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原產馬來西亞,我國主要分布在雲南、海南、臺灣省等熱帶地區。在亞洲熱帶廣泛種植。檳榔是壹種重要的中草藥,南方的壹些少數民族仍然把檳榔果作為咀嚼的嗜好。檳榔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中1類致癌物。它在土耳其、新加坡、阿聯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被認定為藥物,在許多歐美國家被禁用。
檳榔的危害
引起中毒
中毒是因為吃得太多。大量食用檳榔後,可能會引起中毒,因為檳榔中含有生物堿,會刺激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導致神經系統損傷。長期的神經刺激會引起頭暈、頭痛等。,嚴重時,四肢會抽搐。
口腔疾病
檳榔的粗纖維在口腔內反復摩擦容易損傷。時間長了,容易引起口腔黏膜纖維化,還會使牙齒變黑或開裂,引發多種口腔疾病。
誘發口腔癌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檳榔是壹種強致癌物質,長期接觸容易增加患癌風險。嘗檳榔可刺激口腔癌變。
影響消化系統
很多人認為嚼檳榔只會導致蛀牙。其實除了這些,還有影響人體消化系統的疾病。檳榔渣進入胃部後,會對胃黏膜造成壹定程度的損傷,導致胃黏膜發炎,嚴重者甚至穿孔。
致幻效果
檳榔中的生物堿還能刺激神經,使人體對這種感覺產生依賴。如果不加以控制,會逐漸發展成戒斷癥狀,讓患者感到非常難受。
吃檳榔上癮。
檳榔含有壹定的麻醉和致幻成分,長期咀嚼檳榔會上癮。在這種情況下,妳會感到舒服,精神亢奮,容易麻醉,所以有時候長期服用檳榔會引起身體不適,這主要是因為成癮會導致身體不適,精神不適等等。在臨床上,檳榔因為添加了添加劑,加工後有時會有壹定的成癮性,所以這種情況要進行有效科學的治療,防止成癮性造成身心依賴。
醫學界認為,經常咀嚼檳榔會引起口腔潰瘍、牙齦退化、黏膜下纖維化,進而導致口腔癌。醫學研究發現,嚼檳榔會使口腔癌風險增加8.4-9.9倍。檳榔中的檳榔堿和檳榔堿具有潛在的致癌性。檳榔的花和藤含有致癌物質,包括檳榔生物堿、檳榔單寧、檳榔特有的亞硝胺和活性氧。美國和日本用檳榔提取物做了實驗,發現它可以在老鼠身上致癌。
2018 4月14日,湖南湘雅醫院官網發文稱,在口腔頜面外科46室,50名住院患者中有45人患有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長期大量咀嚼檳榔史。《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誌》2011發表的壹項研究稱,在嚼檳榔盛行的國家和地區,口腔癌的發病率位居前列。印度是世界上檳榔消費量最大的國家,該國口腔癌發病率居世界首位。世界第二名是巴布亞新幾內亞,近60%的居民嚼檳榔。嚼檳榔在中國臺灣省也很普遍,每6.5438億+男性居民中有27.4例口腔癌。醫學界發現,檳榔與咽癌、喉癌、食道癌明顯相關。央視也報道過很多因為嚼檳榔導致口腔癌的案例,很多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