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高油玉米種植技術黃精種植技術

高油玉米種植技術黃精種植技術

玉米屬於禾本科,學名為玉蜀黍,俗稱棒子、玉簪、玉米。它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壹。高油玉米是壹種特殊類型的玉米,其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高油玉米含蛋白質、氨基酸和熱值高,可用作營養食品加工、工業原料和優質高效飼料。

壹、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和種子處理

目前比較好的高油玉米品種主要有農大高油1、農大高油6號、高油115、高油2號、高油8號。播種前認真檢查種子質量,剔除發黴、蟲蛀、破損、無法發芽的種子。要求種子發芽率在90%以上。播種前,種子應在晴天幹燥1-2d,以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選用的種子用300-500倍的磷酸二氫鉀浸泡8-10h,或用ABT 4號生根粉浸泡或拌種15-20mg/L,隨拌隨播。

選擇土地

高油玉米屬於喜肥、喜水、喜高的大作物。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不板結、保水保肥性能好、灌溉條件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精細整地,使土壤疏松、平整、無雜物,土壤水分均勻良好。

播種

高油玉米生育期長,籽粒灌漿速度慢。如果灌漿中後期溫度較低,會影響其正常成熟。因此,必須及早播種,當地溫穩定通過12℃時播種。最佳播種期為4月25日至5月1。麥茬玉米生長期間可采用套種或幼苗移栽的方法增加積溫。高油玉米植株高大,種植密度不宜過高,壹般525-67500株/hm2。播種采用穴播,播種深度按“淺粘土深沙土”控制,2.5-5.0cm為宜。

施肥

高油玉米施肥壹般施氮300-380kg/hm2,五氧化二磷125-160kg/hm2,氧化鉀75-118kg/hm2。具體施肥方法如下:壹次基肥,二次追肥。壹般基肥配施有機肥15-30t/hm2,五氧化二磷120-150kg/hm2,氧化鉀75-118kg/hm2,氮肥120。追肥壹般在苗期施氮30-45 kg/hm2,促進弱苗生長;拔節後6天再次施穗肥,施氮量150-180kg/hm2。在施肥過程中,註意氮、磷、鉀的合理搭配,對提高粒重和胚重,特別是對提高籽粒含油量有顯著作用。磷是提高籽粒含油量的主導因素,基肥中應註意磷的施用。

5.田疃管理

根據高油玉米的生長發育規律和各生育期的特點,適度控制灌溉、中耕和施肥,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苗期早追肥,促進出苗早,葉間苗4-5片,定苗6-7片,其余苗要整齊、壹致、健壯。加強花期、授粉期和灌漿期的肥水管理,更加註重粒肥的施用,防止玉米後期早衰,充分灌漿,增加穗粒重。在拔節期、抽雄期和灌漿期及時灌溉玉米。做三鏟三趟,可以防止倒伏,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營養,提高肥料利用率。

第二,害蟲控制

1.幼苗控制

防治對象為玉米粗縮病、玉米苗疫病等。根據當地玉米生長進程和玉米病蟲害發生規律,春玉米應在4月30日前播種,夏玉米應在6月10後播種,以避免玉米九葉期灰飛虱的危害和蔓延,從根本上解決玉米粗縮病問題。苗期重點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營造有利於作物生長、不利於病蟲害發生的外部環境,及時拔除病株,減少毒源。玉米苗枯病壹般在播種至7月上旬發生,可結合田間管理,或噴施800倍甲基托布津或65438倍百菌清+0,000倍65438倍+0-2倍防治。

2.拔節期預防

防治對象為褐斑病、紋枯病、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玉米赤星病發病初期,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1.05kg/hm2,或12.5%禾果利粉劑450g/hm2,噴灑450kg水。如結合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的防治,可噴灑25%苯菌靈乳油800倍。當彎孢菌葉存在時,可加入5%的桿菌肽,每7天1次,可連續使用2-3次。在田間玉米紋枯病發病初期,用井岡黴素水溶液或可溶性粉112.5g/hm2在玉米基上噴水,視病情發展連續噴2-3次,每次間隔7天左右。在春玉米田1代玉米螟產卵盛期和夏玉米田二代玉米螟產卵盛期,使用4.5kg/hm2的Bt可濕性粉劑,藥、水、幹細砂比例為0.4: 1.0: 10.0,制成顆粒劑,與其他藥劑混合後噴施。玉米心葉末期(大喇叭口期),當花葉病株率小於5%時,不需要施藥,當花葉病株率為5%-10%時,需要摘治,當花葉病株率大於10%時,需要兩次防治。可以用辛硫磷顆粒劑。此外,玉米螟性引誘劑的應用效果也很好。及時追肥,培育健壯植株,增強抗病能力。汛期註意排水,避免田間積水,降低濕度。

3.灌漿期間的預防

防治對象為玉米銹病、玉米螟和玉米蚜蟲。田間首次見到玉米銹病葉時,用20%三唑酮乳油900mL/hm2或12.5%烯唑醇450-600g/hm2噴水防治,並根據情況進行補充處理。玉米螟成穗率達到10%或百穗有50頭蠶時,應先剪去穗頂的蠶,再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0-900mL/hm2在玉米穗頂噴水。當玉米蚜蟲成株率達到30%-40%,出現“油株”(蜜露)時,選擇對蚜蟲高效、對天敵傷害小的藥劑進行防治,如24%吡蟲啉450-600g/hm2,或65,438+00%吡蟲啉450-600g..玉米收獲後,稭稈應粉碎還田,或集中銷毀,以減少次年玉米螟的越冬基數。

第三,收獲

高油玉米具有成熟稭稈的特點。當植株下部變黃,苞片黃白,疏松幹燥,乳線消失,黑層形成,種子堅硬有光澤時,玉米完全成熟,應及時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