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和恒順香醋的味道,這輩子都忘不了。其余的蟹黃包子在靖江和如東都還不錯。灌湯包,我吃過最好吃的是在杭州臨安縣城,廣場後面的壹條小路上,名字忘了,其次是開封的宋城。皮沒有江浙的薄,但是湯汁新鮮。煎包自然是蘇州的啞巴煎包,其他地方的煎包在它面前都是渣。南京的尹家不壹樣,但是好吃。
揚州包子是包子之王。外國人請選擇非節假日吃吧。請像當地原住民壹樣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吃早茶(網上多做功課),遠離“旅遊包子套餐”過春節,給親朋好友寄去壹箱箱冷凍包子,遠至新疆、北京。人們同意吃它們。而且,我不會因為速凍而把標準降低太多。我也會自己買壹盒過年吃的。想想為什麽,就像淮揚菜壹樣,不油不鹹不辣,可以調和。
再來說說其他去天津北京的包子和他老婆。他們吃了慶豐,狗不理。雖然味道不如以前,但是大方向感覺還可以。有70分的成績。我老婆是上海人,根本吃不下兩個就不吃了。她說,大蔥是不能接受的。可見豬肉大蔥包子過黃河的局限性很大。在無錫吃壹籠就不錯了。太多太甜。我壹直懷疑無錫人不吃大白兔,可能太弱了。對了,我能吃壹籠,我山東同事直接吐了。
上海城隍廟的小籠子還不錯,只有這個在上海其他地方不正宗,而黃成的地方位置不好,而且是在旅遊區,除非是專門來玩的,否則是不會吃的。不過,我覺得這是最聰明的。分店多了,口感質量必然下降。是的,對了,我真的覺得樓下賣的小籠子都是賠錢的(實惠到瘋狂),是樓上包間的遊客消費補貼了樓下的生意。這家店不能毀,上海市旅遊委絕對選這家店做吉祥物。廣州的茶點,奶油包子什麽的壹般,沒有肉。
或者放兩只大蝦和壹些叉燒肉。我老婆真的很喜歡,但是我不喜歡。包子的真正意義是直接吃。妳給我壹個盤子,裏面有四種調料。腸粉包大蝦都敢叫饅頭。蝦仁餛飩就不壹樣了,好吃又好吃,但不是包子不展開。香港有家店賣大包子,可能是給體力勞動者吃的。有大塊的肉,大塊的叉燒,還有半個鹹蛋。面大概有壹兩種,我吃了壹種就飽了。需要15港幣,是香港最便宜的飲食。應該是個例,其他地方都沒見過。
新疆的烤羊肉包子,以前在烏魯木齊百花村吃過,現在已經受不了羊肉的味道了。然而,如果它們經過精心烹飪或挑選,它們就不會有那種味道。它們的特點是皮脆,在坑裏烤。去新疆的朋友要試試。還有壹些遊客饞吃的包子,連味道都不記得了。很明顯不用說什麽了,記得補充壹下。友情提醒,作為壹個吃貨和旅遊愛好者,以我多年的經驗,當妳到達壹個旅遊目的地,看到Dianping.com或者百度當地的特色美食,請壹定要慎重。壹般妳都習慣不了。非北京本土的可以喝完壹碗豆汁,請忽略。來吧,和朋友握握手,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