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武夷山紅菇的真假鑒別

武夷山紅菇的真假鑒別

樣品a、樣品b和樣品c

將三個樣品浸泡在冷水中,觀察它們的變化(見圖)。

蘑菇褶較厚,傘面頂部中央呈暗紅色或暗紫色(見圖)。

手工染色蘑菇幹(見圖)

將染色的蘑菇浸泡在冷水中(見圖片)

紅菇科至少有57種。

真正的“紅菇”學名是武夷山紅菇(正紅菇)

在開始鑒定實驗前,福建農林大學真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鄧老師表示,首先要搞清楚“紅菇”的種類和營養價值。

鄧老師說,紅菇科至少有57個品種,沒有壹個是可以人工培育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常說的“紅菇”,其實只是壹種叫正紅菇的食用菌,營養價值很高,被稱為“南方紅參”,價格不菲。市面上賣的紅菇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真正的紅蘑菇

細菌褶皺很厚,呈銀灰色。

在做實驗之前,鄧老師從紅菇的形狀入手,告訴我們“觀察辨別”真假紅菇的方法。

(壹)註意觀察傘蓋下的菇褶,這是辨別真假紅菇最重要的壹點。紅菇褶厚,銀灰色。

(2)紅菇的柄是實心的。買的時候註意用手揉壹揉,看看梗(傘套下面的部分)是否結實。

(3)紅菇的傘面頂部中心為暗紅色或暗紫色,比傘面周圍顏色略深。

(4)泡在水裏,紅菇也會掉色,但散了顏色就不均勻了,水的顏色變化慢。

(5)鄭弘蘑菇湯香甜可口,湯汁鮮美,但蘑菇不太好吃,略澀。

實驗鑒別真假紅菇

實驗1

水浸法

實驗樣本:林女士家的紅菇(以下簡稱樣本A)、王女士家的紅菇(以下簡稱樣本B)、鄧老師家的紅菇(以下簡稱樣本C)。

實驗內容:冷水浸泡,觀察三者變化。

實驗步驟:將三個樣品放入小燒杯中,倒入水浸泡半小時。

實驗變化:

剛泡完,放入樣品A的水,顏色慢慢變成玫瑰紅。加入樣品B的水,顏色會變成棕色;當放入樣品C中的水時,顏色的變化與A中的壹致..

浸泡20分鐘左右,放入樣品A的水中,有壹點黴味,樣品A的梗中間有空隙;放樣品B的水聞起來淡淡的,很香;含有樣品c的水聞起來很清澈。

浸泡30分鐘後,樣品A的梗稍有褪色。樣品B的柄和傘蓋都褪色了,浸泡前後顏色變化很大。樣品C浸泡後,雖然褪色了,但梗和傘面還是有明顯的紅色。

實驗結論:雖然水被香菇浸泡後會被染成紅色,但是紅色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很慢,被浸泡後仍然可以清晰的看到所有自身的紅色。鄧老師通過實驗對比,認為樣品A是紅菇,樣品B不是紅菇。

至於為什麽樣品A在浸泡過程中有黴味,菌柄是空心的,鄧先生認為樣品A在采摘、晾曬、存放過程中保鮮工藝可能不到位,菌柄在存放過程中可能被蟲子吃掉,所以變成空心的,但還是可以正常食用。但是樣品B浸泡前後色差很大,是否染紅菇還需要再做壹組實驗對比才能下結論。

實驗二

染色鑒定方法

實驗材料:樣品B、待染色的幹蘑菇和堿性品紅。

實驗目的:通過比較人工染色的蘑菇和樣品B,我們可以檢查樣品B是否是染色的蘑菇。

實驗步驟:(1)將堿性品紅倒入水中稀釋,配制成適當比例的染料。

(2)將待染色的幹香菇放入準備好的染料中染色20分鐘。

(3)將好色蘑菇從染料中取出,放入電吹風幹燥箱中幹燥。

(4)比較人工染色蘑菇與實驗樣品B的浸泡反應..

實驗結論:通過比較染色香菇泡水後與樣品B的反應,可以發現染色香菇泡水後顏色分散均勻,水底沒有顏色沈澱。該反應與樣品B在水中浸泡後的反應不同;並且樣品B浸泡後散發出怡人的香味,無異味。鄧老師認為,樣品B不是染色紅菇,但也不是大家說的正常紅菇。它屬於紅菇科的壹種普通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