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掌握甜玉米的栽培技術

如何掌握甜玉米的栽培技術

壹、播前準備

1,在適宜翻耕期整地,耙松土壤。從邊界開始,邊界底部寬度為1.33 m,邊界表面寬度為1.17 m,在場地周圍挖排水溝。

2.播種前將種子在陽光下曬幹2天,並除去雜質。甜玉米種子不用浸種,適合直播,發芽率高。浸泡種子加速發芽的條件或方法不當,會導致發芽率迅速下降。

3.地下害蟲和鼠害的防治甜玉米種子易受地下害蟲和鼠害的侵害。用廣譜殺蟲劑3%呋喃唑酮顆粒劑拌種(加入少量水使殺蟲劑附著在種子上)可以防止地下害蟲和嚙齒動物吃掉種子。如果地下害蟲很嚴重,播種前可在施肥溝內撒福美雙顆粒劑,每畝用量為4-6公斤。

4.密度的確定:在邊界上種植兩行,行距66厘米。因地制宜,高肥地3200株,株距32cm,中肥地2800株,株距39cm,低肥地2000株,株距50cm。

二、播種技術

1、底肥和種肥的充分施用、底肥和種肥的充分施用是甜玉米高產的關鍵措施,缺壹不可。磷肥只能做基肥和種肥,不能做追肥。有機肥吸收量大,保肥性強,可防止磷肥被土壤固定和養分流失。有機肥可以作為肥料銀行,在甜玉米的生命中持續供應和保護肥料。追肥在表土上容易被雨水沖走。再施基肥可以減少追肥次數。每畝用1000kg農家肥做基肥,加適量水堆肥,直至加熱分解。播種前在畦內開兩個施肥播種溝,溝距66cm,溝深15-16 cm。將腐熟的有機肥施入溝內,然後在有機肥上施復合肥(每畝40kg)和過磷酸鈣(含五氧化二磷18%,每畝25kg)作為基肥供根系吸收,並覆土4―5cm,然後根據株距施種肥,每畝施復合肥(分別含氮、磷、鉀15%)。施於種子上部的肥料不能被初生根吸收,只能在節根生長後被吸收。種植肥料必須全部使用氮、磷、鉀。

2.播種時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60-70%。在已經施過種肥的施肥播種溝裏,踩土造成壹個松緊適宜的平整苗床,在平整的苗床上播種三粒混有農藥呋喃唑酮的幹種子。使三粒種子分散在同壹平面上,種子上部要覆蓋3-4厘米的細土。當土壤溫度較低或水分過多時,覆土應較淺(2.5-3―4厘米為宜)。要做到播種深度壹致,土壤恢復壹致,才能做到1全苗、齊苗、壯苗。播種後不要壓抑。

3.除草劑必須在土壤播種後當天噴灑,晚噴除草效果差。妳可以用50%乙草胺乳劑每畝50克,100公斤水在大桶裏混。用噴霧器將噴頭放低,均勻地噴灑在地面上,無論是畦面還是溝面。土壤水分適宜時,藥效好,在地表形成藥膜,可殺死新草芽。40%莠去津乳劑也可在播種和土壤修復後噴施,每畝用量300克,澆水100公斤。

第三,現場管理

1,3葉期早期疏苗,每穴留2株。

2.5葉期要及時定苗,每穴1株,淺中耕追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少量培土。甜玉米苗期抗旱,適宜的土壤水分為田間持水量的60-70%。苗期最怕澇,秧苗泡壹夜就能枯死,要及時排水。充足的水肥可以加快葉片分化速度,增加葉片總數,增加葉面積,促進雄穗發育。甜玉米根系需氧量高,需要土壤疏松,通風良好。苗期適時中耕、小壟是促進根系向縱深延伸的重要措施,不可省略。如果沒有中耕,土壤水分過多,根系會向上伸長,導致減產。

3、大喇叭口期(孕穗期),應及時中耕,然後追肥,每畝尿素20公斤,氯化鉀15公斤,覆土。必要時,可在土壤栽培後噴灑除草劑莠去津,殺死新草芽。鉀肥能抗倒伏、抗病、壯稈,促進養分向籽粒運輸。這壹階段對水的需求量大於苗期,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要及時進行灌溉和排水。

4.抽穗前每畝施尿素20公斤,氯化鉀7.5公斤,大力培土,防止倒伏壓草。

甜玉米抽雄開花期對水分比較敏感,要求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持水量的80%,是整個生育期最需要水分的時期。“花期幹旱,產量減半”,連雄花都畫不出來。抽雄期充足的水分對高產非常重要。授粉後,去除雄穗可以減少蚜蟲的危害。後期拔去大草,可以避免對養分的爭奪,防止下部葉片過早死亡,減少病蟲害。

第四,適時收獲

市面上的綠芽是甜玉米從晚熟期到糯熟前期的果穗。最佳收獲期的指標為籽粒含水量的70%,此時甜度高,風味好。采收過晚,皮厚渣多,甜度降低。鮮果穗要及時處理,不能在常溫下過夜,否則甜度會下降,風味較差。鮮果穗速凍後可長期冷藏,壹年四季均可供應市場。