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高考是什麽時候恢復的?

高考是什麽時候恢復的?

1977恢復高考。恢復高考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拯救了中國的教育,拯救了整個中國。

高考是指中國高等教育的入學考試。高考是考生進入和選擇大學的資格考試,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國家考試之壹。它由國家組織,由專門機構提出,同時進行。

1977 10 21,人民日報頭條“高校招生重大改革”宣布,中斷十余年的高考將恢復。這個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國。

1977年冬天,恢復高考後的第壹次考試。考試分為文史兩科,分別為思想政治、語文、數學、史地(歷史地理),理工類科目,分別為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報考外語專業的要加試外語。

高考時間表

中國有1300多年的科舉歷史。這個體系曾經[65,438+00]表現出選拔人才的優越性,深深影響了東亞各國。1905年,清廷為了發展新式教育,培養實用人才,廢除了科舉制度,轉而引進了西方的學校考試制度。中國現代高考制度的建立有兩個重要來源:壹是科舉制度形成的傳統考試思維和價值,二是西方現代考試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4年,清政府在張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頒布了《戲校條例》。

1905年,科舉制度壽終正寢,從此中國現代高考制度走上歷史舞臺。

1936年,中國有100多所大學。當時的高考制度是各個大學自己組織命題。學生可以選擇申請多所大學或者同時被多所大學錄取。

從65438年到0952年,我國建立了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統壹招生制度。統壹高考招生更能體現公平,滿足當時國家快速選拔人才的需要。

65438年至0977年,小平同誌出任國家副總理,主管文教,主持恢復高考。恢復高考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拯救了中國的教育,拯救了整個中國。

1977 10 21,人民日報頭條“高校招生重大改革”宣布,中斷十余年的高考將恢復。這個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國。

1977年冬天,恢復高考後的第壹次考試。考試分為文史兩科,分別為思想政治、語文、數學、史地(歷史地理),理工類科目,分別為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報考外語專業的要加試外語。

1981中,英語納入考試科目,30%的分數計入總分或參考。另外,直到1994才把生物學中的“六原理七原理”的模式加入到科學中。

1983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辦法。規定壹些中央部門或國防科工委系統所屬的普通高等學校,要按壹定比例面向農村或農場、牧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行業招生。

1983正式將外語(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高考報名時可以自由選擇,壹般選擇英語)納入高考科目,原成績計入總分。

1985教育部規定,可從參加統壹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量計劃外自費生。壹向由國家“全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國家計劃招生不收費和國家調控招生收費並存的“雙軌制”。同年從美國引進標準化考試,同年在廣東省率先試點英語和數學。

1985,上海在全國率先獲得自主命題權。同年,國家教委決定在北京大學等43所高校進行招收保送生的試點。

1989年8月,國家教委決定在全國逐步推行標準化考試。

1994普通高考制度改革,推出“3+2”考試制度。生物和地理科目被取消了。除了字數,文科考思想政治和歷史,理科考理化,理科不再考思想政治。初衷是減輕學生負擔,卻導致學生地理生物知識差。

從65438年到0996年,我國高等教育嘗試平行招生,大學學費開始上漲。

1997普通高校招生改革。

1999年,教育部發布了《面向21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文件認為,跨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和任務,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同年,廣東率先試點“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開始重新成為高考科目。今年以來,高校開始大規模擴招。

2000年,已經被國家“全包”的師範類專業也開始收費,招生並軌改革完成。

2000年以前,我國高考壹直使用全國統壹試卷。從2000年到2004年,全國開始實行“統壹高考,分省命題”的組織模式,越來越多的省份加入到自主命題的行列。

2001教育部進壹步放寬了報名參加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統壹招生考試的考生條件。取消了普通高考報名年齡不超過25周歲、未婚的限制,中職畢業生不再局限於高職,也可以報考普通高校。報名參加普通高考不會受到年齡和婚姻狀況的限制和影響,這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到目前為止,全國每年都有25歲以上的大齡考生走進高考考場。

2003年,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決定從2003年起將高考時間提前壹個月,高考時間固定在每年的6月7日、8日、9日。

2003年,教育部批準首批22所高校開展自主招生試點。作為壹種新的人才選拔方式,擁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有90所;種類逐漸增多,包括“自組考”、“校長實名推薦制”、“自主招生聯考”等。

2008年,我國啟動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適齡青年15%。短短五六年間,大學招生規模翻了近三倍,“大眾教育”逐漸取代了“精英教育”。但與此同時,高校畢業生職業技能的缺失和就業的困難引起了人們對擴招的反思。

2065 438+00 2月教育部公布征求意見稿,7月發布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全文。文件明確提出逐步形成分類考試、多元錄取、綜合評價的考試招生制度,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65438+2004年9月,《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創造條件逐步取消普通高校招生批次。2015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

2014 12 16、17教育部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關於在普通高中實施學業水平考試的意見》、《關於進壹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關於進壹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等四項重大高考改革。

2014年全國有16個省市實行分省命題,有15個統壹命題;2015年新增江西、遼寧、山東三省實施高考統壹命題,使用全國統壹命題試卷的省、直轄市增加到18。

2016年全國26個省份選擇統壹命題,即采用“普通高考全國統考試題”,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省或直轄市仍為分省命題。

2017 10 19、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

3月218,21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對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做出安排。《通知》指出,為進壹步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中央部門所屬高校要向重點大學錄取率相對較低的省份傾斜;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跡等全國高考加分項目。

2019年5月6日,全國高考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會上透露,2019高考報名人數達數千萬。2019高校招生全國統壹考試於2010310000年6月7-9日舉行。

2020年3月31日,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統壹招生考試延期壹個月,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0000人。

2020年7月25日,從2021年開始,北京高考增加英語口語考試,英語口語加聽力考試50分,總分不變。

2021 2月19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明2021全國統考6月7日舉行。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9:00至11:30語文;數學從15:00到17:00。6月8日9:00-11:30,文科綜合/理科綜合;15:00-17:00外語,如有外語聽力考試,應安排在外語筆試開始前。

2021,1078萬人報名參加全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