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草魚百科

草魚百科

草魚,鯉科。體細長,次圓柱形,體長1m以上。身體呈青黃色。頭寬而平,嘴端位置,不需要。咽齒梳。棲息於水的中、下層,以水生植物為食。3-4齡成熟,在河流上遊產卵,可人工繁殖。生長快,最大個體30kg左右。是我國主要的淡水魚養殖對象。分布於我國各大水系,肉質鮮美,魚膽有毒。

目錄

1.生活習慣

2.形態特征

3.分布範圍

4.育種技術

5.營養價值

生活習慣

草魚壹般喜歡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層和水生植物較多的近岸區域。有河湖洄遊習性的成熟個體在河流、水庫等流水中產卵。產卵後,親魚和幼魚進入支流和通江湖泊,通常在淹沒的淺灘草地和淹沒區及主要支流(湖泊、河流、港灣等有水覆蓋的區域)附著的水體中攝食和育肥。冬季在幹流或湖泊深水處越冬。草魚是典型的草食性魚類,性情活潑,遊泳速度快,經常成群覓食,貪食。魚苗期以浮遊動物為食,幼體期以昆蟲、蚯蚓、藻類、浮萍為食,體長約10 cm時,完全以水生高等植物尤其是禾本科植物為食。草魚食用的植物種類因生活環境中的食物基礎而異。

草魚的繁殖情況與其他家養魚類相似,自然條件下不能在靜水中產卵。壹般來說,適宜的產卵地是河流主流的匯合處、曲流壹側的深槽水域、河流兩側的突然收縮處。繁殖季節與鰱魚相似,略早於青魚和鱅魚。繁殖期為4-7月,以5月份為主。壹般在河水上漲早且劇烈,水溫能穩定在65438±08℃左右時,草魚大規模產卵。草魚的繁殖習性與其他家養魚類相似。整個冬季(65438+2 ~ 2月)草魚卵巢達到成熟,在第三發育階段越冬。

3-4月,當水溫升至65438±05℃左右時,卵巢中的ⅲ期卵母細胞迅速發育至ⅳ期,開始生殖洄遊,在其向上遊洄遊的過程中完成ⅳ期至ⅴ期的發育,遇到適宜產卵的水文條件時產卵。通常產卵在水層進行,魚不浮於水面,俗稱窒息;但遇到良好的繁殖生態條件時,如伴隨雷雨的水位驟升,雌、雄魚在上層水中追逐,出現背腹顫抖的浮排現象。受精後,由於卵膜吸水膨脹,卵的直徑可達5毫米,隨水漂浮,20℃左右發育最好,約30 ~ 40小時魚苗孵化。

草魚長得很快。就整個生長過程而言,體長增長最快的時期是1 ~ 2歲,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是2 ~ 3歲。當4齡魚達到性成熟時,生長速度明顯減慢。1冬魚體長約340mm,體重約750g。冬魚長約600毫米,重3.5公斤。3歲的魚體長約680 mm,體重約5 kg。冬魚體長約740 mm,體重約7 kg。5冬魚可達780 mm左右,重約7.5kg;最大的個體可達40公斤左右。

草魚生長快,個體大,最大個體可達40斤。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5.5 ~ 26.6克,脂肪1.4 ~ 8.9克,熱量83 ~ 187大卡,鈣18 ~ 160毫克,磷30 ~ 312毫克,鐵0.2毫克。

草魚因其食性簡單、餌料來源廣泛、生長速度快、產量高,常被視為池塘養殖和湖泊、水庫、河流的主要放養對象。1958以來,人工產卵、受精、孵化技術成功後,魚苗、魚種成為我國主要的集約化養殖對象。草魚也被漁民用來在外遊蕩壹兩年,清除水中和沿岸的草,開荒除草。草魚被稱為先鋒,因為它能迅速清除水中的各種草。

形態特征

鯉形目,草魚的唯壹種類,又名鯧魚、草根魚、厚魚。身體略呈圓柱形,頭略扁,尾扁平;嘴是彎的,不需要;上顎略長於下顎;體淺黃褐色,背部青灰色,腹部灰色,胸腹鰭略灰黃色,其他鰭淺灰色,體長,腹部無棱。頭是平的,尾是平的。下咽齒呈兩排,側面扁平,齒呈梳狀,有橫槽。背鰭和臀鰭沒有硬刺,背鰭與腹鰭相對。吻很短,長度小於或等於眼睛直徑。眼眶後面的長度超過頭部長度的壹半。

分布範圍

棲息在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壹般更喜歡生活在水的中低層和水生植物較多的沿海地區。性活躍,遊泳速度快,經常成群覓食。它是中國東部從廣西到黑龍江的平原地區特有的。在主流或湖泊的深水中越冬。親魚在繁殖季節有逆流遊泳的習性。它被移植到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許多國家。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泛,是我國四大淡水魚之壹。在中國重要的淡水經濟魚類中,最著名的有草魚、青魚、鰱魚和鱅魚。雖然都是中國特有,但草魚被視為壹種獨特的食物和覓食手段。

育種技術

1.池塘要求:池塘面積10 ~ 20畝,水深2 ~ 2.5米,淤泥厚度不大於20厘米。每10畝池塘配備1增氧機和功率3kW的自動投餌機;

2.清塘:冬天把池塘水排幹,冰凍20天以上。放養魚類前15天,水面10 ~ 20cm,每畝用生石灰150kg對池塘進行清理消毒;

3.養魚:春節前後,每畝投放規格200-250克/條的草魚種300尾,規格15-20條/公斤的鯽魚種300尾,規格5-6條/公斤的鰱魚種50尾,鱅魚種10尾。放養前用5%鹽溶液對魚種浸泡消毒5 ~ 10分鐘;

4.飼料飼餵:以飼餵蛋白質含量為28 ~ 32%的顆粒飼料為主,輔以青綠色飼料。飼料餵養遵循先粗後細、四定四看的原則。壹般壹天餵兩次,以2小時內吃完、草魚吃到八成飽為宜。連續飼餵顆粒飼料壹段時間後,應停用顆粒飼料1周,間隔飼餵原糧飼料。平時註意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等藥物,避免草魚因肝膽綜合癥等疾病而大量死亡;

5.水質管理:正確使用增氧機。6-6月晴天無風天氣,每天下午1 ~ 3點啟動增氧機2小時,淩晨及時曝氣;連續陰天要早點充氧。及時給池塘補充淡水,通過小排多次換水,逐步控制水質。6-9月,每隔3-5天加淡水1次,每次加水約10cm,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撒1次全池10-20k g泥漿;

6.疾病控制:用先粗後細、精青結合的方法餵養草魚,控制肝膽綜合癥的發生。草魚常見的疾病有紅皮病、爛鰓病和腸炎。壹般內服結合外噴,外噴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劑為主,持續3天。口服三黃散餌料效果更好。每50公斤魚重,用0.3公斤三黃粉(大黃50%、黃柏30%、黃芩20%)拌入面糊中,在飼料中飼餵3 ~ 5天。

7.適時捕撈:大規模成魚及時捕撈上市是草魚高產養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水的載魚量,促進池魚後期快速生長。壹般7月底會釣到1次,水溫低的淩晨會釣到。

營養價值

1.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血液循環,是心血管病人的好食物;

2.草魚含有豐富的硒,經常食用有抗衰老、美容的作用,對腫瘤也有壹定的防治作用;

對於身體虛弱,食欲不佳的人來說,草魚肉嫩而不膩,可以開胃滋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