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優良品種
豇豆的品種很多,要根據氣候條件、栽培習慣、種植季節和市場要求選擇合適的品種。春季栽培的主要品種有豐鑒555、豇豆特早30、誌堅翠綠、誌堅90、誌堅特珍80、早豐60。
2.播種育苗
豇豆苗壹般在春季移栽,既能適當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又能提早播種收獲,延長收獲時間。
2.1播期
溫室栽培播期為2月下旬,小拱棚播期為3月上旬,露地栽培育苗播期為3月下旬,直播播期為4月中旬。每畝用種量2.5斤。
2.2營養缽育苗
保護地栽培時,可以用營養缽提前播種,將4份全腐熟有機肥和6份園土充分混合過篩後,放入直徑6厘米、高8厘米的營養缽中,將營養缽整齊、嚴密地放置在平整好的苗床中。播種前,在營養缽中倒入水,水滲出後,在每個缽中播種兩顆種子,然後將營養土篩至3厘米厚。
2.3現場直播
豇豆根系再生能力弱,栽培中常采用直播。露地播種,氣溫上升到20℃以上時播種,提高發芽率。直播時壹般株距25-30 cm× 65 cm,播種深度4-6 cm,每穴3-4粒,每畝3000-4000穴。出苗後,除去弱、小、病苗,每個穴留2-3株。早春播種後,要用塑料薄膜覆蓋,搭建棚子。壹般4天就能出苗。出苗前,溫度應保持在30-35℃,水分不宜過多,以防種子腐爛。出苗後及時揭去地膜,溫度控制在25-30℃為宜,並保持土壤濕潤。種植前4-5天煉苗,增強抗逆性。苗床既要防止土壤過多,又不能澆水過多,還要防止苗床積水。
3.土壤選擇
豇豆對土壤要求不高,但為了獲得高產,應種植在微酸性的砂壤土地和兩年不種的豆科作物上。如果土壤酸度過高,應在畦面上均勻撒石灰以中和酸度。翻土25 cm左右,建深溝,減少漬水。
4.種植
豇豆的種植期要根據栽培方法和生長指標來確定。實生苗移栽的話,壹般在1展開真葉之前開洞,栽植後給活樹澆水,並填實栽植穴。
5.田疃管理
5.1肥料和水管理
豇豆肥水管理總的原則是前期防止莖葉過度生長,後期防止過早衰老。壹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作為基肥;苗期追肥兩次,每次每畝施尿素2.5公斤;開花結莢期追肥3次,每次每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0-12公斤,總含量25%。苗期要適當控制水分,防止莖葉白長,減少花序;開花結莢期需水較多,7天左右澆1次水,收獲時配合水施肥。夏季生長的豇豆開花結莢期長,後期更要註意追肥,防止植株失肥早衰。整個生長期,遇雨要清除田間積水,避免爛根、落葉、落花。
5.2搭腳手架拉藤蔓
豇豆出芽快,長藤蔓。當它有5-6片葉子時,要加以支撐,壹般用人字架,以減少遮光,便於收割。剛開始的時候,莖藤纏繞能力不強,所以選擇人工幫助,在濕露或陰天引導架上的藤蔓,防止其折斷。
5.3修剪
合理修剪是豇豆高產的主要措施。當第1個花序以下的側枝長3厘米時,應除去側枝,以保證主莖健壯。1花序上方的側枝留1-2片葉取芯;當主蔓到達棚頂時,進行打頂和去核,控制生長,促進下側枝形成花芽。
5.4害蟲控制
豇豆的主要病害有銹病、葉斑病和根腐病;害蟲有螟蟲、斑潛蠅、蟎類等,應密切關註害蟲的情況,采取綜合防治技術:(1)選擇抗病品種;(二)選擇兩年以上未種植豆科作物的田地進行種植;(3)清除田地周圍雜草,集中焚燒;用水漚田1周,或每畝施用敵百蟲0.5公斤或殺蟲雙0.5公斤、多菌靈1公斤進行土壤病蟲害防治和殺菌;(4)修築高畦,開好排灌溝,防止澇漬和根腐;(5)增施有機肥,合理追肥,氮、磷、鉀配合施用;(6)合理使用化學農藥。用粉銹寧防治銹病,用甲基硫菌靈防治葉斑病,用多菌靈、迪信通、殺菌王防治根腐病。為了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蟲,除了進行土壤處理外,晚上還可以用拌有敵百蟲的炒生麩皮在田間周圍誘殺,用殺蟲雙和洗必泰防治螟蟲,用毒死蜱和辛硫磷防治斑潛蠅。
5.5合理收獲
豇豆為總狀花序,每個花序有2-5對花,通常只有壹對豆莢。在肥水充足、管理良好、植株生長旺盛的情況下,所有的花都能結莢。1對莢收割後,第二對花芽會坐果或發育,所以要小心收割,以免傷害或打掉花序上的花芽,以增加莢數,提高產量。開花後10-12天,豆莢飽滿,種子未出現即可采收。收獲後,按照壹定的規格紮好,裝箱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