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6000家。鄭新雞排目前全國門店已經突破2萬家;主打炸雞的品牌“點了壹個炸雞”“點了壹個炸雞”也做到了千店規模等等。

美國肯德基無雞可炸,俯瞰世界各個角落,吃雞大戰也壹觸即發。我國並不缺雞,但疫情期間養殖和運輸成本的上漲也不容忽視。2020年以來,雞肉價格壹直在上漲。卓創資訊數據顯示,去年6月+065438+10月,白羽肉雞平均價格壹周上漲0.49元/公斤,全國主要產區肉雞平均收購價格為3.66元/公斤,環比上漲15.46%。

然而幸運的是,這種現象並沒有持續多久。2021以來,國內雞肉市場明顯好轉。國外就沒這麽幸運了。除了本地雞肉供應緊張之外,近年來,各國雞肉出口競爭達到白熱化程度。

中國主要進口雞肉,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壹度被其他肉雞養殖大國爭奪。數據顯示,中國在過去五年進口了40萬至50萬噸雞肉,占國內雞肉產量的4%至8%。在美國雞肉份額縮水後,巴西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中國進口雞肉的最大來源。

但《2065 438+07-2023年中國雞肉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策略咨詢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雞肉的份額有所增加,除巴西外,如泰國、阿根廷、智利、波蘭。此前,中國與烏克蘭達成了雞肉貿易。

與此同時,五家白俄羅斯家禽產品加工廠已經開業,向中國供應家禽產品。根據白俄羅斯農業和食品部的數據,每年對中國的雞肉出口量可能在5億至65438+萬噸之間。吃雞大戰從未停止,但可以預見的是,美國是第壹個失敗的。

美國熱衷於吃肉,不僅僅是雞肉。作為世界上肥胖率最高的國家,美國每年人均肉類消費量超過100公斤。只是這兩年在美國吃美食的幸福感少了很多。失去肥宅開心雞不是重點。關鍵是整個美國的糧食供應急劇萎縮。

據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統計,2020年4月,美國零售商報告的家禽短缺率為15.8%。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過去壹周屠宰用於肉類加工的牛、豬、羊數量減少了至少25.6%,相當於約76.7萬頭。

美國去年3-4月,全國凍豬肉儲存量為2865438億公斤,壹個月內減少了4%。《今日美國》發表報告稱,美國超過150家最大的屠宰場感染率最高。2020年4月,北美多家大型屠宰場和肉類加工廠被迫停工,豬肉產量下降約65,438+00%,牛肉產量下降約24%。

美國家庭幾乎吃不起肉,供應不足導致肉價上漲。4月以來,美國牛肉批發價格上漲約25%,豬肉批發價格也上漲約15%。自2020年以來,美國的物價壹直在飆升,5月份美國的食品價格上漲了0.4%。

2021,這種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某留學平臺甚至發布了“赴美留學生生活成本研究報告”。2021年6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5.4%,為2008年8月以來最大漲幅,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

今年6-7月,食品CPI整體上漲0.7%,與2020年7月相比,食品價格整體上漲3.4%。與去年相比,可以說美國所有零售食品的價格都在上漲。今年漲幅最大的不是肉,是水果。據報道,到目前為止,美國新鮮水果的價格已經上漲了4.9%。

雞蛋、牛奶、零食等家庭食品平均價格上漲1.9%,魚類和海鮮類產品價格全年將上漲3.0%至4.0%,全部食品CPI平均上漲2.4%。根據預測,2021年,家庭食品價格預計上漲2.5%至3.5%,外賣食品價格預計上漲3.5%至4.5%。

當肯德基被發現沒有雞可炒時,就有新聞報道美國出現了“蟹肉荒”。9月份,蟹肉價格漲到每磅50-60美元,電商平臺價格甚至達到1,21,遠高於過去5年19-30美元的均價區間,暴漲約590%,以至於很多餐廳直接下架蟹肉餐。

另外,泡泡茶沒有珍珠,培根、吐司、椰子水的短缺讓美國吃貨們哭了。咖啡的價格已經連續上漲了50%,創下了五年來的最高紀錄。但是,悲劇不會像潮水壹樣來得快,消退得也快。美國的物價好像已經高了兩年了。可悲的是,根據許多預測,食品價格將在2022年上漲。

據統計,2022年美國家庭食品價格預計上漲1.5%至2.5%,外賣食品價格預計上漲3.0%至4.0%。這樣看來,只是炒雞丟了也不是什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