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蒜的相關知識

大蒜的相關知識

(1)大蒜對溫度的要求?

大蒜性喜冷涼的環境條件,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2℃~26℃。蒜瓣在3℃~5℃的低溫下就能發芽,12℃以上時,發芽較整齊,適宜溫度為12℃~16℃。鱗莖形成期的最適溫度為15℃~20℃。氣溫達到26℃以上,莖葉就開始枯萎,根系死亡, 進入休眠狀態。大蒜幼苗期耐寒力較強,能耐受短時間-10℃的低溫。幼苗對低溫的耐受力以4片~5片葉時最強。播種晚,苗小,幼苗積累養分少,根淺,耐寒力差;播種過早,苗大,生長旺盛,養分消耗過多,耐寒力也會降低。秋播大蒜壹定要在適齡條件下方能安全越冬,因此必須適時播種。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大蒜是綠體通過春化階段的植物。幼苗在0℃~4℃條件下,經過30天通過春化階段。春化之後,遇到適宜溫度就開始形成花葶和鱗芽原基,以後繼續分化。如果不經過低溫春化階段,蒜薹和蒜瓣不分化,只能產生獨頭蒜。在高寒山區春播大蒜有充足的低溫條件通過春化,但沒有光照階段所要求的較高溫度,已分化的側芽,再次進行春化,不結蒜薹,植株呈韭菜形,失去商品價值。如果秋播過早,當年感受低溫分化的側芽繼續在低溫下生活,幼芽在低溫下再次春化,翌年經長日照形成不規則的復瓣蒜,也沒有商品價值。

(2)大蒜對日照的要求?

大蒜是典型的長日照作物,較長的光照是蒜薹和蒜瓣形成的必要條件。大蒜通過光照階段要求日照時數在13小時以上,溫度15℃~19℃。若日照在12小時以下,即使溫度在15℃~19℃,也不能形成鱗莖,但適於葉片生長。因此,在適當的溫度下,給12時以下的日照,就只能長葉,不分化蒜薹和蒜瓣,生產的青蒜質量又好產量又高。但大蒜的品種來源不同,對日照時數的要求也不同。來自北方的品種對日照時數要求嚴格,壹般需在14時以上;南方的栽培品種對日照的要求低壹些,壹般需在13時左右。因此,北方蒜種移到南方種植,滿足不了長日照的要求,蒜薹抽出較晚,形成小薹蒜或無薹蒜。南方蒜種移到北方種植,營養體還沒有充分生長,就抽蒜薹,形成早熟的小蒜頭。根據大蒜對日照的要求,引種時應在同緯度、海拔相近的區域內進行。

(3)大蒜對水分的要求?

大蒜原產地夏季雨量較小,空氣幹燥,因而形成了耐幹旱的葉片。葉片呈帶狀,葉面積小,表面有蠟質,具有耐旱的生態型。又因原產地的冬季積雪,春季雪融化後,土壤中水分含量較高,於是就形成了根系小、入土淺、分布範圍窄、根毛極少、吸收水分能力弱的耐濕生態型。所以,大蒜的根對水分要求嚴格、反應敏感,葉片又表現出耐旱的特點。據此,在播種後出苗前必須保證水分供應,才能出苗整齊。如果土壤耕作質量差,下層堅硬,水分又不充足,加上覆土過淺,就會出現“跳蒜”現象。幼苗期要註意保證土壤水分的供應。如果早春幹旱,土壤水分大量蒸發,造成地面返堿,侵蝕蒜母,就會引起蒜母腐爛發臭,易遭蛆害。同時,由於缺水妨礙幼苗生長,致使大蒜第壹片葉至第四片葉提前黃尖。因此幼苗期如發現地面發白,土壤返堿,就要澆水壓堿,並中耕保墑。但是幼苗期也不能澆水太多,土壤過濕又容易引起濕爛母。大蒜幼苗期自播種到爛母,既不能澆水過多,又不能過於幹旱,以濕潤而不淹漬的黃墑為好。

大蒜葉片迅速生長期,需水量較多,要多澆水,以促進葉薹快速生長。到臨近采薹期又要控制水分,待植株稍萎蔫時抽薹不易折斷。采薹後立即澆水,以促進鱗莖快速生長。鱗莖膨大期充分供水,才能保證養分運輸到貯藏器官裏。但到鱗莖已經充分生長達到最大值時,需控制土壤水分,促進蒜頭成熟,提高蒜頭質量和耐藏性。起蒜前保持土壤黃墑,便於操作。

(4)大蒜對土壤營養的要求?

大蒜對土壤肥力要求較高。因為大蒜根系較小,分布範圍較小,弦線狀,無根毛或少根毛,吸收能力弱,所以必須保證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高。瘠薄的土壤不宜種蒜。大蒜在PH值6~7的土壤中生長發育最好。在PH值5.5以下的酸性土壤中生長不良,根尖變粗停滯生長。大蒜施肥要求,養分上講以氮為主,氮、磷、鉀齊全。在葉子生長時期需氮較多,施肥以氮肥為主。在蒜薹和蒜瓣生長期應增施鉀肥。在鱗莖快速膨大期,應增加磷肥的施用量。大蒜鱗芽發達,貯藏豐富的營養可供苗期需要。因此,施基肥應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少施或合理施速效性肥料,到旺盛生長開始時再施速效肥料。再者,因為大蒜根系吸收能力弱,因此水肥供應以少量多次為宜。

41、大蒜怎麽進行配方施肥?

答:1、地力分區定肥配方法:這種方法以土壤地力為基礎,綜合考慮其它因素,將土壤肥力高低分為高肥、中肥二個等級,每壹個等級作為壹個配方區,應用測土化驗結果和肥料田間試驗結合,結合種植經驗,制定配方方案,確定出每區內比較適宜的肥料種類及用量。

根據我縣大蒜常年地力產量可劃分為高、中兩個肥力等級,壹般畝產大蒜1000公斤以上(以風幹物計下同),特壹級率在90%以上為高肥力類型區。常年地力產量在1000公斤以下,特壹級率在80%左右的為中肥力類型區,其施肥定量、高肥類型區,在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公斤的基礎上,施純N30公斤,P2O510~12公斤,K2O8公斤,N :P2O5:K2O為1:0.33~0.46:0.27,中肥力類型區在畝施2000公斤優質有機肥基礎上,施純N32公斤,P2O516公斤,K2O10公斤,N:P2O5:K2O 為1:0.5 :0.31。

2、肥料效應——測土配方結合法。根據肥料效應回歸方程,應用邊際效應理論,計算出代表性地塊的最佳施肥量,最大利潤施肥量,最高產量施肥量和有限量投資的最優施肥方案,以及N、P、K,養分經濟最佳配合施肥比例,結合進行土壤有效養分測定,建立各種參數和指標,提出施肥建議,其實施是壹般土壤養分在有機質1%以上,速效氮大於50mg/kg,速效磷15mg/kg以上,速效鉀100mg/kg以上的地塊,畝施純N26~30公斤,P2O510~12公斤,K2O6~9公斤,硫酸鋅1~2公斤。如土壤養分含量在有機質1%以下,速效氮小於50mg/kg,速效磷15mg/kg以下,速效鉀80mg/kg以下的地塊,畝施純N30~32公斤,P2O510~12公斤,K2O8~10公斤,配合施用2公斤硫酸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