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壹頭蒜的種植量小,壹頭率低。大蒜如何種植管理才能獲得高產?

壹頭蒜的種植量小,壹頭率低。大蒜如何種植管理才能獲得高產?

單頭蒜是怎麽種出來的?隨著近幾年大蒜市場的持續低迷,很多蒜農另辟蹊徑,開始種壹頭蒜。在普通種植戶眼裏,這種壹個頭的蒜個頭小,產量低,但為什麽很多蒜農爭相種植?原來秘密在於單頭蒜價格高,生長周期只有三個月,很受種植戶歡迎。於是成為壹個短、頻、快的種植項目。

但在種植過程中,單頭率低、個頭小壹直困擾著蒜農,甚至部分種植戶的單頭率只有70%左右,嚴重影響了蒜農的種植效益。即使是有多年大蒜種植經驗的蒜農,對於如何提高單頭率和個頭小也無能為力。那麽怎樣才能種出個頭大,單頭率高的大蒜呢?今天我們就來講壹個頭的大蒜的種植管理技術!

單瓣大蒜

單頭蒜的形成原理

壹般情況下,普通大蒜是秋後播種,春季經歷了越冬和低溫春化。春季日照時間超過13小時,花芽就會分化,中間長出花莖,也就是蒜薹,花莖附近的幾片葉子基部會形成鱗芽。當水分和養分充足時,這些鱗芽就會發育成蒜瓣,形成丁香。如果生長過程中水肥供應不足,大蒜種子即使完成花芽分化,花芽和外圍鱗芽也會死亡。但大蒜有壹個特點,就是營養供給中心,所以最裏面的鱗芽還能生長發育,這樣就形成了單頭蒜。

單頭大蒜的科學種植方法

首先,選擇大蒜籽

選種的適宜性是影響單穗率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種生長周期不同,大蒜的單頭率和高產與以下兩個方面密切相關:

首先,大蒜的選種應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早熟品種。品種越早,越容易在天氣炎熱之前完成生長發育,這將直接影響大蒜的最終大小。大蒜的生長期盡量選擇在120天以內。生長期越短,大蒜生長成熟的時間就越長。二是選擇中小瓣多的大蒜。從大蒜的形成機理我們知道,大蒜其實是通過抑制普通大蒜的花芽分化來實現的。所以大蒜籽的營養成分越少,形成大蒜的概率就越高。單頭大蒜的栽培

第二,用壹個頭播種大蒜

單頭蒜喜冷氣候,不耐熱。發芽的適宜溫度在20℃~ 25℃之間,超過27℃就不會發芽。溫度低於15℃時,能打破蒜球休眠,促進發芽,但發芽較慢。大蒜莖葉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為15℃~20℃。超過25℃,就會造成植物生長發育不良,莖葉容易枯死,提早成熟冬眠。

1,播種時間

壹頭蒜的種植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往後推,即氣溫達到25℃時為臨界點,往前推3個月為合理種植時間。只要最低氣溫在-5℃以上,10 cm的土壤沒有凍土層,就可以播種。

壹頭蒜之所以要在春季播種,是因為蒜瓣的形成需要花芽分化,而春季播種的蒜瓣沒有經過足夠的低溫時間,即使日照時間符合要求,花芽也不會分化或分化不完全,最後只有最裏面的鱗芽膨大,壹頭率大大增加。

2.整地和播種

大蒜根系淺,根毛少,對環境變化和水肥管理敏感。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排水性好、土壤PH值在5.5~5.7的沙質土壤最適宜種植。播種前施底肥,然後徹底犁耙。基肥的施用量取決於土壤肥力。壹般來說,中等肥力的土壤施2000公斤有機肥。尿素5公斤;35公斤過磷酸鈣;氯化鉀5公斤;少量生物菌肥,施用菌肥的主要目的是改良土壤。

播種時,大蒜種子基部(毛狀根)垂直插入土壤3~4 cm,播種過輕易倒伏,播種過深發芽不良。壹般種植密度1.5 cm左右,株間距5 cm左右,播種後頂部覆蓋1 cm。如果種植後能盡可能的覆蓋薄膜,會費點力氣,但是對長蒜是有好處的。

單頭大蒜的栽培

第三,合理的田間水肥管理

在從種植到收獲的90天內,頭花蔥的水肥管理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壹階段是從大蒜定植後第壹次澆水到花芽分化完成。這期間要控制好水肥。為什麽要控制水肥?在單頭蒜的形成中,我們說過控水控肥的主要目的是使花芽和外圍鱗芽死亡,只有最裏面的鱗芽發育形成獨立的蒜瓣。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壹號首長的率。大蒜從種植到花芽分化完成壹般需要25天左右。在此期間,只需在蒜種耗盡之前,施壹次水和肥。也就是說,當大蒜長出4-5片葉子的時候,這個時候,蒜種母體內的營養物質已經基本耗盡,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壹次澆水施肥了。

第二階段是從花芽分化完成到收獲期。花芽分化後,大蒜已經成型,可以放心澆水了。澆水時間以地面幹燥為準,間隔約10~15天。每次澆水都要隨水加肥,加肥量在5~10 kg左右。後期要適當增加施肥量,促進大蒜生長。但需要註意的是,臨近收獲期土壤水分不宜過多,以利於貯藏。

單瓣大蒜

花芽分化是單頭大蒜種植率的關鍵因素。因此,蒜農在選種的同時,壹定要註意花芽分化期的管理。他們在提高單頭蒜出率的同時,還要註意後期的水肥管理,掌握這壹系列的技巧,這樣單頭蒜的收獲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