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鐵板豆腐

鐵板豆腐

我覺得不是內脂豆腐做的。鐵豆腐壹般是用臭豆腐做的,內酯豆腐非常嫩滑,不適合做鐵豆腐。

練習:

1.選擇臍色淺、含油量低、皮大而薄、粒重飽滿、無皺紋、皮有光澤的大豆進行浸泡。將大豆洗凈,在10℃-20℃的水溫下,春秋季浸泡12小時-18小時;夏天水溫30℃左右;浸泡6-8小時(每24小時換水壹次);冬季水溫5℃,浸泡時間24小時左右。水質用純凈水和軟水比較好。壹般來說,豆水的耗水比為1: 3,浸泡過的大豆約為原料幹豆重量的2.2倍。泡豆要求豆瓣飽滿,分壹小行。但如果浸泡時間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壹般選用能自動分離漿渣的磨漿機進行研磨,粗磨和精磨***2-3次,盡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提取率。因為不再需要像使用鹽水和石膏作為凝固劑那樣壓制和成型豆腐,所以在制漿過程中加入的水量決定了成品豆腐的嫩度。壹般做老豆腐時水和豆幹的比例是3-4: 1,做嫩豆腐時是6-10: 1。第壹次粗磨加水量為總加水量的30%,第二次調整磨漿機的螺桿進行細磨,加水量為30%,第三次加水量為40%,盡可能洗去豆渣中的果肉。磨出來的渣應該手感細膩,沒有顆粒。

3.煮沸:將磨好的漿料放入不銹鋼煮沸桶中,用蒸汽將漿料煮沸至60℃-70℃,加入0.3%左右的食用消泡劑,直至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氣泡完全消除。然後繼續加熱煮沸果肉,煮沸後保持3-5分鐘,將果肉煮透。

4.冷卻將煮好的果肉冷卻到85℃以下。

5.點脂肪(加凝固劑)。首先,用少量冷開水溶解β-葡萄糖酸內酯。用量:制作老豆腐時,1斤漿加內脂30 g,制作嫩豆腐時,1斤漿加內脂24 g-30 g。將溶解的內脂加入冷卻的豆漿中,慢慢攪拌均勻。

6.成型:將塗好油的漿料倒入成型模具中,放入固化罐中。在80-85℃下保溫20分鐘,得到成品。剛成型的豆腐,壹時半會兒不能晃動,要讓它涼壹會兒。如果生產盒裝豆腐,需要配備灌裝封口機。

盒裝內酯豆腐

在傳統豆腐生產中,多采用石膏和鹵水作為凝固劑,具有工藝復雜、產量低、保存期短、不易被人體吸收等特點。用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生產豆腐,可以減少蛋白質的損失,提高保水率。產量大大提高,豆腐潔白細膩,有光澤,口感好,保存時間長。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1.選擇果實飽滿整齊的新鮮大豆,去除雜質,去掉變質的大豆。

2.用3-5倍於大豆重量的清水浸泡大豆。壹般浸泡時間春季12-14小時,夏季6-8小時,冬季14-16小時。浸泡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麻花豆瓣為宜,內側平行,中間留壹條略凹的線。

3.打漿按照豆水比為1:3 ~ 1:4,黃豆要磨得均勻、細碎,多漿少渣,細度要適宜過100目篩。最好用滴磨法磨漿,也可以用二次磨法。

4.過濾是保證成品豆腐質量的前提。如果用離心機過濾,應該先粗後細,分階段進行。壹般每公斤豆的濾漿量控制在15 ~ 16公斤。

5.通常有兩種方法來煮果肉。壹種是用敞口的大鍋,壹種是用密封的沸漿。開鍋煮漿要快,時間要短,壹般不超過15分鐘。鍋煮三遍後,立即放漿備用。如果用密封蒸煮鍋蒸煮果肉,可以自動控制蒸煮各階段的溫度,蒸煮效果好,但要註意溫度不能高於100℃,否則會發生蛋白質變性,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6.點膠是保證成品率的重要環節。豆漿溫度達到80℃左右時,點豆漿。方法如下:首先將葡萄糖酸內酯溶於水中,然後盡快加入到冷卻的豆漿中,葡萄糖酸內酯的加入量為豆漿的0.3% ~ 0.4%,然後攪拌均勻。

7.葡萄糖酸內酯加入盒中後,可放入盒中制成盒裝內酯豆腐,穩定成型後即可食用或出售。如果要做板豆腐,可以按照常規方法收窄瀝幹。

又名:內酯豆腐、內脂豆腐、嫩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